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房企終於不再糾結排名

應該沒有哪個行業,像地產行業這麼關注排行榜了。

各種榜單不僅多,而且細,銷售榜、拿地榜、年度榜、月度榜,似乎所有房企都在朝著一個目標,按月進行著“分科月考”。

大部分主流排行榜,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規模。銷售榜是當下的規模,拿地榜是未來的規模。

因為在過去十年 ,衝規模是行業的“主賽道”,各家房企都在這個體系裡面競爭。規模在這段時間裡,幾乎能影響房企經營的各個方面。

一是盈利能力。

行業上行期,地價其實漲得比房價快,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持續縮窄,房企要想維持利潤,就必須做大規模,也就是“薄利多銷”。規模能對沖利潤的收窄,也就間接的代表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二是抗風險能力。

過去行業的週期性比較明顯,而且存在明顯的板塊輪動現象,要降低風險,就要求房企分散投資,廣泛佈局,也就是所謂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規模上來以後,能夠加大騰挪的空間,東邊不亮西邊亮,對沖週期性風險。

三是融資能力。

排行榜不僅僅是地產人看,金融機構也看。“三條紅線”以前,行業排名就是很多金融機構給房企融資的重要依據。規模房企能夠拿到更高的信用評級,更低的融資成本。這種資源優勢讓他們在合作、拿地時更加所向披靡。

四是人才吸引力。

規模和排名的上升,能夠增加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少地產人到頭部房企鍍金,出來後就身價倍增,和現在點名不要某些頭部房企員工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但現在這四個邏輯都不成立了。在衡量房企競爭力的時候,單一維度的比較,變得沒有太大意義了。排名靠前的房企,不一定比排名靠後的房企活得更好。評價一家房企的實力,不能再簡單粗暴的看排行榜。

下面具體來說兩個問題。

1、為什麼說地產行業不應該再關注排行榜?

2、不看排行榜以後,靠什麼評價房企實力?

房企終於不再糾結排名

排行榜已經不能

反映房企實力了

過去的說法是 ,規模就等於江湖地位和話語權,誰排名高,誰就是老大。所以很多房企對於排名有很強的執念。隨著巨頭跌下神壇,規模已經不再是實力的體現,江湖規則也發生了變化。

1、“大”不一定“強”,越大的房企,風險管控難度反而越大。

規模大,意味著同期開發專案多,對應的往往就是佈局廣泛、合作開發專案多,這兩點都是當下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先說佈局廣。大量專案的同期開發,需要足夠大的市場體量。所以規模型房企,要麼是全國性佈局,要麼是在城市圈裡往下沉。但是,現在的市場環境,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性分化。東南部沿海相對容易,中西部相對艱難。一二線容易,三四線艱難。

規模房企盤子大了,各個區域操盤能力參差不齊,很難保證所有城市的拿地研判、產品定位都不失誤,風險管控難度更大。部分割槽域的銷售不暢,就很可能讓一家大型房企現金流承壓。一些頭部房企,目前就因為這個問題十分煎熬。規模小的房企,佈局相對集中,如果選對了城市,生存風險反而要小得多。

再說合作開發。目前一些非常穩健的頭部房企也傳出現金流緊張的傳聞,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合作方出現風險。一方面拖累專案進度,拖慢回款,一方面被迫收購專案合作方股權,又佔用了大量的企業現金流,打亂了正常的經營節奏。

戳這裡,管好利潤現金流

這類房企,單純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很難看到這樣的風險隱患。要徹底消除這些風險點,就必須收縮,很難維持原有的規模。可能規模會萎縮,排名會下降,但企業反而會更安全。

2、現在的土儲,不再等於未來的規模。

過去,我們關注房企的新增貨值,是因為今天的土儲,就是未來的規模。拿地榜上排名靠前,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經營戰略和運營能力。

拿了地,要麼賣,要麼囤。如果要賣,拿地企業要有足夠的開發和運營能力,能在一定時間內把土地轉變為銷售額。如果囤,說明企業判斷市場處於上行期,土地增值的幅度,能覆蓋囤地帶來的融資成本。需要企業有足夠強的判斷力和融資能力。

但是現在公司拿地的目的更加複雜,一些國企和地方城投,為了穩定市場信心拿地,拿到土地後,並沒有打算在短期內進行開發,也不期望透過囤地來賺錢。這種拿地邏輯下,排行榜上再靠前,也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了。

房企終於不再糾結排名

拋棄規模論後

要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全行業盯著排行榜,是過去“規模論”畸形價值觀的產物。

終於,現在大家不那麼關心一家房企大不大了,而是更關心一家房企穩不穩。但其實,“大”和“穩”都是單一維度的評價標準,都不能客觀呈現一家企業真正的實力和價值。

優秀的房企不能按月、按年去看,要拉長週期,穿越週期去看。拋棄規模論的評價體系後,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包含了經營能力、債務結構、產品力和運營力於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

