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名老中醫屢試屢效方之胃脘痛、消化性潰瘍秘方

胃脘痛——疏肝和胃散(裘吉生方)

【組成】制香附、甘松、沉香曲、九香蟲、刺蝟皮、延胡索、降香、瓦楞子、黃連、吳茱萸、生薑汁、甘蔗汁。

【功效主治】肝氣犯胃之胃脘痛。

【方解】方以制香附、甘松、沉香曲理氣平肝;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九香蟲疏散胸腹滯氣;瓦楞子軟堅散結活血止痛;降香、刺蝟皮行血化瘀;黃連、吳茱萸瀉肝火而健胃止嘔;薑汁溫胃;甘蔗汁甘寒和胃、補脾潤燥。全方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健胃止嘔,使木得條達而不橫逆,則胃氣自和。

【驗案】胡某,北鄉。初診:食後脘痛吐酸,屬肝陽犯冒,用平肝和胃法。處方:制香附、川楝子、沉香曲、延胡索各9g,薤白6g,甘松、高良薑、九香蟲、降香片、炒刺蝟皮各3g,戊己丸(包煎)4。5g,甘蔗汁(沖服)1杯。2劑。

二診:脈漸和,肝陽犯胃,脘滿作痛,得治已瘥,再守前法。處方:制香附、延胡索各9g,薤白、沉香曲各6g,九香蟲、高良薑各3g,甘松、炒蝟皮、戊已丸(包煎)各4。5g,甘蔗汁1杯,合鮮薑汁(沖服)5滴。3劑。

三診:肝氣犯胃,脘滿作痛,大見瘳瘥,今當用清養法。處方:制香附、延胡索各9g,瓦楞子12g,懷山藥6g,甘松、當歸身、戊己丸(包煎)各4。5g,九香蟲3g,生雞內金1。2g,甘蔗汁1杯,各鮮薑汁(沖服)5滴。4劑。

按:《黃帝內經》曰:“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憂思惱怒,氣鬱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氣機阻塞,以致胃脘疼痛。泛吐酸水,亦為肝木犯胃所致。本案脘痛吐酸,顯屬肝氣犯胃,故用平肝和胃法。處方為疏肝和胃散加高良薑、薤白溫中祛寒,戊己丸為黃連、吳茱萸、白芍,能養肝陰而平肝陽,瀉肝火而健胃止嘔;蔗汁合薑汁沖服健胃補脾,是先父治療胃脘痛常用藥。三診改用清養法,加歸身養血,以山藥補脾健胃,配雞內金健運消食。疏理肝氣之後,以補益脾胃善其後,乃治療胃脘痛之大法。裘詩庭臨證應用疏肝和胃散獲效後,常予四君子湯加當歸、白芍、懷山藥、生雞內金,培土以固本。懷山藥補脾肺氣虛,治食少倦怠;生雞內金健脾開胃,以髒補髒,均為裘老所常用。嘗曰:“懷山藥與生雞內金合用,用量比例為四比一……為補脾益陰健胃良劑”。

【體會】裘詩庭臨證體會,裘氏疏肝和胃散對肝氣犯胃之胃脘痛效果確具卓效。但如胃痛出血,大便漆黑,或胃陰虧損,舌紅少津,則非所宜,需酌用健脾攝血或滋陰益胃之劑,方為妥貼。

【方源】裘詩庭.裘吉生自制疏肝和胃散治療胃脘痛.浙江中醫雜誌,1985(4)

胃脘痛——三合湯(焦樹德方)

【組成】高良薑6~10g,制香附6~10g,百合30g,烏藥9~12g,丹參30g,檀香(後下)6g,砂仁3g。

【功效主治】對於長期難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藥無效,胃脘喜暖,痛處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幹或溏,包括各種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黏膜脫垂、胃神經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虛實寒熱症狀夾雜並見,舌苔白或薄白,脈象弦或沉細弦,或細滑略弦者均可使用三合湯。若在上述症狀基礎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處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間痛重,脈象沉而帶澀,證屬中焦瘀血阻滯者,則可使用四合湯。

