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真的存在“討好型人格”嗎?

真的存在“討好型人格”嗎?

生活中,許多朋友可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困擾:

害怕拒絕別人。

不敢拒絕別人提出的要求,過於草率地作出承諾,等到發現自己無力兌現承諾,又不敢去面對現實、向別人道出真相,只好編造理由和藉口來逃避承諾。

害怕發生衝突。

跟別人意見不一時,總是害怕會惹別人不高興、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不敢捍衛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明明心裡不認同,也只能附和別人。

害怕被人討厭。

總是想得到別人的肯定,總是不由自主地揣摩“別人希望我怎麼樣”,按照別人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講,就是總在不自覺地“取悅”和“討好”別人。

比如:

講話之前,總會在心裡自我審視一番:我這樣講話,會不會讓別人不高興?我應該怎麼講才會更好一點?

跟別人交涉時,總會顯得黏黏糊糊,一方面不想答應,另一方面又擔心“如果我拒絕,會不會讓對方失望?”從而一直在心裡糾結,上演一出無人知曉的內心戲。

甚至,閒著沒事的時候,總會回想起自己的行為,一點一滴地進行自我批判:我是不是做得不太好?是不是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當時要是X如何如何就好了……

像這樣,不斷在心裡反芻,一遍又一遍地審視自己、批判自己,讓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很多人可能會把這些行為模式,歸入所謂的

“討好型人格”

,從而給人貼上標籤:

—— 你是一個總是不自覺在“討好”別人的人嗎?如果是,那麼你就屬於“討好型人格”,需要去改變這種人格……

實際上,專業的心理學上,並沒有所謂的“討好型人格”這種說法,這也並不是一種人格特質。廣為人知的“討好型人格”的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這種用某些特定行為來“貼標籤”的做法,其實是不妥的,因為它很容易造成兩個後果:

一方面,

它會導致你產生混亂。

我究竟屬不屬於“討好型人格”呢?總感覺有些行為跟我有點像,但又沒那麼嚴重,怎麼算呢?

另一方面,

它會給你的行為造成很大的阻力。

它會使你感到:那這種“討好型人格”是不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如果要改變,是不是要改掉我的一部分人格,要改變我過去幾十年裡的一些固定認知?感覺好睏難……

如果心理學上並沒有所謂的“討好型人格”的話,那麼這些不自覺“取悅”和“討好”別人的行為,究竟屬於什麼呢?

我們不妨把這些行為統稱為

“取悅行為”

。實際上,取悅行為是非常正常的,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只是程度輕重不同罷了。而讓我們感到困擾的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就是程度較為嚴重的取悅行為傾向。

大多數內向、敏感、共情能力更強的人,更容易有取悅行為,這也很容易讓他們感到困惑“我是不是屬於討好型人格?”——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陷入一個錯誤的怪圈裡了。你要做的,其實是從圈子裡跳出來,去思考和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機制。

1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有取悅行為呢?為什麼內向、敏感、高共情的人,更容易受它們困擾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會逐漸向著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建立聯絡的方向發展,這就是

“社會大腦”

模型。

基於社會大腦模型,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個特性:

它會獎勵那些能使我們更好融入社會的行為,懲罰那些不利於融入社會的行為。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接球實驗”。研究人員讓三個人一起玩拋接球的遊戲,就是互相把球扔給對方,對方再扔給下一個人。突然間,其中兩個人像說好了似的,開始不理第三個人,而是兩個人自顧自地互相扔球、接球,完全把第三個人晾在一邊。

這個時候,第三個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研究發現,他的大腦會產生跟遭遇到真實疼痛一樣的“刺痛感”,會啟用跟疼痛相關的腦區 —— 這個現象,就叫做

“社交疼痛”

後續的研究發現:

當一個人被拒絕時,或者被別人孤立、排斥在外時,大腦都會產生類似的疼痛感。

這其實就是一種懲罰機制。大腦在告訴你:這種狀態是不好的,不利於你的生存和繁衍,你要擺脫這種狀態。

這是第一個環節。進一步,大腦還有一個功能,叫做

“映象神經元”。

映象神經元的作用是什麼呢?是讓我們產生跟他人類似的感受和情緒。舉個例子:當我們目睹到他人遭遇疼痛或悲傷時,我們也會感受到類似的疼痛或悲傷,從而泛起同情心,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別人、安慰別人。

這種機制就是“共情”的生理基礎,它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狀態,更好地融入社會。

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會怎麼樣呢?

