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博雅中醫| 2021001-醫之始,本岐黃

凡標有《博雅中醫》的文章都是專業文章,此類文章適合於專業人士閱讀。

博雅中醫,是衷大夫的中醫公益活動,關注公眾號:衷大夫線上,有衷大夫的陪伴,在您學習中醫的道路上,不再孤單。

既往發過的專業文章(點選可開啟閱讀)

文章,此類文章適合於專業人士閱讀。

《醫學三字經》是清代醫學陳修園所著,仿三字經的格式,作為稚童學習中醫入門之用,成書於嘉慶九年。是影響較大的中醫入門,和《醫宗金鑑》幾乎齊名。

醫之始,本岐黃

原注

黃,黃帝也;岐,岐伯也。君臣問答,以明經絡、臟腑、運氣、治療之原,所以為醫之祖。雖《神農本經》在黃帝之前,而神明用藥之理,仍始於《內經》也。

講解

陳修園以為,《黃帝內經》是中醫學之經典與發源,這裡以岐黃代表《黃帝內經》,進一步用岐黃代表中醫。

《黃帝內經》被稱作醫經之首。其實她是一部重要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雖然重點在醫學理論,但是兼收了很多道家、陰陽家、天文學家的知識,是集當時思想成果的百科全書。本書中僅有13方,分別是:

《素問·病能論第四十六》生鐵落飲(生鐵落),主治陽厥,狂怒。

《素問·病能論第四十六》澤瀉飲(澤瀉、白朮各十分、廉銜五分),主治酒風,症見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

《素問·奇病論第四十七》蘭草湯(蘭草),主治口甘。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素問·腹中論》四烏賊骨蒽茹丸(烏賊骨、蒽茹、鮑魚汁、雀卵),主治血枯,症見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時時前後血。

《素問·腹中論》雞矢醴(雞矢白、酒),主治臌脹,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

《素問·繆刺論》左角發酒(左角發、美酒),主治屍厥。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素聞遺篇·剌法論》小金丹(辰砂、雄黃、雌黃,紫金),主治闢疫。

《靈樞·邪客篇》半夏湯(半夏、秫米),主治目不瞑。

《靈樞·癰疽篇》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坐陵翹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靈樞·經筋篇》馬膏方(馬脂),主治口僻。

《靈樞·經筋篇》桂酒(桂、白酒),主治口僻。

《靈樞·癰疽篇》豕膏方(豕膏),主治猛疽;

《靈樞·壽夭剛柔篇》蜀椒桂酒(蜀椒、乾薑、桂心、酒),主治寒痺。

透過這些方劑可以看出,《內經》應該是缺少對藥物及方劑的的研究與記載的。有的人奉若仙方,我以為,遠不如後代的方劑來得更有實際意義,只是這些方劑在當時算比較先進,和《神農本草經》及《湯液經》比,就不如後兩者了。

與此幾乎同時代的著作還有《神農本草經》,此書相傳是神農所著,本書主要是有關藥學理論及藥物百科全書。它的方劑配伍方面是與《黃帝內經》不同的。

《至真要大論篇》:“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謂也?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

《神農本草經》序例: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上經(品)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中經(品)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

下經(品)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兩本書站在不同的角度說這個問題,《內經》吸收了儒家思想,《本經》吸收了道家思想而已,從用藥的角度來說, 《本經》更勝一籌,從理論的角度說《內經》更突出而豐富。

《湯液經》據傳說是伊尹所著,有365個方子,目前原貌已經不可見,不知道是啥樣子,《傷寒卒病論》可以是學習吸收了《湯液經》的方劑。

——————————————————————————

專業課目前實行免費閱讀的政策,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您隨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