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不久前,一家在海外市場關注度頗高的初創品牌,正式推出了他們的首款智慧手機產品。那就是從名字開始,就頗有些“離經叛道”的Nothing Phone(1)。

平心而論,這確實是一款非常特別的產品。無論是其背後開發團隊的身份,機身正面四邊全等邊框+背部透明後殼加燈帶的造型設計,並不追求“頂級”的效能水準,抑或“接近原生”的系統設計,在如今的市場中都足以讓人眼前一亮。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這款“小眾極客機型”剛釋出時看似“獨特”的一個賣點,在它正式上後卻很有可能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一個共識。

沒錯,那就是智慧手機行業中,特別是中端、中低端機型對於“湊數鏡頭”的摒棄。

中端機型的“湊數鏡頭”,數量並不算少

中端機型上到底有哪些“湊數鏡頭”?簡單列舉一下,無非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這些。

首先是“深度感應相機”,在有些機型上也被稱為“人像輔助鏡頭”或“虛化副攝”。這種攝像頭無法獨立成像,它們的原理是透過與主攝間的視差,幫助判斷“被攝物體(或者人)的邊緣在哪裡”,從而讓各種“背景虛化”、“人像模式”之類的演算法,可以實現更精準的摳圖效果。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其次比較常見的,則是“獨立微距相機”。正如名稱所示,這類攝像頭的鏡頭光學部分確實有著特殊的設計,它們通常具備極近的對焦距離,能夠拍到非常微小的物體細節。雖然這本該是件好事,但大多數中端機型的“微距相機”畫素都太低(僅200-500萬畫素)、CMOS感光能力也太差,所以就導致它們實際拍出的照片往往昏暗且滿是噪點,因此也被歸入了“湊數”的典型。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最後,部分機型上還會出現“獨立黑白副攝”,有時也被稱為“人像風格鏡頭”。與獨立的微距攝像頭一樣,單獨的黑白副攝本身其實是個不錯的設計思路,從理論上來說,它既可以與主攝進行影象合成,增強主攝的感光能力、強化影象的暗部細節,又能作為高感光的黑白相機獨立成像。但在絕大多數的非旗艦機型上,“黑白副攝”的問題同樣還是畫素太低、CMOS品質太差,以至於其實際能起到的增強作用幾乎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壓根就沒法獨立成像。

小眾廠商“領銜”,中端機後置攝像頭數量開始減少

講完了中端機型上常見的“湊數鏡頭”種類,接下來就可以來說說,如今的手機行業是如何排斥“湊數鏡頭”的了。

說實在的,正如我們已經無法考據到底是哪款機型最早用上“湊數鏡頭”一樣,實際上也無法探究,到底是哪個品牌的哪款機型最早開始減少對“湊數鏡頭”的依賴。但至少可以明確的是,有勇氣將“不使用湊數鏡頭”這件事公開說出來的第一個品牌,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Nothing。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在今年7月初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Nothing趕在產品上市前就已官宣了旗下首款機型的後攝規格。在這篇文章裡,他們也明確表示了反對用“湊數鏡頭”增加攝像頭數量的態度。事實上,Nothing Phone(1)的確只配備了兩枚後置攝像頭,分別是5000萬畫素的IMX766主攝,與5000萬畫素的JN1超廣角。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堪稱是同級產品中“不走尋常路”的存在。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只有Nothing在認真“消滅”湊數攝像頭。事實上,縱觀整個手機行業就會發現,其實絕大多數品牌雖然嘴上沒有明說,但實際行動卻表明,他們也在逐漸削弱對於“湊數攝像頭”的依賴。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比如說,在某知名品牌的官網中,我們透過對比某中端產品線的新老型號就能發現,越是新進推出的產品後攝模組的攝像頭數量以及“湊數鏡頭”的數量,就越是在減少。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同理,在另一知名品牌的官網中,同樣是中低端產品線、同樣是同一個系列,也出現了“新品後置攝像頭數量更少,湊數攝像頭也更少”的現象。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在一些以“高性價比”著稱的品牌中,也能發現類似的情況。比如Redmi Note11T Pro+對比Redmi Note11 Pro+,就不僅取消了一顆“湊數”的後置200萬畫素攝像頭,而且從造型上也能看出,甚至可能是在有意地“淡化”多攝元素。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如果說前代產品是將後置四攝做成了類似五攝的外觀,那麼這一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將三攝做得好像雙攝一般。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下一代三星的中端產品線,將會全部取消虛化副攝

甚至有訊息顯示,即便是像三星這樣“財大氣粗”的品牌,似乎也打算削減旗下中端產品裡“湊數攝像頭”的設計。據相關爆料顯示,在下一代的Galaxy A系列機型中,全系都將取消“深度感應副攝”,從而將後攝從現有的“四攝”改為包括主攝+超廣角+獨立微距的“三攝”設計。

