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我們之於症狀,是被動的

你要明白的是症狀(強迫或者焦慮)的發作,是自動的,不受你控制的,所以,你給它施加任何影響都無濟於事,你只有順應情緒的自然(順應情緒的自然當然也包括順應它的痛苦),讓情緒來去自然,你僅需要跳出念頭,和念頭保持距離,遠遠看著它,然後再經歷情緒在你體內翻滾,直到它如潮水般褪去……

許多強迫症患者通常會把“接納”當作一種心理方法,以便應對和控制症狀,並且期望最終消除症狀,這可謂強迫症心理諮詢中最大的誤區之一。從做(一次次拉到手頭上),到達做到(可以不用費力精力就可以在手頭上),是需要相當時間和實踐的。

看來光說還不行,還得練,說了無數次態度態度態度,結果還得是自己去體驗去悟,最後得出結論,原來態度就是改變一個心境,鬥不過它我不鬥了。而已!光說不練假把式啊!必須得根據課裡經驗,依靠自己去悟,那才是自己的。

再強調一遍,症狀的來去,都是自動的,你只需要改變一下態度,帶著這種症狀的自動,讓它在你身體裡經歷過去,還得是完整經歷過去,你就有經驗了,你就會說:“哦了,不過如此嘛”,然後症狀再來你就不怕了,一次次這麼經歷,使症狀的痛苦(能量)得以釋放,持續釋放,你就越來越減輕,越來越舒服,也就達到了痊癒……

最近有同學老是在找指導思想,以為找到指導思想就會像哪吒一樣,踩上風火輪,直達痊癒的捷徑,這個想法還真要不得……

我們知道,強迫的形成,是經歷了相當年數的痛苦積累,焦慮積累過多,然後腦子配合焦慮冒出問題,然後在解決這種冒出的問題,形成的一種習慣。我們管它叫:強迫。而它的改善以及淡化,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認知之後,再按照它的規律逐漸實踐,透過行動,改變原來的行事風格,逐漸建立新體驗,積累新體驗,然後量變達到質變,改變這個習慣,改變痛苦模式,形成一個舒服的模式。

而你所想要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你的出發點是什麼?無非還是不想要痛苦,想立馬趕走症狀,怕自己“走錯了”,然後症狀再來折磨你。你的這個想法可以理解,因為症狀的存在太痛苦了,誰也不想要痛苦,但是你的做法,是不怎麼正確的。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有侷限性的,有個心理學家說過:人類自從有了語言,就有了限制。我們說給你的正確實踐方向方式,從某種意義上,再詳細,它也是一個大致的方向方式,因為具體的需要你自己去實踐,相對我們來說你自己瞭解自己更多,這樣的實踐是你理解了我們講的之後,自己形成的一種實踐方向,而這個方向的實踐,你必然會掉進某些坑,讓你徘徊不前,進退維谷,然後你覺察到,哦我又掉坑裡了,那不要緊,再跳出來繼續往前走就是。

話說回來,如果你不想掉進這些坑,光讓我們告訴你所謂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你往前走的時候,是不是戰戰兢兢,生怕掉坑裡?那樣是不是還是小心翼翼,緊緊張張,還是不自然,對吧?那樣的避免這裡避免那裡,是不是還是和強迫症時候差不多,是不是更累,更緊張?萬一不小心又掉坑裡咋整?反而來否定“指導思想”?說你掉坑裡了不是你的原因,是指導思想有問題,然後你再去尋求新的指導思想,這樣迴圈往復?!是不是還是停滯不前?這樣的實踐叫實踐嗎?不還是=強迫行為 嗎?

所以,摒棄所謂的“指導思想”吧,我們把大的方向告訴你,你就大膽地往前走,莫回頭!過程中你還是會掉進一些坑窪裡,但是每掉進一個坑,你就會有一次收穫,增加一次經驗,這樣再往前有的時候,你自己就知道不忘坑裡跳了,逐漸你才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自己發現的坑你會自動規避,像自動駕駛一樣。我們告訴你的坑,你行駛起來戰戰兢兢,生怕點進去,那就沒有了實踐的意義。

所以,大膽地往前走吧,莫回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