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巴菲特是怎樣應對超50%巨大回撤的?

近期,市場劇烈調整,持有基金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有點難受。

Wind資料顯示,年內恆生指數下跌達

16。52%

、上證指數跌幅達

11。44%

、深證成指跌幅

18。80%

、創業板指跌幅達

22。64%

(截至2022/03/14)

實際上,波動才是市場的常態,股市大的回撥並不罕見。即便是投資大師巴菲特,歷史上也經歷過非常多次大的回撤,那他是怎麼應對的呢?

01

漂亮50時期,巴菲特跌幅超50%

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美股市場出現“漂亮50”行情,

這類股票普遍屬於盈利增速高、業績波動小的大市值成長股

,投資者對其業績確定性賦予了估值溢價,它們在1970~1972年期間大多漲幅超1倍。

但隨著經濟金融週期、市場環境、科技變革等方面發生變化,引發這類市場核心資產出現回撤。

1973年至1974年,這些“漂亮50”一年期間紛紛腰斬,跌幅超過標普500指數。

巴菲特是怎樣應對超50%巨大回撤的?

巴菲特旗下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從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超50%。

(資料來源:ifind)

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在市場一片悲觀聲中,巴菲特在接受《福布斯》的記者訪問時說:

“我覺得我就像一個非常好色的小夥子來到了女兒國。投資的時候到了。”

巴菲特著名的華盛頓郵報的投資即發生在這一時期,他在買入時,認為華盛頓郵報價格不到當時內含價值四分之一。

雖然他計算得很仔細,但在投資華盛頓郵報的時候非常波折,

買入後被套4年多

但10年後,

他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獲取了超20倍的投資回報。

(資料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2016/08/19)

02

科網泡沫,巴菲特回撤超48。6%

完成8件併購案

1981年IBM推出第一臺個人計算機,計算機開始迅速走進美國居民的日常生活。

同時美國個人計算機擁有率不斷攀升,

從80年代初的8%上升到2000年的51%

計算機的高擁有率為90年代的網際網路繁榮奠定基礎,網際網路的全球構建成為關鍵的技術突破。

(資料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

巴菲特是怎樣應對超50%巨大回撤的?

1988年至2001年,納斯達克指數一路高漲。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網際網路股票成了唯一的熱門股。

1999年,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持有重倉股可口可樂,迪斯尼和美國運通等股票在1999年股價卻在大跌,而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曾到了2000年初卻只有40800美元,

距離高點回撤超48。6%。

(資料來源:ifind)

伯克希爾股價下跌,讓巴菲特遭到分析師和媒體的口誅筆伐。

但反轉來得很快,2000年3月,網際網路泡沫開始破裂,直至2001年全面消退。

在2000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說,

去年我們一口氣完成八件購併案,其中有兩件從1999年就開始談,這些案子的金額總計高達80億美元

,所有資金完全依靠自有資金支付,沒有舉債一分錢。

在200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當年實現

26。56%的漲幅

(資料來源:ifind)

03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巴菲特回撤超56%

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2007 年美聯儲連續加息刺破了房地產泡沫,房地產行業衰退引發了次貸危機,並最終演變為金融危機。

巴菲特是怎樣應對超50%巨大回撤的?

在此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2007年12月每股99800美元跌到2009年7月15日的每股44820美元,

跌幅達到56%。

(資料來源:ifind)

當市場一片悲觀時,巴菲特於2008 年 10 月在《紐約時報》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文章:《Buy American。 I Am》。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幾乎可以完全確定的是,現在恐懼氣氛四處蔓延,投資者都嚇了,甚至連那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嚇壞了。當然,對於負債率很高或者競爭力弱小的企業,投資人小心謹慎地迴避,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

對於美國那些競爭力強大長期發展前景良好的優秀企業過於恐懼,就是非常錯誤的了

。這些優秀企業的利潤將來也會突然出現暫時性下滑,在歷史上也一再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但大多數主要企業都會在未來5年、10 年或20 年後盈利再創歷史新高。”

在這篇文章發表5個月後,美股觸底反彈,迎來了長達13年的牛市。

巴菲特是怎樣應對超50%巨大回撤的?

於是當2008年次貸危機過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巴菲特從這次危機中賺取了超百億美元。

……

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不確定的市場之中,強大如有80年投資生涯的巴菲特,

也經歷過3次超過50%的回撤,

但最後都熬了過去,並取得了更豐厚的收益。

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學到兩點,第一點就是用長期的角度去看行業和基金的投資價值;第二點就是不要追漲殺跌。

市場調整,也是風險釋放的過程。雖然下跌很難受,但連續下跌後,或許也會迎來不錯的佈局時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