【方解】本方是以《良方集腋》的良附丸、《醫宗金鑑》的丹參飲及百合湯(引自清·陳修園《醫學三字經》)三個藥方組合而成,故名“三合湯”。其中良附丸由高良薑、香附組成,主治肝鬱氣滯、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辛熱,溫胃散寒,《本草求真》說:“同香附則除寒祛鬱”;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氣行滯,利三焦、解六鬱,李杲曾說“治一切氣”“消食下氣”。二藥合用,善治寒凝氣滯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薑,因氣滯而痛者,重用制香附。百合湯由百合、烏藥組成,主治諸氣膹鬱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洩肺胃鬱氣,肺氣降,胃氣和,則諸氣俱調;配以烏藥快氣宣通,疏散滯氣,溫順胃經逆氣。二藥合用,既能清洩肺胃鬱氣,又能防止百合平涼之性,有礙中運。再參《神農本草經》說:百合能“補中益氣”,王好古說烏藥能“理元氣”,故本方更適用於日久不愈、正氣漸衰之證。丹參飲為丹參、檀香、砂仁三藥組成,是治療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參味苦、性微涼、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吳普本草》:“治心腹痛”;檀香辛溫理氣,利胸膈,調脾胃,《日華子本草》:“治心痛”;砂仁辛溫,行氣調中,和胃醒脾。三藥相合,以丹參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滯,又能理胃氣,再者丹參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腎“理元氣”“引諸藥歸宿丹田”,故對久久難愈、氣滯血瘀、正氣漸虛的胃脘痛,不但能夠活瘀定痛,並能養血、益腎、醒脾、調胃。以上這三個藥方相合,組成一個方劑則既主氣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滯,治療心腹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較全面。

【加減】寒凝為主,遇寒痛重,得暖則舒,舌苔白,脈緩或沉弦,證屬胃寒盛者,可減丹參為20g,加砂仁為6g,高良薑用10g,再加吳茱萸5g、乾薑3g;兼有胸脘發悶,泛惡吐水,喜幹食,不欲飲水,舌苔白膩,便溏脈濡,證屬中溼不化者,可加陳皮10g,半夏9~12g,茯苓10~15g,木香6~9g,煅瓦楞10g;兼有右脅或兩脅脹痛或隱痛,情緒不佳則胃痛加重,喜長吁、噯氣,大便時干時軟,脈象沉弦或弦細,證屬肝鬱犯胃者,可輕用高良薑,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g,厚朴10g,炒川楝子10g,綠萼梅5g,白芍10g,把檀香改為9g;兼有口苦,舌苔微黃,雖思冷飲食,但食冷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熱感,脈略有數象,證屬標熱本寒者,減高良薑為5g,加炒萸連6g,炒黃芩9g,千年健12g,去砂仁;兼舌紅無苔,口乾不欲飲水,飯後遲消,大便少而澀,或乾燥,證屬中焦氣化不利,津不止輸者,可加知母9g,焦三仙各9g,香稻芽10g,葛根9g;大便色黑,隱血陽性者,加白及9g,生藕節15~20g,茜草炭12g,減良姜為5g;舌質紅無苔,口乾,喜稀飲食,夜間口渴,胃中有灼熱感,食慾不振,大便乾澀不爽,脈象沉細數,或弦細略數,證屬胃陰不足者,可減高良薑為3g,去砂仁,加沙參9g,麥冬6g,知母9g,白梅花3g。

【體會】四合湯即在上述三合湯中,再加《和劑局方》失笑散(蒲黃6~10g,五靈脂9~12g),四個藥方合用,故名四合湯。本方是在三合湯的基礎上,又加蒲黃活血散瘀,《本草綱目》中說蒲黃“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五靈脂行血止痛,《本草綱目》中說“治男女一切心腹、脅肋、少腹諸痛,疝痛,血痢,腸風腹痛”。二藥合用,再配合丹參,活瘀止痛的功效增強,以中焦有瘀血阻絡而發生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療效,四方合用,既有氣藥,又有血藥,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所以對久治不愈的胃腔痛,能發揮特有的效果。加減法:兼有嘔血便血者須改用蒲黃炭、五靈脂炭,再加白及10g,生藕節20g,或藕節炭30g,三七粉(沖服)2g,灶心土(煎湯代水)60~100g,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無嘔血、便血,但大便黑色,隱血陽性者,也可用蒲黃炭、靈脂炭,或再加白及、烏賊骨等。其餘加減,同三合湯。

【方源】《焦樹德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綜論》

胃脘痛——胃脘痛基本方(於慎中方)

【組成】生白芍15~30g,炙甘草6~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功效主治】通滯止痛。用於胃脘痛。

