首頁/ 遊戲/ 正文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明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幾處古代帝王陵墓之一,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凡是南京明孝陵的人,都會發現朱元璋的墓前,立著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寫著4個大字:治隆唐宋。這4個字的意思是,朱元璋對國家的治理,勝過唐宋。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唐宋盛世,聞名歷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整頓吏治,反貪打虎,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更勝於唐宋盛世。如此讚譽,出於誰手?寫這4個字的,不是別人,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乍看之下,有點疑惑。抹黑前朝,抬高當朝,這是多數當朝皇帝的做法。何況,清軍入關,奪了大明的江山,滿漢之別曾一度令其頭疼不已。在這種情況下,不貶低前朝皇帝,已算難得,怎麼還會對朱元璋如此讚譽有加?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清滅明後,清朝統治者為了籠絡人心,加強對漢民族的統治,鞏固清朝政權,清代諸帝時時謁陵或遣官祭祀,僅康熙帝玄燁就於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年二月、三十八年四月、四十二年二月、四十四年四月、四十六年三月,先後六度祭奠明孝陵。康熙每次到明孝陵,必定會對朱元璋的陵墓,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康熙極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表示對朱元璋的尊敬,他由甬道旁前行,並行三跪九叩禮至二門外,又於寶城前三奠酒,當時南京的父老百姓數萬人在場,一個個感動得流淚。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康熙六祭朱元璋,帶著清朝帝王的政治目的,調和了當時劇烈的反清情緒和民族矛盾,開創了史學上所說的 “康乾盛世”。康熙時,滿漢的矛盾依舊突出。透過為漢人皇帝掃墓,表示滿漢一家,拉攏漢人,這也是康熙穩定統治的一個方法。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有明一代,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備受尊崇。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勳戚大臣祭告。明清鼎革之後,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間,康熙南巡,6次遣官拜祭,5次親往謁陵;乾隆6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時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

康熙每次去南京,都要給一個人下跪,不跪不行

在清代,對明太祖朱元璋的評價一直是非常高的。而明代的典章制度到清代大部分都得到了保留,最主要的如中央不設宰相,以內閣作為輔政機構,相權分歸六部;地方設總督巡撫;監察方面,中央仍設六科給事中,地方則是十五道;司法制度上仍是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而這些制度,主要創立於明初,由朱元璋一手釐定。由此觀之,清代君主對明太祖的高度評價也就不足為奇了:肯定了明太祖,其實就是肯定了明代,特別是明代的典章制度;而肯定了明制,就是肯定了與之相因襲的清朝自身制度的合理與合法性。而在清帝歷次謁陵的祭文中,更是不厭其煩的闡述其“繼統”而非奪位的身份。首先,強調明代的滅亡是“國祚已終”、氣數已盡;其次,申明清軍入關擊敗李白成的農民軍,是“驅除逆寇”,既為明代報了深仇大恨,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