1、營業收入結構

目前,房地產行業增量見頂,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多元化發展成為眾多房企的新戰略。物管、商管,幾乎已經成頭部房企的標配業務了。但是,房企在這些業務領域表現出來的差距,比住宅領域更大。而且,多元化是要交學費的。

萬科在今年3月的業績釋出會上,就向52萬名股東致歉,並且反思多賽道同時探索,面臨的難度和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最初預估,過去開發業務增長速度快,承擔了有關成本,但現在市場環境變化了,這些學費對業績的影響就顯露出來了。

在日子好過的時候交學費,總好過在現在再來交學費,萬科選擇收縮一些賽道,其他一些房企,則已經進入到多元化的初步收穫期,多元化業務對業績的貢獻比重已經很大。

例如,去年,華潤的商業租金收入高達139億,同比大漲38。1%,商業體整體出租率高達97%。龍湖去年的購物中心租金收入也已經達到81。5億,長租公寓租金收入22。3億,加起來已經103。8億,突破百億租金。加上物業服務收入,龍湖去年全年的經營性收入已經達到188億,相當於一個百強房企全年的銷售額。

這些房企,就算是一套房子不賣,每年也能有超過百億的穩定現金流。

綠城管理的代建業務也已經非常成熟,去年新拓的代建專案,代建費達到71。1億。今年上半年更是迎來了逆週期的業務爆發,在房企業績普遍腰斬的情況下,綠城管理上半年收入還同比增長了16。4%。綠城中國代建專案的銷售金額佔據了綠城前七個月全部銷售額的25%。

房企營業收入結構單一,必然會具有戰略脆弱性。多元化業務全面支撐整體業績,是體現企業實力的一個重要維度。

戳這裡,一鍵對標成本力

2、債務結構

也就是企業的安全墊厚不厚。

中海在經歷1998年金融風暴後,始終堅持20多年淨負債率低於40%,在手現金長期保持在總資產的10%以上。萬科也是連續20年淨負債率低於40%。龍湖則一直強調不做非標、前融,在財務上、債務結構上始終保持謹慎,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保持在10%以內,現金短債比更是超出其他示範民營房企4到5倍。

嚴格的財務紀律,前幾年一度讓這些房企被質疑“掉隊”,拉長週期來看,來能明白“流水不爭先”的道理。

3、產品力和客戶資產

相較於土儲,客戶資產是當下房企更重要的一項隱形資產,這是各大排行榜都呈現不出來的。在這一波行業地震裡,很多房企因為長期的口碑,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

例如,溫州的爛尾專案“華臣一品苑”,曾經多次盤活爛貨,業主信任度極低。在透過“資金+代建代銷”模式盤活後,引入藍城,對專案進行改造升級,改頭換面,貼上藍城品牌。進入銷售階段後,2天內認籌達到50套。市場客戶對藍城品牌的認可度,吸引了大量合作方來尋求合作。

鄭州的專案“永威金橋西棠”,爛尾後,業主對專案復工的核心訴求,竟然是依舊保持永威操盤、永威品質、永威物業,這種客戶忠誠度,是長期的產品力和服務力凝聚的,越是在行業下行期,越能爆發出巨大的價值。在行業危機過去後,這些中小房企依然會有很強的生命力。

4、佈局策略和運營能力

除了產品力,運營能力和佈局策略也是一家評價一家優秀房企的重要維度。

例如,今年最豪橫的民營房企,濱江,之所以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依然敢大舉拿地。

一個原因是深耕杭州,並且在杭州保持了很高的市佔率。

相較於其他城市,在這輪下行行情中,杭州樓市表現比較堅挺,而濱江在杭州的市佔率始終保持第一。

極致的佈局,加上極強的市場主宰力,讓濱江去年基本未受到市場降溫的影響,8成以上專案的中籤率低於20%,9成以上的成交單價在3萬以上。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腰斬,但濱江的銷售現金回籠達到322億,同比反而增長了6%。

另一個原因就是超高的週轉效率。

建面不到10萬方的專案,濱江從拿地到清盤,時間僅約6-8個月。一方面良好的政商關係,讓政府願意配合審批加速,一方面區域深耕積累的市場號召力,則保證了去化效率。

同時聚焦杭州,也建立了很強的集採成本優勢和管理成本優勢。

只要重倉的區域發展長期向好,或者能夠找到第二個杭州這樣的關鍵城市,濱江就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個人是否優秀,不能只看賺錢能力。一家企業是否優秀,也不能只看規模。

經過這次的行業危機,大家的關注點,不應該再停留在榜單上誰上誰下,而是應該帶來一次對單一維度評價標準的大反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