當你拒絕別人的時候,由於你自己經歷過社交疼痛,你會預期到別人也會經歷同樣的“社交疼痛”。與此同時,由於映象神經元的作用,這種別人所經歷的社交疼痛,也會同樣反映在你身上。

換句話說:在你作出拒絕他人的行為之前,你就會想象到別人可能遭受的負面感受,從而設身處地地體會到這種感受。

這就會造成你對“拒絕行為”的重大阻力,讓你發自內心地,不想去把這些話說出口、做出來。

而對於內向、敏感、高共情的人來講,還會有兩個放大的要素。

一方面,他們的映象神經元往往更加發達,從而比起常人,能更加強烈地體會到那種負面感受。

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內在的訊號接收會更加敏銳,也會更容易察覺到微小的波動,並把它放大。這就導致了,即使只是微弱的負面感受,也很可能被他們放大。

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效果就是:這種反饋回來的負面感受,可能會被成倍放大,甚至遠高於對方所體驗到的實際感受。

也就是說:取悅行為源於什麼呢?兩方面。

其一,是被人否定、排斥的“社交疼痛”;

其二,是由映象神經元所引發的、反饋回來的“社交疼痛”。

這才是造成“取悅行為”的根本原因:

我們總是在取悅他人,其實是因為想避開這種虛幻的痛苦。

2

那麼,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能夠無懼這種痛苦呢?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共情能力比較弱嗎?

其實也不是,如果我們把這種痛苦理解為“阻力”的話,那麼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動力”。

如果你對自己擁有充足的信心,你堅信自己是對的,有能力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局面,那麼其實你的動力,是可以支撐起你,去對抗和抵擋這種痛苦的。

但關鍵就在於:

一旦你缺乏這種自信,那麼你就很容易被這種痛苦所打倒。

這跟低自尊和自尊的異質性密切相關:一旦你對自己缺乏發自內心的相信,一旦你把自我的價值認同歸結於外界的肯定和認可,那麼,在這種痛苦的侵蝕之下,你的立場就很容易動搖。你凝聚起來的意志和動力很容易消散,在自我懷疑和動搖之中被痛苦擊退。

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一種是低自尊。

在這種狀態下,你會感到“別人比你更重要”:別人的要求和期望是正確的、合理的,而我自己產生的期望和要求就是不對的、不合理的,甚至是有一點點“羞恥”的。因此,你會傾向於凡事都是別人優先,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

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會有動力,能夠去抵擋社交疼痛所帶來的痛苦呢?

另一種是異質性自尊。

在這種狀態下,你會把“什麼是對的”標準歸結到外界,也就是“得到別人認可的,才是對的”。那麼當你跟別人交涉時,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矛盾:我正在否定和推翻“別人的認可”,那麼我這個行為到底是不是對的呢?

實際上,這種情況下,

你只是在扮演一個“外界要求你成為的人”

,而不是你自己。

前一種狀態的典型場景是什麼呢?想一想,在一段關係裡面 —— 可能是朋友、伴侶和同事 —— 你是不是那個總在付出、不敢索取的人?你是不是會感到“索取”是一件很不光彩、見不得光的事情,只敢在心裡想一想?

後一種狀態也很常見,想一想:你是不是比較缺乏自己的主見?當你面臨選擇或問題的時候,你的第一直覺是不是問別人“我該怎麼做?”當沒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感到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思考一下,你自己可能更接近於哪種狀態。

當然,還是那句話,不要貼標籤,不要對號入座。你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傾向,可能有什麼樣的機制和原因,並不意味著“你具備什麼樣的人格” —— 這些,只是幫助我們去克服和改變不良的行為模式的手段而已。

3

那麼,講了這麼多,如何調節自己的取悅行為,讓自己擺脫心理負擔和精神內耗呢?

