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脾虛的中醫治療

脾虛的中醫治療

脾虛在具體治療上,主要是以健脾益氣為主,所以可以選用健脾益氣的藥物來進行調理,比如可以選用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來泡水喝,這個方子就是傳統的四君子湯,是健脾益氣的基礎方。另外,由於中醫講脾主運化,有運化水溼的作用,所以脾虛以後也可能會出現溼氣的情況,中醫稱之為脾虛溼盛。如果有溼氣重的情況,也可以加用利溼的藥物,比如像茯苓、澤瀉、豬苓等。此外,如果是脾氣虛日久,也可能會出現氣虛及陽,從而出現脾陽虛的情況,比如像胃腕部的隱隱作痛、胃怕涼、泛吐清水、大便 薄等,所以如果有這種情況,可以選用溫熱性質的藥物,比如像桂枝、乾薑、小茴香等。再者,中醫講肝木能克脾土,所以如果脾虛溼盛,溼氣壓制肝氣的生髮,又可以導致肝鬱脾虛的情況發生。所以這種情況在治療上主要是以疏肝健脾為主,可以選用逍遙丸而來治療。如果有肝鬱脾虛,日久化熱的情況,也可以選用加味逍遙丸來調理。

中醫講脾主運化,有運化水溼和運化水谷精微的作用,而中醫說的脾是指西醫所說的整個消化系統。所以,脾有幫助人體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的作用,而脾虛就是指吸收這種營養物質的功能減退的一種表現。由於其功能減退,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不能增加脾的負擔,比如海魚蝦蟹,肥甘厚膩,生冷硬或者刺激性的食物都不應該食用。

此外,中醫講,脾主肌肉四肢,所以多運動也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從而能達到利溼的目的。所以在服用藥物或者食物保健的同時,也需要積極地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