【方解】胃脘痛可因致病因素不同,有寒凝、氣滯、熱鬱、溼阻、氣虛、血瘀等多種見證,誘發因素亦較為複雜。臨床上以上述諸證兼夾者為多見。病機特點往往是寒熱虛實,諸證錯雜,氣滯血瘀,合而致病,使中焦樞機不利,胃氣失於通降,滯而為痛,故臨床症狀突出表現為疼痛。疼痛為標,滯而失於通降為本,即所謂痛則必滯,滯甚痛愈重。治療當以通滯止痛為先。於師選用芍藥甘草湯,方中白芍柔肝緩肝,炙甘草甘緩調中,二藥相伍,緩急止痛。因肝以氣為用,柔緩則肝用自調而中氣調暢,所謂“治肝即可安胃也”。方中合金鈴子散,理氣散瘀,行滯止痛。兩方合用共奏緩急安胃,行滯止痛之功。再結合辨證,在該方基礎上加減治療。

【加減】

1.氣虛胃脘隱痛,喜按,進食少量則痛緩,倦怠乏力,舌質淡苔白,脈弱。加太子參、黨參、炒白朮、茯苓、山藥、砂仁、廣陳皮、黃芪等。

2.陽虛胃痛喜暖喜按,得食則緩,泛逆清水,舌質淡苔白,脈細弱,加黃芪建中湯;痛甚者,可加良附丸以增強散寒止痛之力,若伴腹痛洩瀉,加理中湯;若陰寒內盛,脘腹痛劇,嘔不能食,痛不可近,手足逆冷,脈象沉伏,加大建中湯;寒甚者可酌加制附子、肉桂等。

3.陰虛胃痛如灼,嘈雜似飢,形瘦食少,口燥便幹,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脈細數。酌加甘寒之品,稍加益氣、調氣之藥,如北沙參、石斛、麥冬、烏梅、生地、玉竹、太子參、山藥、佛手、玫瑰花等。

4.氣滯凡痛發於情志不暢,憂鬱惱怒之後,症見胃脘脹悶,攻撐作痛,牽及兩脅,噯氣,脈弦者,宜選加鬱金、香附、青皮、佛手、木香、陳皮、柴胡等,並注意配伍柔肝酸洩之木瓜、當歸等;若氣鬱化火,痛勢急迫,嘈雜反酸,煩躁易怒,口苦,舌質紅苔黃,脈弦數,加梔子、香附、枳殼、黃連、青皮、蒲公英、黃芩,並稍佐吳茱萸。

5.食滯痞脹而痛,拒按,噯腐吞酸,舌苔厚膩,脈滑者,加檳榔、炒三仙、萊菔子、枳實、雞內金;如素體脾胃虛弱,復加食滯者,當消補兼施,選加香砂枳術丸。

6.溼滯脘痛痞悶,噁心泛逆,嘔吐涎沫,身重倦怠,舌苔白滑,脈濡者,宜加半夏、陳皮、茯苓、白蔻仁、藿香、蒼朮、砂仁等,亦可加平胃散。

7.血瘀多為素有胃痛宿疾,症見脘痛如刀割,或如針刺,部位固定,夜間痛甚,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弦澀。合入丹參飲,或失笑散,或加血竭,如兼有出血者,可加三七、白及、茜草、雲南白藥等活血止血之品。

另外,如兼有外感表證,症見惡寒,身熱,頭身疼痛者,合香蘇飲並加生薑以疏表;吐酸者加煅瓦楞子、烏賊骨;胃虛有熱,呃逆嘔吐,舌苔薄黃,脈虛數者,加橘皮竹茹湯,並酌加枇杷葉、生薑、清半夏等。

【驗案】王某,女性,70歲。1982年5月18日初診。胃脘痛間斷髮作10年,經多方治療,仍有反覆。近1個月來胃脘隱隱作痛,食後為著,納差,口舌乾燥,欲冷飲,大便乾燥,手足心熱,舌質紅少苔,舌邊有瘀斑,脈細數。西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於師辨證為胃陰不足兼夾瘀血,治以滋陰養胃、活血止痛。處方:基本方加生地黃、麥冬、石斛、沙參、丹參、丹皮、五靈脂。3劑後疼痛減輕,6劑痛止,胃納轉佳。囑逐漸增加每餐飲食,以充養胃氣,避免食用辛辣煎炸食物。上方加減調理月餘而愈。隨訪6年未復發。

