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汽車行業迅速成為晶片廠商新的競爭戰場。

這其中,英特爾、英偉達和高通是毋庸置疑的三家代表性企業,並且各具特色。

此前,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釋出的監測資料顯示,Mobileye仍以36。29%的市場份額排名2021年度中國市場前裝ADAS視覺感知晶片/演算法方案商份額第一。

Mobileye

,作為輔助駕駛視覺感知時代的創立者,2017年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官方資料,2021年該公司拿到了30多家車企的41項新訂單,營業收入達到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約40%,並創下了新的紀錄(合同期內涉及約5000萬輛新車訂單)。

本月初,英特爾正式宣佈,已經向美國SEC提交拆分Mobileye進行IPO的相關檔案(外界認為,上市估值在500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Mobileye後續將更加獨立自主開拓汽車業務。

英偉達

,以GPU“立身”自動駕駛賽道,並藉此拿下前裝高階智慧駕駛的多個品牌合作訂單。賓士、沃爾沃、蔚來、小鵬、理想等等車企,正在推動Orin平臺成為高階市場主流。

高通

,則是搶了Mobileye三個客戶(通用汽車、長城和寶馬),這家晶片廠商的優勢也更加明顯:座艙、智駕、聯網,三大業務通吃,也就是其提出的數字底盤(Digital Chassis)概念。

目前,這三家公司都在“強力”推動在智慧汽車賽道的廣積糧、高築牆。

Mobileye尋求改變過去的“黑盒”交付模式,面向域控時代的開放策略已經板上釘釘。同時,這家公司也在佈局自己的另外兩個感測器,4D成像雷達和FMCW鐳射雷達。

英偉達則是繼續推動大算力+軟體定義戰略,除了優勢的GPU,該公司也在強化基於Arm架構的CPU產品線完善。同時,完善自身的軟體堆疊以及透過與車企聯合開發軟體尋求“分成”的模式,已經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高通則是透過收購Veoneer的軟體業務,來繼續完善數字底盤的一站式的開發模式,目的也很明確:簡化不同型別車企的新車功能開發進度,甚至提供交鑰匙方案。

一、被圍堵的Mobileye

公開資料表示,英特爾強調此次IPO並不會導致Mobileye現有管理團隊的調整。一方面,現有大部分高管團隊將繼續留任,Amnon Shashua將繼續擔任公司的執行長。

同時,去年英特爾收購的Moovit(交通資料平臺)以及從事鐳射雷達和4D雷達開發的英特爾技術團隊和其他相關專案將成為Mobileye上市主體的一部分。

除了已經在極氪、寶馬量產的EyeQ5,Mobileye在今年初推出了專為自動駕駛打造的EyeQ Ultra系統整合晶片,176 TOPS的算力,基於第七代EyeQ 晶片技術架構。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此外,與EyeQ Ultra同時推出的還有兩款用於ADAS解決方案的全新EyeQ系統整合晶片——EyeQ 6L和EyeQ 6H,基於7納米制程工藝,在不犧牲算力效能的情況下強調能效比。

Mobileye認為,他們能夠在兩顆EyeQ5晶片上執行整個SuperVision(純攝像頭方案)系統,在數量級上遠低於其他競爭對手談論的算力或TOPS指標,這得益於其在晶片軟硬體協同設計上的先天優勢。

為此,Mobileye透露,正在打造一個強大和重要的中國本地化研發團隊,比如,在極氪的量產案例中就採用了這種模式。“這對Mobileye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後續,透過跟極氪的深度合作,Mobileye還將在中國首次落地面向個人的消費級L4級自動駕駛。搭載六顆EyeQ 5,搭載冗餘感知系統、RSS駕駛策略和地圖眾包(REM)技術的開放協作新模式。

和英偉達、高通不同,Mobileye更強調在細節上“摳”差異化。

比如,服務於三個不同的價格梯次和ADAS級別,高階產品(5nm的EyeQ Ultra)尋求低成本的L4賽道,EyeQ6H服務於L2+和L3,而EyeQ6L則滿足對成本極為敏感L1和L2市場。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受益於短期的ADAS前裝高成長期,Mobileye仍然可以穩住市場份額,但資本市場給出的估值,更多是考慮未來。即便2022年該公司的營收可以突破20億美元,按照二級市場水準,市值最多在200億美元上下。

這意味著,剩餘的300億美元市值需要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市場支撐。首先,Mobileye就會碰到“算力”的門檻。畢竟,只有類似蘋果、特斯拉這樣的閉環自研模式,才不需要糾結算力數字。

過去幾年,Mobileye緩慢的技術迭代速度,讓一些車企選擇“逃離”。

即便姍姍來遲的EyeQ Ultra,單晶片算力也僅僅只有176TOPS,不及英偉達Orin-X的254TOPS。而英偉達下一代Atlan,單晶片算力更是高達1000TOPS。

更致命的是,Mobileye的傳統黑盒模式+Tier1繫結式合作策略。這對於具備自研能力的車企來說,無法接受繼續合作。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今年1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表示,“由於無法滿足我們智慧駕駛全棧自研的需求(最重要的感知演算法是黑盒子),我們在2020年底停止了和Mobileye的合作,開始使用地平線的J3晶片開展智慧駕駛的全棧自研。”

而一旦車企擁有了完整感知能力和資料,可以很輕鬆地使用用類似特斯拉的“影子模式”,透過資料回傳,模型訓練等途徑來實現各種演算法、功能調優,完成快速迭代。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另一個案例,就是寶馬。

