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初始單藥還是聯合?專家帶你瞭解高血壓治療策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專家大咖齊聚雲端,共論高血壓治療策略!

為進一步促進兩岸高血壓領域交流,2021年11月12日,“雲端對話,共話心期”第五期——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研討會在線上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唐熠達教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謝良地教授

擔任主持。

謝良地教授在致辭中說到,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達標率都還不盡人意,高血壓造成的腦血管致殘率仍舊較高,因此需要全國各地同道共同努力,來進一步改善高血壓治療現狀。

在本次會議上,

中國臺灣亞東紀念醫院的吳彥雯教授

從高血壓的危害、現狀以及聯合治療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血壓達標要求高,需初始聯合治療

吳彥雯教授首先指出,高血壓是所有致死單一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項。有研究發現,每下調2 mmHg收縮壓可以降低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和10%的腦卒中發生風險。

初始單藥還是聯合?專家帶你瞭解高血壓治療策略!

圖1 下調收縮壓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發生風險

那麼該如何定義血壓的標準?

SPRINT TRIAL研究顯示,在收縮壓為130 mmHg或更高的9361名高血壓患者中,與接受降壓目標≤140 mmHg的標準治療相比,隨機接受強化治療(目標收縮壓低於120 mmHg)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

初始單藥還是聯合?專家帶你瞭解高血壓治療策略!

圖2 強化降壓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

此外,在202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 2021)上公佈的STEP研究將中國60-80歲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① 強化降壓組,目標收縮壓110-130 mmHg, n =4243,隨訪一年平均收縮壓為127。5 mmHg;②標準降壓組,目標收縮壓130-150 mmHg, n =4268,隨訪一年平均收縮壓為135。3 mmHg。

該研究中位隨訪時間為3。34年,其結果顯示,與標準降壓組相比,強化降壓可使主要心血管複合結局風險降低26%、急性冠脈綜合徵風險降低33%、中風風險降低33%、急性非代償性心衰風險降低73%。安全性方面,與標準降壓組相比,強化降壓不增加患者嚴重不良事件風險及腎臟損傷風險。

STEP研究明確了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表明將收縮壓降低至

吳彥雯教授指出,SPRINT TRIAL研究公佈以後,各國高血壓治療指南都給出更為積極的治療目標。例如,2018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歐洲高血壓學會(ESH)高血壓指南》中,建議根據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損傷來制定不同的血壓標準,同時給出了更積極的治療建議:血壓< 140/90 mmHg是所有18-65歲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的首要目標。如果治療有良好的耐受性,血壓值應進一步降低,建議收縮壓目標在120-130 mmHg之間,舒張壓目標在70-80 mmHg之間。

2019年《日本高血壓學會(JSH)高血壓指南》較之上一版,要求更加積極控制血壓,指出對於75歲以下的成年人,無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何或有無合併症,血壓控制的目標水平應設為

初始單藥還是聯合?專家帶你瞭解高血壓治療策略!

圖3 各指南的高血壓治療目標

那麼該如何達到降壓目標呢?

吳彥雯教授說到,單一的降壓藥物治療在劑量翻倍的情況下,只能增加20%的降壓效果,但可能產生1+1>2的副作用。因此,為達到降壓目標,多種藥物聯合治療已成為高血壓治療的主流方案。

但聯合降壓藥物的選擇,需要從降壓效果、患者的耐受度以及靶器官保護三個方面來考慮。此外,還需要考慮是否初始治療即採用聯合用藥。

QUARTET研究也許可以給出答案。該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4種藥物聯合治療(厄貝沙坦 37。5 mg、氨氯地平 1。25 mg、吲達帕胺 0。625mg和比索洛爾 2。5 mg)或單一藥物治療(厄貝沙坦 150 mg)。隨訪12個月時,聯合治療患者的平均血壓為121 /71 mmHg,單藥治療患者為128/76 mmHg。與初始單藥治療的常見策略相比,初始聯合治療策略進一步降低患者24小時平均收縮壓6 mmHg。

