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這回終於勸歐洲人別吃肉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若歐洲人改變飲食習慣,將顯著減輕對重要的自然區域的壓力。

總是炒作“中國人吃肉威脅環境論”的西方媒體,最近竟然關注到“歐洲人吃肉會破壞南美生態環境”了。

3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援引法新社報道稱,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7日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在歐盟和英國,人均一年消費60千克大豆,其中55千克都用來作為動物飼料,若歐洲人改變愛吃肉蛋奶的飲食習慣,將顯著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

這回終於勸歐洲人別吃肉了…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截圖

3月7日,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一項新研究顯示,歐洲人平均每年消耗60千克大豆》的文章,該組織委託Profundo進行的一項關於歐洲大豆供應鏈圖譜的研究顯示,在歐盟27國和英國,人們愛吃肉、蛋、魚和乳製品的的飲食習慣導致市場對大豆的需求上升,因為大豆製品是重要的動物飼料。

這回終於勸歐洲人別吃肉了…

WWF網站截圖

該研究報告稱,歐盟和英國的民眾人均一年消耗60。6千克大豆,其中90%都用在了動物飼料上。而歐洲使用的大豆大部分來自南美洲,這意味著歐洲人的飲食習慣間接與南美洲的森林砍伐和草原開墾有關。

這回終於勸歐洲人別吃肉了…

研究報告封面

2020年,歐洲人平均消費了237個雞蛋,117千克乳製品,58千克豬肉、家禽肉、牛肉和其他肉類,以及2千克養殖魚類。在某些情況下,養殖消耗的大豆制動物飼料量幾乎等於肉製品的生產量。比如,生產100克養殖三文魚需要消耗95克大豆,生產100克雞胸肉需要消耗96克大豆。

這回終於勸歐洲人別吃肉了…

不同於世界自然基金會和法新社都拿大豆消耗會破壞環境做標題,“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13日在引用法新社報道時,直接把“歐洲人吃肉”這個重點拎出來放在標題,名為《為什麼歐洲人吃肉會破壞南美生態環境?》,直指

“歐洲人飲食習慣給南美洲自然環境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文章稱,過去幾十年裡,南美洲大豆產量幾乎翻了三番。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稱,大豆生長過程中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對大豆的高需求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負擔、破壞重要的自然棲息地,而耕地面積擴大還導致越來越多的住民失去家園。

文章援引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稱,2019/2020收穫季,全球共生產約3。4億噸大豆,種植面積為1。23億公頃,巴西為最大生產國,佔全球產量近38%,美國佔28。4%,阿根廷佔14。4%。

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

若歐洲人改變飲食習慣,將顯著減輕對重要的自然區域的壓力。

例如,如果德國消費者將其肉類消費減半,降至平均每週470克,所需的大豆種植面積就能減少近300萬公頃。

歐盟去年11月擬定了一份關於森林資源保護的法案的草案,旨在確保投放到歐洲市場的商品在此之前沒有破壞森林資源。鑑於大豆種植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建議,該法案也應將草原等生態系統列入保護範疇。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少西方媒體喜歡拿中國人消耗肉類的資料做文章,炒作“中國人吃肉對環境產生威脅”的言論,一度把“吃肉導致南美洲砍伐雨林”的帽子扣到了中國人頭上。

據《環球時報》2021年報道,英國《經濟學人》曾在“豬的帝國”一文中稱,中國人愛吃豬肉,養豬業龐大,而每千克豬肉需要6千克飼料,中國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飼料,有專家聲稱“全球一半的飼料作物都被中國豬吃掉了”,而巴西、阿根廷都透過破壞森林資源來開墾耕地、種植大豆。

實際上,經合組織的資料顯示,

中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遠低於歐美國家水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