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最近娛樂圈寡淡無聊,大家開始挖墳,從羊胎素挖到你是我的神,這不急,內娛古早娛樂圈到底有多野,咱們有時間慢慢聊。

倒是之前與群友在討論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時,大家觀點不一,差點吵起來,趁一大撥流量劇即將播出的當口,這個問題可以聊兩句。

影視劇作品是演員最主要的職業成果呈現。那麼,

在劇而言,什麼叫有效播劇?在電影而言,什麼又叫有效上映呢?

1

看成績?

影視作品的成績,當然是“有效與否”的最直觀體現。

隨之而來的第一個問題:到底

用什麼衡量成績

呢?

對於電影來說,標準幾乎未曾改變:

要麼票房,要麼獎項。

前者是商業性最直觀的體現,真金白銀;後者是對專業水平的直接嘉獎,一目瞭然。

但在劇集領域,衡量劇集的標準在近十年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劇集的主要舞臺從電視臺轉向了網路平臺。

過往衡量一部劇集受歡迎程度的硬標準是

收視率

,如今收視率也只能作為參考之一。

從2017年左右,過往被廣泛參考的59城收視率開始水漫金山。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如今

係數

已完全沒眼看

而隨著2019年底廣電牽頭的“中國視聽大資料”(CVB)開始釋出以來,CVB以與野榜相對穩定的係數,已經成為更權威的收視參考指標。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但在“上星”已不再重要的當下,收視率的衡量價值也直線下降,大量資金流向純網劇,而就網劇的播出效果,

各家粉絲放在嘴上的,是各平臺的前臺播放量、熱度指數和第三方平臺出具的熱度指標。

前臺播放量:

在《三生三世》《楚喬傳》等劇集以水漫金山的幾百億播放量震驚全國後,愛奇藝、優酷紛紛關閉了前臺播放量,當下只有騰訊影片和芒果TV還保留了前臺播放量,但這個指標包含所有相關花絮、預告和二創的播放量,作假成本低,可信度要打個折扣。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平臺熱度:

關閉播放資料的平臺,以熱度值作為劇集的站內衡量指標。各家平臺熱度有其內部核算公式,綜合考慮播放量、有效播放量、會員轉化數、彈幕數等,流量粉絲對此摸得七七八八,劇集上線時就能組織刷量衝熱度值。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第三方平臺熱度:

貓眼、燈塔,雲合數據、骨朵資料、Vlinkage(V榜)等第三方平臺會根據自己接入和獲取的資料做各自的熱度評價體系與榜單,但準確程度不得而知,畢竟影片平臺的真實播放資料一般都屬核心機密,有深度合作才可能向第三方平臺開放。但建立了深度合作後,第三方平臺的獨立客觀性又如何保證呢?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至於獎項,無論影還是視,目前內娛五花八門的各大獎項,都很難稱得上“專業客觀且公正”,各大獎項要麼狠狠傾斜主旋律,要麼考驗出品方公關能力,要麼嚮明星與流量低頭,公信力上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所以你們看,

當可參考指標足夠多又無一過硬時,粉絲總能找到角度證明勝利。

第二個問題更致命一些:

影視作品的成績與演員本人,又有多大的關係?

是主角就能把劇集所有的成績歸於自身嗎?

粉圈最喜歡互擲的“實績小表格”,秉持這樣一種歪理邪說:只要我家哥哥\姐姐一番,成績就全算我們的。

可是,《人民的名義》成績與一番陸毅正相關嗎?《流浪地球》的票房可以完全算在一番屈楚蕭的頭上嗎?《掃黑風暴》的熱播中,張藝興起到的是正面效果嗎?鬼吹燈、盜筆、三體等頂級IP的影視化成績,與主角是誰關係大嗎?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在這個邏輯體系下,出演配角就一定是無效播劇嗎?那為什麼大量流量生、花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反而是配角呢?

仔細想想,很多影視劇播出期熱熱鬧鬧,各種資料屢創新高,播出後卻無人唸叨,放在演員的作品列表裡看著光鮮,提到角色卻沒留下任何東西可供稱道,這到底是有效還是無效?

2

看商務?

商務代言資源,也是粉絲互甩實績小表格的主要內容。

那麼,作品上映\播出前後的商務資源對比,能不能直觀反映演員的影視劇播出效果呢?

很相關,但也要具體區分。

正常邏輯下,一部熱播影視劇當然會讓主演及亮眼配角在一段時期記憶體在感頗高,被品牌看到談下合作也是順理成章。

無論是耽改劇播出後促成的頂流“搶代言”程序,還是我曾寫過的《琅琊榜》大爆後胡歌幾十個代言,都是最直觀的例子。

但吃瓜群眾看到的,只會是最終的結果——誰,拿到了多少品牌的代言,具體title是什麼——看不到的,是中間的博弈過程。

在具體的操作中,

品牌負責人的喜好、演員團隊的商務運作能力、演員要價的高低與配合程度

都會直接影響代言的歸屬。某流量花換個經紀人立刻拿下頂奢品牌的例子,大家也都見識到了。

同時,亮眼的角色不一定是正面角色,而品牌考慮到品牌形象,一般很難選擇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反面角色的演員來代言,但這並不代表劇集的播出對這樣的演員是無效的。

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前半生》讓吳越被憤怒的觀眾罵到關閉微博評論,自然不會拿下什麼像樣的代言,但也正是這個角色令她重回主流視線,這是有效還是無效?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另外,趁著劇集的熱乎勁兒,流量們拿下品牌總比其他演員更容易一些,哪怕是用單鏈割韭菜的短代,也足夠粉絲列在小表格上吹噓一陣。但這並不能說明ta們的作品比別人更有效,只能證明商家的精明與粉絲的痴心罷了。

3

看後續資源?

