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明明很愛孩子,可帶孩子久了為什麼超煩燥?這不是媽媽的錯

今天給大家介紹我的一位老朋友——毛豆媽,毛豆媽碩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現在是一名北京朝陽老母親。

她和很多雞娃老母親不同,她喜歡把眼光放長遠,不喜歡短視、低效的雞娃,因為這樣費娃也太費媽。

她的文章總是從更宏觀的角度分析雞娃這件事,揭示真相,詼諧有趣。

比如這一篇,為什麼現在什麼節約體力的智慧家電都有,媽媽帶娃久了卻這麼累,這麼煩躁?就是用詼諧有趣的文風,讓大家理解現在老母親的辛苦與付出。她的公眾號,推薦大家關注哦!

Mommy Fatigue:

帶娃老母親才能懂的心累

明明很愛娃,帶娃也不需要重體力勞動,為啥還是覺得帶娃特別累?

前兩天,我看到一位90後朋友發了這樣一個朋友圈:

“今天家裡就我和××(朋友的孩子,今年5歲),我們已經一對一地相處了8個小時,親子濃度嚴重超標,整個人頭暈眼花,陷入莫名的煩躁和抑鬱當中。”

莫名地,我卻很羨慕她。90後的年輕媽媽,表達起來比我這個80後媽媽有勇氣多了。

我當年帶毛豆,娃1歲之後,就基本沒有老人幫忙了。

這樣焦躁、鬱悶的情緒在我一對一帶他一天時,曾頻繁出現過。

可是我除了私下裡和最親近的朋友表達過,從未敢公開發過朋友圈。

因為同時出現的,

還有我的自責和愧疚——

為什麼?媽媽對孩子的愛難道不是世界上最純淨、最無私的?孩子又沒做錯什麼,他這麼可愛,我為什麼會煩躁至此?

所以,那時候的我是不接受這種情緒的存在的,這種情緒一出現,我就下意識的壓抑它。

還有這樣一件小事,當時難說出口,現在也可以分享出來了。

那也是一個暑假,我自己帶娃帶了快一週,下午隊友快下班時,我給自己買了一瓶冰可樂慰勞自己,然後帶毛豆去超市買菜。

結賬的時候,毛豆在超市出口的位置玩。我不放心,餘光一直盯著他。

我發現他把可樂瓶子反覆摔在地上,好奇地觀察可樂變成滿滿氣泡、又恢復成液體的過程。

我去付款了。但沒幾秒,我就發現,他開啟我喝過的瓶口,好奇喝起來。

這是一件多小的事情啊,我應該喝住並阻止他,再把可樂瓶子扔掉就可以了。

但是連我自己也沒想到,我的反應竟然如此暴躁——

我跑過去一把奪過可樂瓶子使勁扔進垃圾桶,衝他大吼:“你不嫌髒嗎?扔掉!”

那一瞬間我也被自己嚇住了。

我也曾有過自責,以為自己脾氣不好,對孩子沒有耐性。

但問過很多自己帶娃、一帶很長時間的媽媽,她們有的脾氣直爽,有的耐性極好、脾氣溫柔,但是問起她們,無一例外的,無論什麼脾氣秉性的,都會異口同聲的說:

帶娃久了,真的非常煩躁。

那個時候,我聽到社會上很多爸爸對全職帶孩子的媽媽的疑問:

“你們現在帶孩子的條件可比老一輩媽媽帶孩子的條件好多了,能解放你勞動力的工具那麼多,衣服有洗衣機、髒碗有洗碗機、家務有掃地機,你為什麼還是覺得很累,還是煩躁?”

說實話,這個問題一開始我自己都沒想明白,更別提有理有據的反駁老公了。

所以,我通常是聽到這種論調以後生一肚子氣,然後陷入深深的思索——

對啊,現代生活是解放了老母親們很多,條件也比過去好很多了,為什麼媽媽們的情緒還是這麼大?

當時毛豆還小,我被家務、育兒和工作搞得焦頭爛額,也沒細想過這個問題。

過了很多年,迷霧中漸漸清晰,我才明白是為什麼。

我們的生活並不是由個體選擇決定的,社會的變化早已暗戳戳定下了普通人90%的喜怒哀樂。

短短二十年,大家庭變成了小家庭

從物質條件上來看,毛豆姥姥那一輩女性,帶娃應該更辛苦才對。

沒有現代化的智慧家電幫她們減輕家務負擔,也沒有琳琅滿目的玩具和圖書,讓孩子能安靜一會。

那她們為啥沒抱怨帶娃辛苦呢?

當然,一部分原因在於,當時的她們沒有發聲渠道。

再苦再累也只能硬生生地受著,受不了就喝農藥跳大河——

(所以,其實上一輩的女性,自殺者很多。)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以前的社會,親戚朋友都住得特別近,往來也特別密切。所以孩子一直是有多個養育者的。

媽媽是主要養育者,親戚好友是次要養育者,雖然人多帶來的家庭瑣碎矛盾不少,但在孩子小的時候,能極大分擔媽媽的焦躁與辛勞。

看過一個剛一改革開放就去做生意、終成大佬的豪傑回憶他的童年:

“他爺爺家三兄弟,彼此的房子相隔不到200米。

三兄弟各自的老婆、孩子、媳婦……加起來浩浩蕩蕩好幾十口子人。總有人能抽出時間,瞄著他和堂兄弟姊妹一群調皮搗蛋的孩子。

到了飯點兒,孩子們隨便走進哪個爺爺伯伯叔叔嬸嬸的家,總能有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吃。”