【方源】孫健民,馬麗亞.於慎中治療胃脘痛經驗.山西中醫,1994,10(3):9

胃脘痛——調氣湯(張其昌方)

【組成】柴胡18g,桂枝10g,法半夏15g,黨參15g,黃連6g,乾薑10g,厚朴10g,陳皮8g,瓜蔞皮12g,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棗5枚,水煎服。

【功效主治】平調寒熱,疏利氣機,通達三焦。用於胃脘痛。

【方解】張老認為,胃脘疼痛雖可由氣血陰陽虛實各種原因所致,然其根本原因在於寒熱失和,氣機紊亂。其病變雖在胃脘,而病變中心在三焦。凡病變偏於中焦者,症見胃脘疼痛,噁心嘔吐,呃逆;病偏上焦者,可並見目眩,胸脅苦滿,咽中如梗;偏於下焦者,可並見腹脹腸鳴、便溏洩瀉或乾結等症。根據臨床實踐,張老擬定了平調寒熱、疏利氣機、通達三焦為治則,以“調氣湯”為主方的治療方法。本方由小柴胡湯合黃連湯化裁而成,方中以柴胡疏解少陽鬱滯,半夏和胃降逆,二者合用可疏利氣機,平調升降,桂枝、乾薑散胃中之寒,瓜蔞皮、黃連清瀉熱邪,二者合用以調和寒熱。且瓜蔞皮散結疏氣,宣通上焦,陳皮、厚朴理氣寬中,舒暢中焦,白芍行滯緩痛,黨參、炙甘草、大棗益氣和中。合而用之,使水火調和,升降平衡,三焦通暢。凡胃脘疼痛,無論病發暫久,外感內傷,男女老幼,均可加減用之。

【加減】病位偏上焦者,胃脘疼痛,伴咽中如梗,胸脅苦悶,原方去黨參、白芍,加桔梗、浙貝母各10g;病位偏下焦者,伴腹脹腸鳴,便溏或乾結,原方去幹姜、瓜蔞皮,加生薑15g,檳榔10g;寒邪偏重者,胃脘痛突然發作,形寒呃逆,舌苔薄白,脈弦緊,方中重用桂枝為15g,減黃連至3g,服後啜粥助汗;熱邪偏重者,胃脘灼痛,口苦咽乾,心煩口渴,舌質紅苔黃、脈滑數弦,原方去桂枝、乾薑,加百合15g,蒲公英15g,石斛10g;食停滯者,伴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大便不爽,舌苔黃白厚膩,脈滑數,原方去白芍、黨參,加麥芽30g,藿香10g,山楂10g;氣滯血瘀者,病程較久,胃脘痛有定處,拒按,痛如針刺或刀割,舌質紫暗,脈澀,原方去黨參、白芍、大棗,加赤芍15g,桃仁15g,丹參15g,紅花5g,降香5g;脾胃虛寒者,胃痛隱隱,喜暖喜按,泛吐清水,納減神疲,便溏,脈軟弱遲,舌質淡苔白,原方去瓜蔞皮,減黃連至3g,加黨參15g,黃芪15g,乾薑5g,桂枝5g。

【驗案】賓某,男,30歲。1985年9月25日初診。自1972年以來,胃脘疼痛反覆發作,迄今已歷14年。近來發作頻繁,發則胃脘痛如刀絞錐刺,腹皮衝起,輾轉呻吟於床第之間,其痛苦莫可名狀。某醫院擬作剖腹探查,患者因懼怕而拒絕,前來求治。症見面色無華,噯氣,時作呵欠太息。脈沉弦小數,舌苔黃白而膩。證屬寒熱不調,三焦氣機紊亂。宜平調寒熱,疏利氣機。取調氣湯加味:柴胡15g,半夏15g,白芍20g,黃連6g,乾薑6g,桂枝6g,川厚朴10g,陳皮8g,茯苓15g,黨參15g,瓜蔞皮10g,臺烏藥10g,炙甘草10g,大棗5枚,4劑,水煎服。

複診(9月30日):服上方後,胃脘疼痛明顯減輕,已不嘔,間有噯氣、太息,食納略增。脈細弦,舌苔薄膩。原方去臺烏藥,加枳殼10g、麥芽15g以健脾理氣。4劑。

三診:諸症皆失,飲食正常,惟感疲乏,不任勞累。脈和緩,舌苔薄白。良以久病初愈,正氣不足,予黃芪建中湯加味以善後。半年後追訪,其病未再復發,勞動如常。

【方源】張旭東.張其昌談治胃病的經驗.湖南中醫雜誌,1988(5):7

消化性潰瘍——潰瘍方(周信有方)