技術、市場與成本三重因素,讓中端機的“多攝”退潮

不難發現,中端、中低端機型上“湊數多攝”的消亡,其實已經成為了一個正在進行時的行業趨勢。那麼問題就來了,這種現象背後,到底又是怎樣的因素在推動呢?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首先要承認的是,技術的進步無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看過我們三易生活此前一些老機型“評測”內容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智慧手機“深度感應副攝”的興起,最初確實是為了解決當時主攝CMOS尺寸太小,拍不出淺景深效果的這一技術難題。

但是自2019年以來,隨著智慧手機大底、高畫素主攝CMOS的迅速普及,“手機主攝拍不出淺景深”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在硬體層面得以解決。事實上,對於如今的智慧手機來說,僅靠主攝本身的大底、大光圈,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副攝”的輔助,就已經能夠實現非常自然的虛化效果。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大底+演算法的進步,讓現代手機不再依賴於“湊數鏡頭”也能拍出虛化效果

與此同時,主流機型上的“人像模式”演算法也早已足夠成熟,哪怕沒有深感相機的幫助,也能準確地實現人像與背景的分離。而這也正是為什麼在絕大多數機型上,“虛化副攝”或者說“深感副攝”都是最早被淘汰的“湊數鏡頭”。

當然,同理的還有“獨立微距鏡頭”的衰落。這種副攝設計最初出現的契機,是因為早期的大底高畫素主攝CMOS普遍在對焦效能上(相比之前的全畫素雙核小底主攝)出現了嚴重的退步,因此為了補足成像能力,廠商們才不得不用“副攝”來解決這個問題。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2020年的OPPO Find X2 Pro,就已經解決了“大底高畫素主攝拍不了微距”的問題

但是一方面現在的許多新款主攝CMOS(比如IMX689、IMX766、GN1、GN2、GN5、IMX707、IMX787、IMX989)都已重新增強了對焦和微距能力,不再需要靠“微距副攝”來負責近距離成像。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JN1作為主攝很一般,但作為超廣角/虛化副攝表現卻相當出色

另一方面,即便是對於沒有采用這類頂級主攝方案的機型來說,它們還有JN1這個低成本、小體積、畫質也不差的“兩用方案”可供選擇。雖然JN1的成像質量在當前所有的5000萬畫素方案中毫無疑問是最差的,但如果只將其作為超廣角/微距副攝來使用,顯然還是能夠“吊打”各種200萬、500萬畫素的“獨立微距相機”,提供好得多的體驗。

其次從使用者觀感的角度來說,最初中端機型從“單攝”進步到“雙攝”,再到“三攝”、“四攝”的時候,大家多少還是會對其感到興奮,並且認為這是一種技術進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越來越多消費者發現那一個、兩個,甚至三個“湊數攝像頭”其實並不能帶來很好的拍照效果時,對於中端、中低端機型來說,表面上看起來數量很多的“多攝設計”,實際上就很可能起到反作用。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幾年前恨不得把補光燈也做成攝像頭造型的中端機,如今都在降低“湊數鏡頭”的存在感

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此前大家看到中端機有“後置四攝”,可能還會覺得很有意思。但現在許多朋友看到中端機用了後置“三攝”或“四攝”,第一反應就是又堆了好幾顆“湊數”攝像頭,反而會產生反感的心理。而這似乎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廠商會甚至會故意在造型上,將三攝、四攝“做成”看起來只有雙攝的樣子。因為大家心裡都清楚,中端機堆出來的攝像頭數量,已經唬不了人了。

最後,如果大家關注過近年來的市場表現可能會知道,如今中低端機型的銷量一直在“跌跌不休”,對應的目標群體消費水平、換機慾望也在持續走低。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盡可能地增強中低端機型的市場競爭力,“削減成本”顯然就成為了最有效、甚至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一顆足夠好用的主攝,其實遠比一堆湊數鏡頭要更受歡迎

那麼,成本該從哪些部分來削減呢?是換用低解析度的螢幕,還是使用效能退步的移動平臺,顯然這樣的事情是不能做的,畢竟誰也不會去買實際用起來體驗還退步了的新品。相比之下,那些“湊數多攝”原本就是當年為了強行給成本有限的中端、中低端機型強加賣點的設計,如今既然已經不受消費者待見,將其省去就是既能控制成本、又順應市場潮流的最佳選擇。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當然,這樣一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也就隨之出現了。當中端、中低端機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摒棄“湊數多攝”後,後置攝像頭的數量(甚至是造型)實際上也就再次成為了能夠明確區分“中端機型”與“旗艦”之間的一種方式。

中端手機上的“湊數攝像頭”,好日子要到頭了?

那些並無“湊數攝像頭”的真旗艦,現在當然可以高調炫耀攝像頭數量

畢竟就在中端機砍掉“湊數多攝”的同時,“三主攝”甚至“四主攝”設計正越來越明顯地成為頂級影像旗艦的新風潮。只不過這是否意味著未來,我們又將看到一批新的、定位並不高的機型為了“製造賣點”,而再次加上多顆“湊數攝像頭”,去“假扮”定位更高的多攝機型呢。

畢竟正如黑格爾所說的那樣,“We learn from history that we do not learn from history(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