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高潔清曠簡率寫  鵲華秋色古意來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範美俊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元·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紙本設色,28。4×90。2cm

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這是濟南東北的鵲山、華不注山一帶的秋景,畫題就是因這兩座山而起。該畫一改宋畫的細緻謹嚴,筆法瀟灑虛實相生,雖有色彩渲染,畫境清曠恬淡,有悠閒的田園風味,是元代文人畫的先聲。

該畫採用平遠構圖,畫一片遼闊的澤地和河水,從近景一直伸展到遠處的地平線。在這一望無垠的平遠之景有兩座高山,左方形如麵包又似水牛脊背的是鵲山,右方呈三角形雙峰筆直的是華不注山。剛柔對比中,華不注山更顯險峻奇突。中、近景則表現出一片遼闊蒼茫的景象,平川洲渚,紅樹蘆荻,房舍隱現。圖中的林木種類頗多,有楊樹、稚松和其他各類,紅綠相間、枯潤相雜。樹的高低和姿態不同,聚散自然,疏朗有致,佈置得宜。在這水鄉山色之中,水邊輕舟數葉,舟中漁叟正在忙碌,或撐篙或扳網,岸上田野有一老者杖策漫步,左方遠處則可見散放的和牛兒、山羊四五隻,在幾所簡陋的茅舍前齧食。整個畫面洋溢著田園牧歌般的恬靜氣氛。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技法方面,樹幹不是雙勾廓填,而是把邊線與樹皮紋理結合勾繪,用筆旋轉重疊,增加了樹幹的質感。畫上近、中景的疏樹以點繪葉,遠樹則簡潔整體。鵲山用披麻,皴法較密,華不注山的正面運用了荷葉皴,線條從上直落,交叉處稍留空白以突出山的嶙峋之姿,側面用解索皴,整個山體兩邊的邊線模糊,皴擦也較少,但體積感較強。汀岸、平原採用了長披麻並以筆力的輕重,線條的疏密,落墨的深淺來凸顯乾溼,表現出了大自然的變化多端。房舍人畜、蘆荻舟車均精描細點,再渲染青、赭、紅、綠等色,圖中的鵲山為淡花青,華不注山為淡青綠,顏色較為醒目,陳繼儒《妮古錄》稱:“

山頭皆著青綠,全學王右丞與董源。

”其他諸景如洲渚、樹木等多施以深淺不一的青色,房屋、牛群和一些樹葉則用紅、黃等暖色系,色調冷暖交匯,既顯示出秋的清曠高潔,亦呈現出人情和祥。全畫明麗清淡,古雅俊秀,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筆法靈活,蒼秀簡逸,富有創新之意。

元貞元年(1295),趙孟頫回到故鄉吳興(今浙江湖州),為好友周密(字公謹)作此畫。為何要作此畫?作者的自題有詳細介紹:

公謹父,齊人也。餘通守齊州,罷官來歸,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雲。元貞元年十有二月。吳興趙孟頫制。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是年,趙孟頫的濟南路總管府事之職任滿,奉召進京後又稱病辭官回鄉。與此同時,祖籍濟南的南宋文學家周密,自曾祖父隨宋高宗南渡,客居吳興後從未回過故鄉,聽歸隱山林後的趙孟頫時常讚美濟南的優美風光,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於是請他介紹故鄉濟南的風土人情。為周密的思鄉情結所打動,畫家便作畫相贈。這樣,總要比口述更為直觀形象吧!當時有如果有智慧手機,或許就沒這事了。另外,今之城市發展這兩座山已被高樓大廈包圍,險峻氣勢已不比多年,詩意似乎也有所流逝。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元代超逸出塵的文人畫興起,與趙孟頫的提倡與身體力行脫不開干係。他主張復古、提倡古意,強調士氣,反對作家氣。《清河書畫舫》收錄趙子昂《自跋畫卷》,他說:“

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今人但知用筆纖細,敷色濃豔,便自以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虧,百病橫生,豈可觀也。吾作畫似乎簡率,然識者知其近古,故以為佳。此可為知者道,不為不知者說也。

楊載跋該畫,謂:

羲之摩詰,千載書畫之絕獨,《蘭亭敘》《輞川圖》尤得意之筆。吳興趙承旨以書畫名當代,評者謂能兼美乎二公。茲觀鵲華秋色一圖,自識其上,種種臻妙,清思可人,一洗工氣,謂非得意之筆可乎。誠羲之之蘭亭,摩詰之輞川也。

”範杼的題跋,評價道:“

趙公子昂,書法晉,畫師唐,為一代之冠。榮際於五朝,人得其片楮,亦誇以為榮者,非貴其名而以其實也。今觀此卷,殊勝於別作。仲弘所謂公之得意者,信矣。

乾隆題跋,認為“

文敏一生得意筆,不減伯時《蓮社圖》。

董其昌跋曰:

吳興此圖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有唐人之緻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獷。故曰師法舍短,亦如書家,以肖似古人不能變體,為書奴也。萬曆三十三年,㬠畫武昌公廨題。其昌。

肯定了其變法。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清 禹之鼎《摹趙孟頫像》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人。宋太祖十一世孫,14歲時以父蔭補真州司戶參軍。入元后,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卒贈魏國公,諡文敏。他不但精於音律、詩文曲,也是元代書畫領袖,繪畫倡導復古,強調書畫同源,著有《松雪齋集》。畫家以趙宋貴胄身份仕元,自然會遭到當時及後世有遺民情結者的詬病。不過,其書畫復古,在異族統治時在某種意義上實乃文化儲存。而實際上,其復古的初衷也有開新的效果。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載《天水晚報》2022年02月18日,第16版

荊村論畫 |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解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