1)積累自信

前面講了兩種缺乏動力的狀態,低自尊和異質性自尊,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滴地積累自信,讓自己能夠發自內心地肯定自己,才能獲得動力。

如何積累自信呢?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從小事開始,讓自己自主去作出決定、作出選擇,透過這些微小的正反饋,建立起良性迴圈,慢慢強化自己的價值認同。

比如:

聚餐的時候,不要說“隨便”,而是試著自己去主導;

聚會的時候,不要說“都行”,而是試著自己去提案;

開會討論、發表意見的時候,不要悶聲不響,而是試著講出自己的觀點;

……

同樣,在生活中,也可以從小事開始,試著對一些不那麼重要的人說“不”,來打破自己的負面迴圈。比如推廣、營銷,你不需要的服務,或是一些不太熟的人的邀請和請求。

讓自己發現:即使拒絕別人,其實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果斷說“不”,勝過含糊的“我考慮”,更勝過答應之後的千般藉口 —— 後兩者對別人的傷害,十倍、百倍於前者。

2)建立邊界

不妨為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設定一個清晰的邊界:

哪些時間是屬於我的,哪些時間可以給別人;

什麼事情是我可以幫忙做的,什麼事情堅決不能幫;

我願意承擔什麼,哪些是我無法承擔的。

一旦明確了這些標準,那麼,當別人向你求助、提出請求時,你的認知成本就會低很多 —— 你只需要把它納入這個標準裡面去檢驗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不符合標準,你不妨坦白地告訴別人:對不起,我一向不如何如何,這是我的原則,沒有辦法違背。

又或者:實在抱歉,我的時間/精力額度已經用完了,實在沒有辦法幫你。

另一方面,建立邊界,也能夠讓你自己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節奏。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限制自己回覆訊息的時間,只在固定的時間接電話、回訊息、處理郵件,同時把這種節奏告訴別人,讓別人尊重自己的節奏。

比如:我每天只在幾點到幾點看微信,沒法立刻回覆,如果有特別緊急的事情請打電話給我。

再比如:如果你想跟我溝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請提前跟我預約時間。諸如此類。

這樣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過多的“意外衝擊”,從而來不及理性作出決定的情形。

3)考慮關係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跟某些人的相處過程中,你總是那個被迫滿足對方的需求、被迫付出精力和時間、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人 ——

那麼,是時候考慮重新審視一下這段關係了。

想一想,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滿不在乎地向你提出要求,希望你如何如何,但當你鼓起勇氣向他們提出請求,或是需要他們幫忙和支援時,他們要麼就是拿出一大堆理由來搪塞,要麼就是乾脆不理你?

這可能就是在惡意地利用你的善良和敏感,有意無意地“壓榨”你的人。

不一定要跟他們斷絕關係,但可以試著有意識地疏遠他們,去尋找那些讓你在相處時,能夠更輕鬆、更自如、更愉快的人。

還是那句話,記住一個原則:世界是很大的,不要害怕“得罪”別人,大多數時候,“得罪”別人往往並不會像你想的那麼嚴重。

4)課題分離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取悅行為時,你可能面臨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感到內疚 —— 因為可能會惹別人不高興、讓別人失望……

但是,事實上,對方怎麼想,是對方的事情,對方有義務、有責任處理好他的想法和問題,這並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你也做不了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每個人也只能克服和解決自己的課題,所以,專注在你自己的課題上,不要去操心別人的課題,讓別人去處理自己的課題,這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幸福、更輕鬆。

一個基本的原則是:

我不能干預和主宰對方的想法和行動,但我可以為對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引導。

舉個例子:當你拒絕朋友的請求時,你無須過於在意,無需耿耿於懷“他會不會對我有意見?”因為這不是你能決定的 —— 你能做的是坦誠地告訴他:這個請求我幫不了,為什麼,請你理解;但我能做的是這些,如果你有需要的話,隨時來找我。

想清楚:哪些是你應該擔負的,哪些是你不應該擔負的,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不必要做的。那麼,許多問題都會豁然開朗。

5)停止內耗

許多時候,這些取悅行為源於什麼呢?源於你內心想象的、虛幻的“痛苦”。

這些痛苦積累在我們內心深處,會不斷被放大,啃噬著我們的認知和情感,不斷帶來負面的感受,讓我們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動搖……

這也是內耗的一種。它會讓我們不斷沉溺在無意義的擔憂和操心之中,從而無法採取真正有效的、理性的行動。

因此,不妨試著把目光,從對內部感受的沉浸上面,抽離出來,聚焦到計劃、行動和預期的未來上,讓自己去關注“我能做什麼”“怎樣做才是有用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