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從主流抑鬱症的療愈方法再聊抑鬱症的療愈

一位抑鬱症患者曾經告訴我,抑鬱症的最大症狀不是情緒低落,失眠,興趣缺失,而是大腦木僵。他說症狀來臨時,彷彿腦子裡長塊石頭,緊緊地把身體困住,靈魂彷彿也被壓住,整個人沒有了活力,身體好像被掏空一樣。

不管患者如何描述心理和軀體的症狀,不管我使用怎樣的想象力,我都無法感受到他正在經受的痛苦,而我的內在一直在經歷喜悅。不是我冷血,不是我缺乏同情心,而是,我腦內的神經元網路,神經遞質和相關激素的水準和對面的他不同,所以,我內在的體驗和感受也不同與他。這是心理學上的具身認知理論,我體內的生化反應水準決定了我的內在世界。

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的治療方法很多,主要有心理療法,抗抑鬱藥物療法,電休克療法等。

療法很多,但主流醫學對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的病因尚未達成共識。

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是目前主流醫學比較認可的致病因素,所以,現在的抗抑鬱藥物都是以解決神經遞質為主要方向。這些藥物被稱為“選擇性五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它們是以透過降低神經元之間清理化學物質的速度來提升五羥色胺水平。

抗抑鬱藥物確實緩解了抑鬱症的症狀,儘管見效比較緩慢,(一般見效時間為15天左右,有的會更長些),但把腦內神經遞質失衡定義為抑鬱症的病因則不一定正確。正如神經科學家喬納森。 利奧在一篇論文說:雖然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治療頭痛,但不能僅僅因為這一點就推斷頭疼是因為缺乏阿司匹林造成的。

2019年,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30多年來最具爭議,見效最快的抗抑鬱藥物,這種新藥的主要成分是艾氯胺酮。艾氯胺酮是一種潛在的毒品。艾氯胺酮是氯胺酮的主要成分,氯胺酮是一種麻醉藥物,就是派對的迷幻毒品,俗稱K粉。所以,這種備受爭議的新藥只能在醫院使用,患者不能帶回家。

從主流抑鬱症的療愈方法再聊抑鬱症的療愈

為什麼艾氯胺酮緩解抑鬱症的效果如此迅速,(醫生說只需幾個小時即可見效),而傳統的抗抑鬱藥物要15天甚至更多?

神經科學家發現,艾氯胺酮在某種機制上快速解決了相關神經元的發生,(新神經元的生成)。

由此,之前的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是抑鬱症的病因則站不住腳了,相關神經元的萎縮,缺失更像抑鬱症的生理致病因素。

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不是緊密連在一起的,它們之間有個微小的間隙,名為突觸。突觸之間有各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透過相鄰突觸的受體和再攝取泵一起來傳遞神經電訊號。

所以,神經元是神經遞質的母體,相關神經元萎縮在先,神經遞質失衡在後。因為艾氯胺酮直接解決了神經元的發生,而傳統的SSRI藥物只是間接促進神經元發生。

前一段時間有日本專家說,抑鬱症可能是病毒引起的,是病毒侵害了腦內神經元,導致神經元萎縮。這個說法應該不成立,因為這無法解釋大部分抑鬱症患者在深度催眠狀態下發生的歇斯底里情緒。

對於重度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患者,電休克療法效果比較好。很多患者說,如果抑鬱症再復發了,還要做電擊治療,因為電擊過後感覺大腦輕鬆多了,整個人也感覺清爽些。

電休克療法是透過一定的電量對腦進行電擊,而達到引發癲癇發作的目的。這一療法最初由精神病學家於20世紀30年代確立,他們在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中發現,近期經歷過癲癇發作的病人,抑鬱症的症狀有所減輕。

研究發現,抑鬱症與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在接受電休克療法後,其腦灰質的部分體積有一定程度增加,FMRI(腦掃描影象)顯示患者經過電擊療法後,減輕了發病時腦中的過度聯結。

就像本文一開始那位抑鬱症患者說的,抑鬱症最大的症狀不是情緒低落,失眠,興趣缺失,而是大腦木僵,彷彿腦子裡長了塊石頭。極有可能是電擊療法中的微量電流解除了大腦的那種木僵狀態。

癲癇患者癲癇發作時的大腦彷彿與抑鬱症患者抑鬱發作時的腦狀態相反。癲癇患者癲癇發作時,腦中會重複發生異常的電活動,可能是區域性也可能是整個腦區。而抑鬱症患者抑鬱症狀發作時,大腦彷彿短路了一樣,電活動降低。

從抗抑鬱新藥艾氯胺酮和電休克療法來看,神經遞質失衡是抑鬱症的致病因素的觀點真的站不住腳了。

從大腦的生理上講,神經元的發生,即,神經網路的可塑性可能是抑鬱症的生理致病因素。

從主流抑鬱症的療愈方法再聊抑鬱症的療愈

腦內相關神經元的萎縮不可能無緣無故的發生,如果你能親眼目睹抑鬱症患者在深度催眠裡扭曲的臉,歇斯底里的情緒,就會明白:潛意識裡長久壓抑的憤怒,眾多的有害影象是罪魁禍首。

科學家發現,細胞的生長,分裂依靠細胞內線粒體提供能量,當線粒體提供的能量不足以供應細胞生長,分裂時,細胞會萎縮,死亡。

體內應激激素的增加是中斷細胞線粒體產生能量的主要因素。

我們體內有一個HPA系統,即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PA軸對細胞群落的影響,忠實地反應了壓力對大腦的影響。

在《科學》雜誌2003一篇科學論文中,研究員思考,為何抑鬱症病人服了選擇性五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SSRI)類抗抑鬱藥物,比如百憂解,病情不能馬上好轉。通常在病人服藥後兩個星期後才覺得病情有起色。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在大腦中的海馬體區域內顯示缺乏細胞分裂,海馬體有萎縮的跡象。

從主流抑鬱症的療愈方法再聊抑鬱症的療愈

更多的研究發現,應激激素導致的神經元生長受抑是抑鬱症的緣由。

所以,美國華裔神經科學家徐理強教授說:基因與環境的互動是抑鬱症的根源。

目前來看,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遺傳易感性與潛意識有害影象是抑鬱症的病因。

抑鬱症的療愈也需要從解決遺傳易感性和潛意識有害影象兩方面著手。

瀟哥健走 微信公眾號,堅持價值原創。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