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浪姐》一公舞臺大家都看過了嗎?

實話說,挺一言難盡的。

姐姐們參差不齊的唱功導致音樂打折扣自無需多說,但更讓人迷惑的是節目組選曲。

明明聚集了一群在不同領域首屈一指的優秀女性,她們有錢有顏有事業有家庭有想法有成就,卻一起唱著「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又幹不掉我」、「就笑我神經病,我在我領地」這種幼稚淺白的歌詞。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30+,本該是女性開始超越美貌身材、迷惘稚嫩,能在錯綜複雜的人生經歷中,提煉出一套在自我與外界間自洽的執行機制、並展現專屬光芒的年紀。

但若讓這樣的她們大肆高呼「做自己」的空洞口號,就和強迫她們要永遠保持少女感一樣匪夷所思,也狹隘了女性的魅力。

不過,在一公眾多的迷惑選曲中,有一首歌其實選的十分妥帖。

但可惜的是,《浪姐》的翻唱並不及原唱來的振奮人心。

《野薔薇》

戴佩妮

《野薔薇》出自戴佩妮 2009 年的「野薔薇 Live concert」,至今沒有錄音室版本,只有 2 個 Live 版本:

09 年的 Solo 版&去年在《我們的歌》和劉宇寧的合唱版。

在歌曲誕生前,戴佩妮因為勞累過度患上「暈眩症」,曾被迫隱退歌壇 3 年。

由於病情的反覆無常,她曾一度恐懼自己無法再回到舞臺唱歌。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為了填補「可能會失業」的恐慌,她自學了拍照、剪輯、拍攝 MV 等幕後技能,卻也無心插柳地以「MV 導演」身份入圍金曲獎,開啟事業又一種可能性。

如今,很多人只知戴佩妮臺前幕後無所不能,卻不知這更多是她順應生活變化的意外成果,而她倒也在其中收穫了對生活不同的感悟。

《野薔薇》便是她病癒重生後的一次人格宣言。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蓬勃的鼓點、暢快的旋律與戴佩妮野性倔強的唱腔,讓這朵野薔薇生的頑強銳利,自由肆意。

野薔薇的美,不在於天生嬌豔,惹人憐愛,而是不論被陽光灌溉還是風雪打擊,它都會肆意綻放的瀟灑。

這是一股順其自然又拼

盡全力的生命力。

而你說的都對

有些人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

但沒所謂

隨之而綻放,就不怕天太黑

有過閱歷沉澱的人大概會明

白,人生不會事事如意。

年少時千篇一律的勵志口號,之所以難以打動成年後的心智,在於那股對生活片面的理解,一股腦往前衝的蠻勁,在現實的複雜面前不堪一擊。

因而,很多人倒在了通往理想的路上。

但也有少數人能在命運的風浪中找尋到平衡,

既有

接納現實的平坦心境,又不失一往無前的勇敢氣魄,審時度勢,能收能放,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拼盡全力。

正是這種從坎坷與黑暗中淬鍊出的人格,才會更加豐富堅韌、也更有生命力。

這也是為什麼在文章的開頭,阿球認為見過大風大浪的姐姐們,和千篇一律做自己的空洞口號間是錯位的。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野薔薇》時常讓我想起林憶蓮的《鏗鏘玫瑰》。

二者異曲同工,都以花喻人,展現女性的堅韌之姿。但前者是野蠻生長,帶刺迎風雪的瀟灑叛逆,後者則是身處曠野,用脆弱花蕊迎接雨水擊打的剛柔並濟。

同樣的頑強,卻各有姿態。

撲街的《浪姐》,埋沒不了這首好歌

不止這兩首歌,關於女性議題,華語樂壇曾給出了無數優秀答案:張惠妹《母系社會》、蔡依林《大藝術家》《第二性》、鄧紫棋《差不多姑娘》、王菲《給自己的情書》、譚維維《小娟》、A-lin《不屑完美》……

這些歌從隻手撐起家庭的女性力量、拒絕被家暴、PUA 的性別歧視、自愛自尊的自我成長等不同方面,來探討女性複雜的生存現狀與人格魅力。

因此,希望《浪姐》這檔主打展現

30 + 女性多元美

的節目,在未來選歌時,能看看這些內涵更豐富的音樂,別再只是空有名頭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