有人覺得,資料不可靠,商務的影響因素太多,吃瓜群眾的體感判斷不可靠,那業內的判斷總該專業而可靠了吧,我們能不能以業內的判斷為判斷依據,以演員的後續資源變化程度,當做有效與否的衡量指標呢?

確實有道理。

當一個演員在作品中表現亮眼,是會有很大機率被業內關注到的,無論作品本身的成績如何,無論演員在其中是否擔主,這種關注,必然會帶來後續資源可能性的增加。

比如大爆款《我不是藥神》的配角章宇,從此成為諸多文藝片中個性角色的首選。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比如非大熱劇《克拉戀人》(年度收視前十不入)讓迪麗熱巴這個女二被廣泛注意到,那這部劇對她的有效程度來說,超過後續許多她擔綱主角的熱播劇。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但當然,這個後續資源獲取程度,也與商務資源一樣,同業內專案話事人的喜好、演員團隊嗑資源能力、演員要價的高低與配合程度正相關。

同時還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資源咖的存在。對很多資源咖來說,作品只要不撲,就會進入自己有效播出的列表,後續資源依然源源不斷。但令其有效的,不是資源咖自己的表現和作品的水平,而是其牛批的資源獲取能力。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二是男女有別,同樣一部劇,差不多的表現,男演員往往就是會吸更多的粉絲,得到更多的資源投餵,得到更多的主流認可,這是不爭的事實。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最後,與商務不同,影視資源從獲取、實現到真正面世,是有較長時間週期的。雖然這是個餅料滿天飛的時代,但還是有很多專案的選角無聲無息,而不到與觀眾見面的那天,一個資源的水準如何,誰又能鐵口直斷呢?

4

看演員的可持續發展?

有一種情況需要特別探討:某部影視劇集的成績很好,但對演員來說卻很難稱得上成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剝削。

舉個例子。2020年的跨年檔喜劇《溫暖的抱抱》,主打喜劇+沈騰,最後以非常尷尬的劇情和更尷尬的笑點,坐收8。64億票房。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這部電影票房最大功臣顯然是沈騰,但我們暫且不談它算不算得上男主角常遠或女主角李沁的實績,我們就來談沈騰。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這部電影非常成功地驗證了沈騰在喜劇領域的制霸地位與票房能力,可以說是他票房上的又一次實績,但這能算是他的有效上映嗎?

從演員的長遠發展來看,這樣的作品不僅對他毫無加持,還在消耗他的信譽度,透支他的“好笑”標籤和在大眾心中的信用,那這樣的作品,不僅不能算有效,反而是一種“有害”。

類似的例子在劇集中也常有發生,為什麼85花的粉絲都在反對自家姐姐再回到古偶領域,是迴歸古偶的成績一定不好嗎?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為什麼楊紫的粉絲對她一部又一部同質化的偶像劇痛心疾首?是楊紫扛不起來嗎?

什麼叫演員的有效播劇?

無非是粉絲比普通觀眾更明白,

這些影視作品

的播出對自家哥哥姐姐來說,到底是在增益,還是純消耗。

當然,某種意義上,所有的無效都可以透過金錢的力量變成有效,靠營銷,靠刷資料,靠粉絲、水軍與資本的顛倒黑白,只要預算充足。這種情形我們剛剛聊過,不再贅述。

拋開干擾項,當我們做出有效與無效的判斷,很多時候是在拷問自己的價值觀,也是在探究演員的內心選擇。

成名前,所有的演員大致都在奔著同一個方向使勁兒,那就是希望自己被看到。

被看到,意味著更大的知名度、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資源、更豐厚的報酬。

所以此時ta們的選擇往往更純粹——努力伸手去夠那些更契合、更容易出彩的角色,然後好好表現。

這也是為什麼大量演員的成名角色,往往是其整個職業生涯的演技高光。

但成名後,演員的心態開始差異化:

有人只想賺快錢,接專案只看片酬;有人熱衷於在舒適區深耕,鞏固人設最重要;也有些人想過長遠發展,但轉型太苦轉一半又回來了;真正矢志不渝奔著“好演員”這個目標一路不拐彎的,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很多時候,觀眾眼中的有效無效、粉絲操心的有效無效,與演員自己心中的有效無效,存在根本目標上的南轅北轍。

那麼就不必為日薪高於自己幾千倍的演員瞎操心

,牢記自己消費者的身份

如果非要粉,狠狠要求,不行就換。

你判斷演員作品有效無效的依據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