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當中,湧現出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優秀將領統帥,他們馳騁疆場,保家衛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其中比較著名的將領有殺神白起,征討匈奴的衛青,霍去病,大唐軍神李靖,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等人。

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軍事奇才,他是軟弱書生,卻能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令敵人聞風喪膽,最後又因為朝廷無能孤軍深入最後全軍覆沒,他叫陳慶之,一箇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傳奇,一顆耀眼的將星留給後人一段津津樂道的往事。

一:九州分裂戰不休,將星雲集主四方

1:戰亂不休的南北朝

在瞭解陳慶之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陳慶之所處的時代。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有名的亂世,南北對峙,群雄割據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朝代更迭也是家常便飯,戰爭的陰雲籠罩在華夏大地之上。

據《南史》當中記載戰亂後的人間慘像稱:‘’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如此亂世在中國古代歷史奶嘴是世界歷史上也是罕見的,野心家輩出,最終承擔這份沉重的只有那些斗升小民,無休止的戰亂讓當時人們感到絕望而麻木,和平寧靜的生活只是奢望,北魏、北周、北齊、宋、梁、齊、陳無一不是在累累白骨之上建立起的王朝。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2:亂世出將星,主戰四方

既然是亂世,文教必然會被打入塵埃之中,武力成為了那個年代唯一的真理,尚武之風大盛帶來的直接結果軍事人才大量湧現,為國家征戰四方,南北朝時期也的確是中國古代軍事人才的爆發期。北朝的拓拔家族、鬼面將軍高長恭、北周八柱國等都是一時英才,南朝的劉宋武帝劉裕、長城檀道濟、沈氏家族、陳霸先等都是出名的統兵大將。

但是談及南北朝名將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白袍將軍陳慶之,名將大師莫自勞,千軍萬馬避白袍是他戰場的傳說,一直孤軍深入千里,與數十萬大軍作戰而遊刃有餘,奈何獨木難支,最終全軍覆沒,下面我們就來走進這位白袍將軍的征戰經歷。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二:白袍儒將陳慶之

1:出生庶族,文弱書生

陳慶之出生於小地主家庭,在那個極其重視門第的年代,不出意外的話陳慶之最終只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吏,難有大的作為。據《梁書》當中記載稱:‘’高祖嘉焉,賜慶之手詔曰:‘’本非將種,又非豪家,有望風雲,以至於此。‘’

而且陳慶之是一個文弱書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就連作為一個將領最基本的騎馬射箭都不行,在旁人眼中,陳慶之絕對不可能在軍事領域有所建樹。造化弄人的卻是陳慶之恰恰以一文弱書生創造無敵猛將都難以匹配的成就。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2:投筆從戎,志在四方

文弱書生陳慶之出人意料的沒有參與科舉,而是投身軍伍當中,征戰四方。然而多年不得重用,只是擔任一些軍中文務,直到中年才開始成為一名將領,統領大軍。先後參加的抗擊北魏南侵、平定侯景之亂等大規模的戰役而且表現出不俗的軍事才能,往往能夠以少勝多,建立奇功。

陳慶之在軍隊當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一時間儒將之名廣為流傳。據《梁書》當中高度評價陳慶之稱:‘’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如果說這些戰績是點綴陳慶之的錦花,那麼孤軍深入千里的傳奇戰績就是他一生事蹟中最耀眼的明珠。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3: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一生最顯赫的戰績是憑藉數千人的軍隊和數十萬人的大軍對抗,而且遊刃有餘,殺敵無數。北魏末年爾朱榮叛亂,北魏陷入內亂之中,梁朝乘機派遣陳慶之輔佐親梁派的元景為帝,陳慶之僅僅只有數千人,但是對方卻有數十萬的軍隊,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陳慶之的軍隊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攻城拔寨無數所向披靡。

據《梁書》當中記載陳慶之的戰績稱:‘’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不得不說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令人嘆息的卻是陳慶之最後還是失敗了,全軍覆沒之下只能孤身逃回梁國,最後英雄遲暮,鬱鬱而終。為何創造如此耀眼戰績的陳慶之最後卻會一敗塗地,這究竟是天意還是人禍?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三:白袍將軍陳慶之為何會全軍覆沒

