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生物標誌物是指能客觀測量並評價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結構或功能的改變或可能發生改變的生化指標,對於很多常見重大疾病而言,尋找和發現可靠的生物標記物至關重要。

因此,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是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課題組關於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的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CML的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

CML是由9號染色體上的Abelson(Abl)酪氨酸激酶基因與22號染色體的斷點簇區(Bcr)之間的病態易位引起的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一般病程發展較為緩慢,早期常無自覺症狀,若進展到加速期或急變期時,則預後不良。

近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在CML從CP向BP進展過程中,選擇性剪接解除調控起著關鍵作用,hnRNPA1的長異構體可能是CML的診斷標誌和治療靶點

。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該研究納入5名CML-CP患者和5名CML-BP患者以及5名健康對照者,採集參與者迴圈外周血和骨髓樣本,分別用於檢測血常規、骨髓細胞形態學分類和融合基因。採用RNA-seq篩選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中ASEs在健康和CML患者CP和BP中發生改變的基因。

研究表明,基於PCA的聚類矩陣可以清晰地區分標本,對照組和兩個階段的CML樣本之間存在很大差異。DEGS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CP中有更多的差異表達基因。這兩組患者共有一大組共同的DEGS,顯示出慢性期基因表達的巨大變化。

全域性剪接改變分析檢測到CML患者和健康者標本之間發生了6474個剪接事件,包括許多先前報道的剪接變異,並顯示BP樣本中更深層次的改變剪接失調。CP中差異剪接基因的功能聚類顯示了與細胞訊號相關的優先富集,而剪接體途徑在BP標本中最多。一個差異剪接的剪接體基因hnRNPA1顯示兩種剪接亞型,含有外顯子8的較長異構體優先在BP患者中表達,而不含外顯子8的較短異構體則是健康對照者中特有。

總之,全長剪接異構體hnRNPA1在CML-BP患者PBMC中高水平累積,hnRNPA1的獨特表達模式可能為CML提供一種新的預後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探索了CML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轉錄組特徵,揭示了參與訊號通路和剪接體通路基因的錯誤剪接可能與疾病進展有很大的生物學相關性,為CML的基因表達和選擇性剪接模式提供了新見解。

lncRNA NEAT1可調節CML進展

CML是一種起源於髓系的獲得性造血幹細胞惡性疾病,尋找治療CML的新靶點迫在眉睫。長鏈非編碼RNA(lncRNAs)在腫瘤發生中被廣泛研究,但它們在CML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近日,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

m(6)A修飾的lncRNA NEAT1透過miR-766-5p/CDKN1A軸可調控CML進展

。該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該研究收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和CML細胞系(K562、KCL22、MEG01、BV173)進行體外實驗。採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mRNA表達水平。透過CCK-8和流式細胞術分析細胞活力和凋亡情況。使用Starbase和Target Scan預測靶向關係,並透過RNA下拉和熒光素酶報告分析進一步驗證。採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蛋白表達。透過SRAMP預測m6A修飾位點,並透過甲基化RNA免疫沉澱(MeRIP)分析進行確認。

結果發現,在CML細胞系和CML患者PBMC中,LncRNA NEAT1的表達水平降低。METTL3介導的m6A修飾誘導CML中NEAT1的異常表達。NEAT1的過度表達抑制了CML細胞的活力,促進了CML細胞的凋亡。此外,miR-766-5p在CML PBMC中上調,並消除NEAT1對CML細胞活力和凋亡的影響。CDKN1A被證明是miR-766-5p的靶基因,並且在CML PBMC中被下調。敲除CDKN1A可逆轉NEAT1的作用。

總之,NEAT1在CML中下調是由於METTL3缺乏所致。過表達NEAT1可透過調節miR-766-5p/CDKN1A軸抑制CML的進展。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可能為CML提供潛在的診斷指標或治療靶點。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易感位點和訊號通路

ITP是一種以血小板計數低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在大多數情況下認為受多因素和多基因影響。有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在ITP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日前,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小中教授

課題組的一項研究

揭示了與ITP相關的四個新位點和三條通路,為探索ITP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

。該研究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omics》。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為了擴充套件遺傳證據並確定新的ITP候選基因,研究人員對200例ITP病例和200例對照者透過IlluminaHumanOmniZhongHua-8聯合路徑分析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結果顯示,4個新位點(rs117503120、rs5998634、rs4483616和rs16866133)與ITP密切相關。除rs4483616外,其他三個位點在另一個佇列(包括250例ITP病例和250例對照)中透過TaqMan探針基因分型分析得到驗證。ITP患者rs5998634等位基因對糖皮質激素更敏感。

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三種過度表達的訊號通路,包括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癌症途徑和JAK-STAT途徑,它們與ITP的病因有關。其中,JAK-STAT訊號通路先前已被報道參與兒童ITP的病因機制。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JAK-STAT訊號通路參與ITP的發病機制,但其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揭示了與ITP相關的四個新位點和三條通路,為探索ITP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專家簡介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王小中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技師、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主任、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醫學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西省檢驗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南昌大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學科點負責人、南昌大學醫學院第二臨床檢驗教研室主任、南昌大學實驗教學部檢驗專業實驗室主任、江西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南昌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國家一流本科建設點負責人、國家醫學檢驗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西核心單位負責人等。

學術團體任職有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委員、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醫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江西省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江西省整合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西省保健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江西省主要學科與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物件、江西省百千萬人才、江西省衛生系統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人才專案和榮譽稱號。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5項、國家重大研發專案子課題2項、江西省科技廳重大專案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省科技廳專案1項、其他廳級課題6項。主編、參編、參譯教材、專著10部。近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獎3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

王小中教授:CML與腫瘤臨床生物標誌物研究前沿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