同時吳彥雯教授也提到,雖然聯合用藥能夠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壓,但服藥藥物顆數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而單片複方製劑(SPC)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遵醫囑率。另外,SPC並不只是降壓效果更好,在因副作用而導致的停藥上與單方也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吳彥雯教授認為起始使用SPC是治療高血壓的第一策略。

藥物治療之外,血壓監測也是高血壓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2020年中國 《臺灣高血壓學會(THS)/臺灣心髒病學會(TSOC)居家血壓共識》中提出了“722”量血壓原則:“7”是指連續測量7天(至少4天)的平均血壓;第一個“2”指每天2個時段,即早上起床後1個小時和睡前1個小時;第二個“2”是指每個時段量2次,每次相隔1分鐘。

此外,中國臺灣還推動了雲端血壓機管理服務、APP等手段,幫助患者能夠更好地監測自己的血壓,提前警覺血壓異常,及時調整藥物。

最後吳彥雯教授強調,降壓的目的並不是單純降低血壓,完整的心血管保護才是制勝關鍵。鎖定目標,並選擇複方作為起始治療的策略來改善現狀,選擇穩定、大劑量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作為高血壓治療手段,就可以減少很多幹擾,讓患者不會因為藥物不耐受或者服藥太麻煩而停止治療。

A+C SPC用藥有何優勢?

專家討論答疑解惑!

在吳彥雯教授結束講課後,謝良地教授、唐熠達教授就高血壓達標的聯合用藥策略和各位專家一起進行了討論。

初始單藥還是聯合?專家帶你瞭解高血壓治療策略!

圖4 專家線上討論高血壓治療策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邱朝暉教授

首先分享到,目前高血壓聯合治療方案在中國已較為普及,但初始SPC的治療概念還需要進一步加強。SPC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最終提高血壓達標率,這非常重要。過去在臨床中使用較多的A+C SPC藥物——奧美沙坦氨氯地平已經具有不錯的療效,未來也很期待初始SPC方案能夠為中國高血壓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緊接著,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施佳教授

表示,SPC的使用率反映了降壓強度,A+C SPC在藥理機制上比較契合,具有療效更強、靶器官保護更有效,以及更少副作用等優勢,因此在臨床應用也較為廣泛。此外,2020年《ESC/ESH高血壓指南》和《國際高血壓學會(ISH)高血壓指南》都推薦了A+C SPC在降壓方案中的優選地位。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羅英教授

指出,從2020年《ESC/ESH高血壓指南》、《ISH高血壓指南》以及今年11月份公佈的STEP研究來看,都進一步強調了強化降壓的作用。但羅英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目前大多數降壓標準都關注在收縮壓,又該如何控制舒張壓呢?

對此,吳彥雯教授回答到,目前降壓主要還是強調收縮壓達標,針對舒張壓較低的患者再另外進行個體化考慮,但仍舊建議舒張壓維持在60 mmHg以上比較安全。

隨後,

青島市中心醫院陳偉教授

說到,SPC具有高效、長效以及安全等優勢,其機制互補,副作用也小。目前透過血壓達標中心的建設,SPC的使用率和血壓達標率都得到明顯上升。但在中國北方等比較寒冷的地區,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血壓變異度也會越來越大,而關於老年患者舒張壓控制該如何用藥仍舊值得進一步探討。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王燕教授

也談到,目前很多研究和指南都推動了臨床對高血壓達標的認識,在老年患者中也更多地關注患者的生理年齡而不是實際年齡。從臨床來看,SPC確實帶來了更高的高血壓達標率以及更多的靶器官保護,但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個體化治療,或許能夠給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總結

最後謝良地教授對本場會議進行了總結,表示兩岸五地的學者共同圍繞“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這一話題進行了非常有建樹的探討。

作為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的有效控制可以顯著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SPC類藥物有利於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助力高血壓達標率。今後也仍舊需要兩岸心血管同道共同努力,為高血壓的治療甚至是健康中國的實現做出更多貢獻。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進行醫學科學交流,不用於推廣目的

審批編號:2023。11-SVK(XS)-會議報道-2021。11-174

有效期至:2022-11-15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

- End -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