所以,當媽的該幹嘛幹嘛,不必一顆心隨時系在孩子身上,寸步不能離。

可是近二十年,家庭規模急劇縮小。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幫襯。

又趕上了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社會結構變化最大的時代,與親戚在不同城市安家落戶。

就算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裡,比如北京,因為城市太大,親朋之間想要見面也很費勁,更不可能像幾十年前那樣,相互幫忙照看孩子。

家庭急劇縮小,帶來的結果有好有壞。最大的壞處可能是,苦了年輕的媽媽。

在之前大家庭的家庭結構裡,好比遊戲裡打怪,大家一人出一招,車輪戰輪番上,小怪獸自然翻不起大波浪。

可如今,升級打怪的只有老母親一人,小怪獸的精力又那麼旺盛,不把老母親累翻才怪。

十年間,孩子同伴的急劇缺失

第二個原因,同樣發生在最近十年內的,還有孩子同伴的急劇缺失。

這件事的壞處之一,是加重了年輕媽媽的勞累。

回想我們小時候,父母的心是真的大。只要有一個大孩子帶著,他們就能放心大膽地讓孩子跟著到處瘋玩撒野。

現在看來,這種育兒方式太粗獷了,放網上的話,恐怕要被熱心網友罵死。

不過,它也有一個現代育兒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混在一起,每天去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事,孩子們獲取到的資訊也是多元的、複雜又豐富、讓孩子們心滿意足的。

但現在的社會,全家人的心都系在一個孩子身上,稍微有點兒磕磕絆絆,大人都心疼得睡不著覺。

即便孩子本事大,能夠和別人家的孩子混熟,大人也要跟在後面千叮萬囑甚至是橫加阻攔——

“別跑那麼快,小心摔倒。”

“停下來,該喝水/擦汗了。”

“草叢裡蚊子多,不能去那兒玩。”

“××太調皮了/成績不好,你少跟他來往。”。

有些老母親覺得,自己做了那麼多功課,買了那麼多有趣的玩具和圖書,每天挖空心思地陪玩,隔三差五還出門旅遊……

難道還是不能滿足孩子嗎?

不能。

媽媽再努力、再用心,給孩子的照顧也是單一的。

孩子從母親這兒接收到的資訊十分有限,遠不如多個次要養育者與同齡人給的豐富。

他們內心得不到滿足,又沒法從外界索取,就只能想方設法折騰老母親,希望從媽媽這裡挖出更多想要的東西。

最終結局就是,老母親慘被掏空,身心俱疲。

所以,現代媽媽的家務是做得少了,可是

孩子的“費媽值”太高

媽媽的血槽能在幾個小時內迅速耗光。

現代社會對精細化育兒的推崇,帶來巨大壓力

再有就是——

現代社會對帶娃的要求,越來越精細。

從前的社會,醫療水平低下,幼兒死亡率很高。所以之前的媽媽,對孩子的要求只有兩個字:活的。[皺眉]

可現在,育兒的顆粒度越來越精細。

養孩子,如果是純體力活,一點也不累。

養娃真正累的是什麼?是“防著”。

時隔多年,我才明白毛豆小時候喝我喝過的可樂瓶子那一次,我為什麼那麼生氣。

就是因為時刻“防著”已經使我精疲力竭——

我在超市結賬,得防著他走丟;

得防著他撿了不乾淨的東西吃;

得防著他被超市運貨的小車碰到;

得防著他盯著超市的廣告屏看太長時間傷眼睛;

注意力時刻在孩子身上,我就不信這種生活方式不累!

再比如,給孩子高質量的語言環境這件事兒。

好多育兒專家都說,豐富的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僅關係著孩子的開口時間,更關係著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大腦開發程度、人際關係以及情緒控制能力。

還有啥啥啥的[皺眉],尼瑪,我深刻懷疑專家沒有自己帶娃。

可啥叫高質量的語言環境?

簡單點兒說就是——

當媽的不僅得每天唾沫四濺,跟一個連話都聽不太懂的小屁孩不停地吧啦吧啦,給他介紹家裡的桌椅板凳瓜果蔬菜,天上的鳥水裡的魚,還得時刻檢討自己:

輸出的詞彙是不是太過家常和普通了?

情緒夠不夠飽滿熱情?

聊天過程有沒有秉承“開放式”原則?

有沒有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

emmmmmmmmm……

育兒專家的研究,肯定自有其道理。

但真正帶過娃的老母親都懂,光是答應孩子每天800遍“媽媽#%&*媽媽#¥!#”的找媽,就足夠讓人筋疲力盡。

還要不停地跟他說話?還得注意自己的句式、詞彙、話題開放度?

殺了我吧!

明明很愛孩子,可帶孩子久了為什麼超煩燥?這不是媽媽的錯

所以,現在的媽媽,一方面再也回不去過去的粗放式育兒,另一方面也享受不了過去大家庭對育兒的支援了。

這三個因素合起來,其實老母親承受的身心壓力,比過去增加了許多。

所以,你要問,現代的媽媽更累嗎?

至少,真的不比過去的媽媽帶娃更輕鬆!

她們的勞累是累心,而且是無形的,不容易被人察覺。

除非家人有智慧,對社會的變遷有深刻的認識,否則很多人不會理解她們的……

毛豆媽小紙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