按照計劃,寶馬已經與高通、Arriver Software(高通收購的軟體業務)達成了一項關於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的長期合作協議(此前,寶馬也和Mobileye有類似的合作)。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兩家公司的合作從滿足新車評級的基礎ADAS、L2和L3級功能,其中最關鍵的是,後續方案的開發是基於寶馬現有的自動駕駛軟體堆疊(去年搭載寶馬iX首次推出),並且高通平臺允許演算法的快速平移以及裁剪開發。

顯然,市場選擇的多樣化,讓不少汽車製造商有了更多可選項。

而Mobileye過去數年積累的市場先發優勢,正被競爭對手逐漸蠶食。這其中,除了英偉達、高通,來自中國本土市場的芯馳科技、黑芝麻智慧等對手,也不容小視。

二、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與英特爾“分手”的Mobileye,顯然也預示,英特爾+Mobileye在智慧座艙和智慧駕駛兩條賽道並行前行的可能,宣告“中止”。

實際上,在座艙賽道,英特爾、英偉達、高通都有涉足。但近年來,高通座艙平臺幾乎“席捲”高階智慧數字座艙市場,8155幾乎成了主流座艙域控計算平臺的“代名詞”。

這背後,實際上是未來跨域電子架構的主流趨勢。

過去,在ADAS和座艙晶片的選型上仍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晶片廠商在兩個細分市場的份額差別也很大。但未來座艙域與自動駕駛域在主晶片選擇上,可能會執行在同一個SoC架構上,原因是兩者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

比如,特斯拉正在與三星電子合作開發5nm晶片,原因是FSD系統處理的資料量將急劇增加。這款5nm晶片可能同步更換目前剛剛上車的AMD座艙計算平臺。

“這兩個SoC都支援一個GPU(或多核GPU)、許多DSP和AI加速器。然後,上層是軟體架構,支援多個容器、多個虛擬化分割槽。”高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然後,在哪個域執行軟體或應用程式取決於汽車製造商的選擇。例如,可以在數字座艙域上執行DMS,但也可以將DMS遷移到自動駕駛SoC上。“我們就是可以支援這種做法,沒問題。”上述負責人表示。

實際上,英偉達也在重新強化在座艙的“統治力”。畢竟,GPU對於無論是人機互動最佳化還是未來的車載遊戲,都是拿手戲。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比如,英偉達將在2024年推出Drive Hyperion 8完整軟硬體堆疊系統,作為一個可量產平臺同時也是開放和模組化的,客戶可以把計算硬體、中介軟體到自動駕駛、人機互動及智慧座艙等多個模組進行組合。

預計,上述平臺的首發將是賓士的下一代可進行整車OTA+軟體付費訂閱的新車型。這其中,英偉達推出了Drive Concierge(人機互動平臺)和Drive Chauffeur(用於接管駕駛任務)兩個軟體平臺,並開放給車企定製開發。

英特爾尋求分拆上市,Mobileye或“止步”汽車晶片巨頭之戰

其中,Drive Concierge可以響應基本和複雜的自然語音互動請求,並根據每位使用者的聲音進行定製,為車上的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虛擬助手服務。

同時,結合艙內攝像頭,提供駕駛員疲勞及注意力監測、艙內物體監控以及基於光線追蹤技術與Omniverse Avatar技術建立視角互動功能。

而更關鍵的是,基於下一代Ampere架構,英偉達的合作伙伴可以透過搭載單一平臺和晶片來實現多種功能,包括座艙智慧和自動駕駛,從而節省多平臺工程開發費用。

顯然,英偉達和高通都在尋求相似的策略:“壟斷”下一個整車數字底盤時代。要知道,在傳統底盤關鍵的控制及執行細分賽道,博世、大陸、採埃孚等廠商也幾乎是壟斷市場份額。

相比而言,Mobileye只能在智慧駕駛一條賽道上“矇眼狂奔”。

實際上,對於車企的終端使用者營銷來說,英偉達、高通的消費市場品牌優勢更加突出。

對於Mobileye來說,盡最大可能保住並爭取更大的ADAS市場份額,同時,透過多種合作方式佈局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不管是輸出方案還是運營),才有機會不被“淘汰”。

以去年Mobileye聯合採埃孚拿到豐田的ADAS大單為例,

目前,15萬元以下價位車型的輔助駕駛功能普及正在進入一個關鍵時間點。

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1年度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15萬元及以下新車上險量達到1120.11萬輛,佔全部新車比重超50%

,同比保持小幅增長。而在ADAS(L0-L2)部分,這個價格區間的前裝搭載率僅為19。73%,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

實際上,除了Mobileye(背後的數家Tier1),博世、大陸以及數十家中國本土ADAS供應商都在爭奪這個基數龐大的細分賽道。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開發成本是最終的勝出法寶。

這將是一個極其殘酷的競爭週期,甚至是價格的血拼。而Mobileye尋求繼續強化中國本土的研發支援能力,實際上也是從另一個側面凸顯緊迫性。

而對於自動駕駛,Mobileye公司執行長Amnon Shashua去年表示,“我們還有四五年時間。”

他認為,自動駕駛系統的成本只有下降到幾千美元左右,才可以快速進入個人消費市場。一旦實現,該公司有機會搶到下一個制高點。

除此之外,Mobileye還計劃向其他公司提供4D成像雷達和鐳射雷達,從而開闢新的收入來源。這是該公司應對當下晶片市場白熱化競爭做出的戰略調整,力圖扭轉一部分客戶轉而選擇英偉達或者高通帶來的不利局面。

在這場殘酷的大戰下,最終的“王者之位”到底會花落誰家?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至少到目前為止,高通和英偉達兩家在手的訂單價值都已經超過80億美元。和Mobileye相比,增速更快。

福利來了!低位佈局良機,送你十大金股!點選檢視>>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