1:敵眾我寡,孤軍深入,缺少後援

最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為何陳慶之會全軍覆沒,首先第一個原因應該是陳慶之突襲千里,本來就犯下了兵家大忌。陳慶之是南梁政權乘北魏陷入內亂之時被派遣往輔佐魏王元景的將領。從江淮到中原腹地,轉戰千里之遙。據《梁書》當中記載稱:‘’發自銍縣,進拔滎城,遂至睢陽。‘’陳慶之雖然一路上高歌猛進,但是卻沒有時間消化勝利果實,而是一味的進攻再進攻,為後面的失敗埋下的禍根。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陳慶之孤軍深入的直接後果就是後勤補給相當困難,更加不可能從大後方的梁朝運送補給,雖然陳慶之可以救食於敵,以戰養戰,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除此之外,當時的南梁政權根本就沒有意料到陳慶之如此勇猛,其戰略目的也僅僅是護送魏王元景回到北方,使得北魏之間陷入內亂當中,以消耗北魏的國力,達到南梁政權偏安一隅的目的。

為此陳慶之出發時僅僅有數千人,而且再也沒有來著南梁政權的援軍接應。據《資治通鑑》當中記載當時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稱:‘’我等才有七千,虜眾三十餘萬,今日之事,義不圖存。‘’由此可見,當時的陳慶之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參與北伐的,只要失敗一次,陳慶之就將面臨全軍覆沒。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2:元景實力坑隊友,陳慶之戰略決策失誤

孤軍深入的陳慶之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但是沒有根基的陳慶之,取得的成果終究是井中月水中花。當陳慶之的軍隊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打下洛陽,輔佐元景稱帝,河南之地全部歸屬與元景,正當陳慶之準備一舉消滅河北之敵時,元景卻毫無進取之心,只知道一味的享樂,據《資治通鑑》當中記載稱:‘’日夜縱酒,不恤軍國,所從南兵,陵暴市裡,朝野失望。‘’

不僅僅如此,元景還開始忌憚猜疑陳慶之,當陳慶之上書表示要坐鎮徐州之時,卻被元景駁回,陳慶之只能率領數千梁軍困守孤城。

除此之外,陳慶之戰略決策的失誤也是他全軍覆沒的一大原因。當時陳慶之打下洛陽,一時間在元景軍中的威望達到了巔峰,加之元景也忌憚猜疑陳慶之,手下人便勸告陳慶之攻擊洛陽,斬殺元景,和南梁軍隊守望相助,建立奇功。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據《資治通鑑》當中記載:‘’‘’將軍威行河、洛,聲震中原,功高勢重,為魏所疑,一旦變生不測,可無慮乎!不若乘其無備,殺顥據洛,此千載一時也。‘’慶之不從。‘’由於種種原因,陳慶之放棄了這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錯失良機的陳慶之等待的是敵人瘋狂的反撲。

3:元景軍隊臨陣倒戈,天公不作美

陳慶之最終是迎來了最後的一戰,爾朱榮等人集結了數十萬的兵力,號稱百萬之據,一時間元景的軍隊望風而逃,紛紛投降於爾朱榮勢力,一時間形勢岌岌可危。據《資治通鑑》當中記載稱:‘’顥據洛陽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時反叛。‘’最後元景雖然困守洛陽數十日,但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兵敗身死,陳慶之的軍隊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孤軍。

陳慶之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終陳慶之不得已放棄守城,又被高琳所敗,最終率領數千殘軍倉皇而走,然而又遇見了大雨,將大軍衝散,陳慶之也成為了‘’光桿司令‘’。據《梁書》當中記載稱:‘’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最終陳慶之喬裝打扮之後,孤身一人回到南梁,結束了他傳奇的征戰經歷。

孤軍深入千里的陳慶之最後為何會一敗塗地?

四:結語

白袍儒家陳慶之,憑藉數千人打下來半壁江山,孤軍深入,轉戰千里,創造了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奈何最終全軍覆沒。原因無外乎孤軍深入,缺少後援,敵我雙方差距懸殊,加之陳慶之與元景之間關係出現裂隙,沒有把握住良機,最後或許陳慶之的失敗還與天意有著不小的關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