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戲曲音樂創作 要融會貫通

本文轉自:中國文化報

孫叢叢

近觀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對劇中多段唱腔音樂印象深刻,像“相約建黨”一場帶有《國際歌》旋律的經典唱段,以及李大釗入獄後一段運用了京劇“反二黃”成套唱腔並加入女聲伴唱、重唱的重點唱,都謹慎保持了劇種正規化,又透過大膽出新,為觀眾營造了熟悉的陌生感。

唱腔音樂是戲曲劇種的靈魂。戲曲音樂創作須守正創新,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因為任何一種聲腔都不能拋開傳統憑空生長,其衍化發展又必須廣泛借鑑其他音樂元素,滿足觀眾與時俱進的審美需要。像京劇就是在融合徽調、漢調、梆子等多種聲腔後才形成如今統一、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也說明聲腔發展不能固守程式、一成不變。

正是因為“新”寓於“舊”之中,也就決定了戲曲音樂的變是漸變,出新尚需保持在劇種的格範之中。比如,在京劇《李大釗》中,許多短促有力的唱詞突破了戲曲唱詞慣用的七字句、十字句,唱腔音樂採用很多“招數”去破解這些新情況,但都萬變不離其宗;另外,劇中崑腔、歌劇等音樂元素或演唱方法的運用,亦未喧賓奪主,既保證了整體風格是京劇本體的,又在呈現效果上讓人耳目一新。

在展現劇種特色的同時,戲曲音樂創作還應注重凸顯時代性、地域性和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更需創作者熟稔劇本,能夠從典型環境、獨特情感中提取亮點,賦予作品豐富、獨特的音樂語言,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泛劇種化”,為觀眾留下更多傳世唱段。

釋出於:北京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