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伴有肝病的癲癇患者,如何選擇抗癲癇藥物?

肝病與癲癇相互影響,對於伴有肝病的癲癇患者的治療,臨床醫生需要考慮因素呢?什麼樣的藥物為合適的藥物?

急性、症狀性癲癇發作或癲癇可能會使肝病病程複雜化。在這種情況下啟動抗癲癇治療是一項挑戰,因為大多藥物是經肝臟代謝的。另外,嚴重的肝臟疾病也會影響抗癲癇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能力,增加其毒性。因此,對於這類人群,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至關重要。

本文關注肝病患者中急性期和慢性期癲癇發作的治療,同時還探討了不同抗癲癇藥物的肝毒性。

急性期癲癇發作的治療

肝病患者具有癲癇發作復發或出現癲癇持續狀態的風險。針對這種情況,目前尚無標準指南指導臨床醫生。

苯二氮䓬類藥物主要經肝臟代謝,而且肝病會影響其代謝。咪達唑侖經細胞色素P450系統代謝,肝損傷會影響其清除率。勞拉西泮的代謝受肝病影響小,藥物相互作用較少,使其成為合適的一線治療藥物。若苯二氮䓬類藥物治療失敗,可以考慮丙戊酸、苯妥英等作為二線藥物,但丙戊酸主要經肝臟代謝,肝病可能導致其代謝途徑轉移,產生肝毒性代謝物;苯妥英具有非線性動力學,並且在存在低白蛋白血癥的情況下,容易達到毒性水平。因此,這兩種藥物並非是肝病患者的理想之選。

長期抗癲癇藥物治療

對於需要接受長期抗癲癇藥物治療的肝病患者,抗癲癇藥物的選擇需要仔細考慮。通常情況下,經肝臟代謝少或不經肝臟代謝的藥物應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與傳統抗癲癇藥物相比,新型抗癲癇藥物具有更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可作為長期治療更好的選擇。例如,託吡酯是一種主要經腎臟代謝的藥物,只有20%經肝臟生物轉化。該藥物出現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低,使其成為肝病患者合理的抗癲癇選擇。對於伴有肝病的癲癇患者,應儘可能避免使用經肝臟代謝多的藥物,如丙戊酸,該藥物與血清蛋白結合率達到90%,在慢性肝病患者中未結合的比例會增加,這將導致該藥物毒性增加、藥物相互作用增加。

表1 抗癲癇藥物的特徵及在肝病患者中的應用推薦

伴有肝病的癲癇患者,如何選擇抗癲癇藥物?

抗癲癇藥物引起的肝毒性

化合物引起的肝損傷稱為肝毒性。藥源性肝損傷(DILI)可能是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

➤ 藥源性肝損傷的定義

(1)丙氨酸轉移酶增加≥3xULN(正常值上限)且總膽紅素水平≥2×ULN;(2)丙氨酸轉移酶水平增加≥5 xULN;(3)鹼性磷酸酶水平增加≥2×ULN(特別是與γ-谷氨醯轉肽酶升高有關)。由於在臨床過程變得不可逆轉之前,我們很難預測到DILI的出現,因此,這些數值在臨床中是有價值的。

➤ 已明確具有肝毒性的抗癲癇藥物

肝毒性的臨床症狀是噁心、嘔吐、癲癇發作增加、黃疸和疲勞,但通常缺乏超敏反應的跡象。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丙戊酸是引起藥源性肝損傷的第三大常見原因。導致肝損傷的機制尚不清楚,但可能與干擾脂肪酸的線粒體β氧化有關。肝損傷型別較多,最常見的是無症狀的肝功能檢查升高。嚴重的症狀相對少見,通常於治療後前3個月內可以觀察到。若肝酶水平明顯增加超過3xULN,應停用丙戊酸。在丙戊酸相關的肝毒性中發現了明確的危險因素:年輕患者、多藥治療、發育延遲、代謝障礙、發熱性疾病、癲癇持續狀態。

其他引起肝毒性的藥物還有苯妥英、卡馬西平等。苯妥英能夠引起25%的患者中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出現短暫的、無症狀的增加。卡馬西平具有自身誘導作用,可使10%的患者中出現短暫的、症狀性肝酶水平增加。

表2 抗癲癇藥物肝毒性風險

伴有肝病的癲癇患者,如何選擇抗癲癇藥物?

相比而言,託吡酯、奧卡西平等藥物肝毒性潛力較低或不明確。

總結

肝病與癲癇發作常同時存在,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治療仍然具有挑戰性。治療的目標是使療效最大化並使毒性最小化。理想的抗癲癇藥物應具備以下特點:療效確切、經肝臟代謝少或不經肝臟代謝、血漿蛋白結合率低。

新型抗癲癇藥物經肝臟代謝少、藥物相互作用少、蛋白結合能力低,在提供良好療效的同時引起毒性風險較低,是很好的治療選擇。對於臨床醫生,熟悉這些治療選擇及藥物之間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相互作用很重要。同樣地,肝毒性少見但為抗癲癇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為了避免肝損傷,在高危風險人群中應注意鑑別抗癲癇藥物的肝毒性潛力。

綜上,對於肝病患者,臨床醫生應選擇適用的治療方案,注意鑑別不同抗癲癇藥物的肝毒性潛力。

醫脈通編譯自:Vidaurre J, et al。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Liver Disease。 Pediatr Neurol。 2017 Dec;77:23-36。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