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當地時間12月2日下午,美國正式公佈了其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突襲者”。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B-21轟炸機

從公開的照片等資料看,B-21的正式亮相併沒有為大眾帶來太多“驚喜”,它只是進一步證實了此前外界對於它的推測和分析:

這是一種在B-2設計的路線方向上,結合近年來的新技術成果所推出的一種新型號。在總體規劃思路上它是易於理解的,相對來說缺乏顛覆性、開創性的革新突破。

改進自B-2的遺憾之處,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美國戰略轟炸機力量都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

1。如果面對不夠強力的對手,

美國的戰略轟炸力量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可以說是過剩的。

2。如果面對擁有強力防空/制空能力的對手,

無論是B-52還是B-1B,都不具備強行突破對手防禦體系,實施縱深打擊的能力。

而B-2轟炸機依靠其隱身能力,理論上具備穿透性打擊的能力,但其只有21架的建造數量,也使得編制規模嚴重不足。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B-2轟炸機

由於其研製時特殊的時代背景,B-2遭遇了研製中途即遭遇冷戰結束的尷尬。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不需要如此多的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這使得原本造價高昂的B-2訂單被“砍”到遠不及當初預期規模的零頭——而這樣的境地又進一步推高了它的製造和維護成本。

近年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美國認為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數量不足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但無論是重啟生產線的高昂代價,還是B-2的成本高企,都決定了直接復產B-2平臺並進行改進這個選擇,雖然在技術上非常可行,但經濟上並不划算——這就是美空軍啟動B-21專案的最大動機。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按照近年來的時代標準,回過頭來看B-2,可以認為它的一些設計要麼已經落後,要麼在新的戰場環境下不具備足夠高的效費比。這些缺憾也是B-21專案的規劃重點,決定著整個B-21專案的走向:

B-2太複雜也太大了

B-2的設計工作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當時的美國空軍並沒有太多隱身飛機使用經驗,因此對其作戰模式的規劃,不可避免帶有濃厚的保守主義和經驗主義色彩。比如是否要保留低空突防能力的爭議,就是決定該機氣動/飛控複雜程度的關鍵因素之一,並直接體現在“海狸尾”等氣動面設計上。

而另一方面,當時無論是衛星定位系統還是小型化的廉價慣性導航系統,都還處於非常不成熟的階段。這使得B-2的任務規劃中,有相當一部分依然是透過投放大量的常規非制導炸彈來摧毀預定目標。

對於B-2來說,更大的武器載荷能力需求,逼迫轟炸機要設計得更大、更重,這又反過來讓飛機進一步變得複雜。比如必須採用4臺發動機,這使得飛機的採購和維護工作都更為複雜,成本更昂貴。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B-2與B-21(CG模擬圖)

比B-2更好的替代方案

在20多年的服役過程中,美空軍針對B-2進行了不少改進和升級工作。

不少早期B-2被詬病的問題,包括隱身材料(尤其是塗料)耐候性差,在惡劣氣候和環境下易於破損剝落;電子戰不足,特別是針對未知防空力量的偵測和定位能力不及預期等,都在後來得到了較好的改善。

但隱身飛機是一個各環節結合得特別緊密的產物,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比比皆是——尤其對於僅有20餘架的B-2來說,其改進工作必然存在著非常嚴重的侷限性,很多新的技術和設計要麼不能運用,要麼只能大打折扣。

並不令人意外的B-21

如果僅從基本設計來說,B-2可以說相當成功:無尾飛翼佈局的特點,使得它的氣動外形特別高效、簡潔;針對轟炸機這類用途而言,它很好地同時實現了隱身與飛行效能的最最佳化。

因此,在這一點上,B-21必然會延續B-2的方向。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而在細節上,氣動與飛控技術的進步、更具有針對性的專案規劃,都使得B-21可以採用更簡單的外形設計。

此外多年來各式隱身飛機上積累的經驗教訓,也使得B-21可以採用大量新的結構/材料/塗料設計,這些都有利於降低製造和維護成本,並進一步提升隱身能力。

另一方面,制導武器技術的普及,也使得B-21這類轟炸機在設計上,僅需要少得多的武器投放量,就能獲得更強的目標摧毀能力。

這使得新的飛機只需要更小的尺寸和起飛重量,就能獲得更大的作戰半徑——這將顯著減少對於發動機推力的依賴,並使得發動機數量得以減半,讓飛機更輕、更好維護、更省錢。

這些機體平臺設計方向的變化,使B-21能夠在相同的軍費資源支援下,獲得更多的採購和運營數量,從而有效彌補B-2裝備數量不足的問題。

從B-2到B-21,是突破創新還是循規蹈矩?

而在其他方面,形成B-21與B-2作戰能力最核心區別的機載裝置系統等環節上,雖然目前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沒有披露多細節情況,但可以預估的是其基本思路應該與現在所有新型飛機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採用開放式架構系統,為後續的改進升級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便利性,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功能增加和效能指標提升。

充分利用網路化的資訊作戰體系,與其他飛機配合進行作戰。利用自身完成的感測器和武器攜帶數量優勢,將自身定位從單純的“戰略轟炸機”,同時兼任起戰場上的情報收集平臺、有人/無人戰術飛機的空中指揮平臺、乃至於“空中武庫機”式的發射平臺。

雖然目前美國方面公佈的B-21資訊還非常有限,但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B-21的採購裝備數量應該會遠遠超過B-2,此前外媒聲稱的百架以上服役規模,並非沒有可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