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說洋扇 ·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說洋扇 ·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清代中國製造工藝扇展

說洋扇之四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作者:姜維群

在清代,中國廣州口岸作為傳統南海商道的東方起點,是明清時期華南沿海重要的外貿港口,被稱之為“獨口”,是唯一的對外通道。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統一臺灣,東南沿海城市逐步安定,廣州對外貿易活動才漸恢復,荷英法等國開始繞開葡萄牙佔領的澳門直接到廣州貿易,於是季節性貿易開始了有序的進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廣州出口的瓷器、絲綢、漆器、銀製品、象牙製品、桌布等大量出口,還有就是專為歐洲人制作的西洋扇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天津的張燾在《津門雜記》言:“廣州通海最早,得洋氣在先。”而且形成了在廣州工藝品生產流通的一條龍,那時廣州有十三行,是一個規模龐大的中國工藝品製作集散基地,在那裡“中國人力圖用自己不熟悉的原料按西方式樣作畫”,但已然保持天生的中國風格,被稱為“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出口的西洋扇是典型中的典型。

中國的刺繡是東風最具代表的工藝之一,所以在紙質扇面之外,開闢了“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說洋扇 ·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清代中國製造工藝扇展

在諸多傳世的西洋扇中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扇面是紙質的,一類是羽類的,還有就是織品一類,這個織品類就成了刺繡的平臺,由此引發出來中國刺繡藝術歐洲標準的扇子。

刺繡於摺扇在中國見所未見,因為中國摺扇都是紙質扇面,只有在民間的團扇上有緙絲刺繡於其上。在西洋扇上,紙質扇面的扇子反而比較少,如果有一些也是“歐標中藝”。大量的西洋扇扇面是布或是絲紗織品,類似中國的絹,但又不全是。扇面呈透明狀很薄,一看就是按照“歐標”選定的織品。

我們解剖一把“雲龍扇”扇子,來看看其中怎麼樣的“歐標中藝”。這是一把很典型的中國出口歐洲的摺扇,是中國秋扇的制式,秋扇在中國一般是女人用,扇骨比較短。平時我們都把摺扇叫“九五十六根材”,就是扇骨高9寸5分(31。5釐米),連同大骨共計16根。而秋扇(坤扇)一般通高7~8寸,另外秋扇典型特徵,其小骨露出扇面的以下部分比較寬,開啟之後相摞疊而無縫隙。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說洋扇 ·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清代中國製造工藝扇展

“雲龍扇”通高6。5寸(22釐米),小骨20根,這是通常坤扇的形制,應該說是典型的傳統形制,應該說是中國人按照固有的制扇規矩“出口”給西方。

但是其中的“歐洲標準”讓人看到中國工藝與西歐的對接,這種“對接”誕生了這種中西合璧的工藝扇。

中國摺扇講究名人效應,以寫畫扇面人的名頭大小來論價值,即使名人隨意塗抹幾筆,也有價值;西洋扇只講求工藝價值,在他們眼裡這是商品,如朗敦1843年說:“中國優秀藝術毫無疑問遠離西方天主教世界的完美藝術,……在為外國人制作的繪畫中,他們運用光線和陰影,只是為了努力滿足西方顧客的需要。”但是不可否認,西洋扇中的中西融合不能不說在工藝製作上出現了新的品類。

【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說洋扇 · 洋扇是“歐洲標準的中國藝術”

清代中國製造工藝扇展

我們看一看這幅刺繡的雲龍圖。

從構圖看,龍頭逼真,而且神態活靈活現,其龍身、龍爪(龍爪四爪說明是清代作品),包括寶珠都是東方元素。恰恰是畫面將“雲”全部改變了,其用西方的卷草紋替代了上下翻卷的雲,而且畫面十分協調,只是在龍首的上方點綴了幾朵“雲紋”。這種結合堪為經典,既滿足了西方的審美,又保持了東方的風格,讓人歎服。

這樣的東方智慧堪稱典範。

圖文編輯:李晞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