【組成】黨參20g,炒白朮9g,黃芪20g,當歸9g,炒白芍20g,丹參20g,延胡索20g,三七粉(沖服)4g,白及15g,海螵蛸30g,砂仁9g,雞內金15g,香附9g,制附子9g,乾薑6g,甘草9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健脾益氣,溫中活血,輔以理氣和胃。用於消化性潰瘍。

【方解】方中參、術、芪、草有補中益氣,健脾生血,托里生肌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參、芪、草具有抗潰瘍作用,能改善微迴圈,增加胃黏膜血流,促進潰瘍癒合,提高機體抵抗力。當歸、白芍、丹參、延胡索等養血和血、化瘀之品,具有明顯的增加胃黏膜血流,增強潰瘍區域性營養,起到活血生肌,促使潰瘍癒合的作用。活血祛瘀乃治療本病的重要方法,故方中所用藥物較多,配用化瘀止血之三七,可收相得益彰之功。有謂“無酸不成潰瘍”,故方中以海螵蛸制酸止血,中和胃酸,防止氧離子反滲,且對胃黏膜可起到重要保護作用。白及可止血生肌。香附、砂仁、雞內金和胃理氣消食,有調理腸胃蠕動之功。附子、乾薑可溫中散寒止痛。

【加減】如寒象重或疼痛明顯者,可加重製附子至15~30g;若證系胃陰不足,胃脘隱痛伴灼熱感,口乾口苦,大便秘結,舌質紅少苔者,可減去溫燥之品附子、乾薑、砂仁等,加滋陰養胃之品沙參、麥冬、石斛各15g。制酸劑之配伍則要視寒熱虛實不同而選擇,屬虛屬寒者可選海螵蛸、煅龍骨、煅牡蠣、甘草等;屬實屬熱者,可選浙貝母、左金丸(入煎或另吞)6~10g。而瓦楞子、雞蛋殼、海蛤殼等性平之品,屬寒屬熱者均可酌選。對於制酸劑需堅持作為佐使藥伍用,因這類藥物在抑酸,保護胃黏膜,調整腸胃的運動和分泌等方面,均有協調、促進作用,且反酸、吞酸症之有無,並非與胃酸分泌的高低成正比。因此即使臨證無反酸之症,亦要使用此類藥物。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或呈柏油樣便者,可加服白及粉3g,三七粉3g,大黃粉1。5g,混勻調成糊狀或裝入膠囊,1日分3次服;亦可單加白及粉9g,1日分3次調服;若日久潰瘍不愈,時見大便隱血者,可加服白及粉3g,三七粉3g,烏賊骨3g,黃芪粉3g,混勻調成糊狀或裝入膠囊。分3次吞服。

【驗案】孫某,男,60歲。1998年4月20日初診。1997年11月做胃鏡查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於每次進餐後上腹部有疼痛感,可持續2~3小時,直到下次進餐時疼痛才可緩解或消失。有時半夜疼痛,難以入睡。曾服西藥(具體藥物不詳)亦無緩減。患者極度痛苦,遂來就診,請求中醫湯藥調治。症見胃脘脹痛,喜溫喜按,吞酸泛惡,納差,疲乏,便黑,舌質暗淡苔白,脈虛弱。證屬脾胃虛寒,和降失調,胃絡瘀阻,虛實夾雜。治宜健脾益氣,和中制酸,和血祛瘀,溫中消滯。處方:黨參20g,炒白朮9g,黃芪20g,炒白芍20g,丹參20g,延胡索20g,三七粉(沖服)4g,白及15g,海螵蛸30g,砂仁9g,雞內金15g,乾薑6g,制附子9g,甘草9g。水煎分服,早、中、晚3次。服上藥7劑,疼痛減輕,不泛惡,飯量增加,便色好轉,仍吞酸,乏力,原方繼服7劑,諸症消失,大便顏色正常。囑其飲食有節,繼續服藥1個月,以鞏固療效。

【體會】在臨床上對本病辨證分型認為,以脾胃虛寒證型為主,兼夾氣滯、血瘀。治療上,宜標本兼顧,通補兼施,以健脾益氣、溫中與活血祛瘀為主法,輔以理氣和胃,併合理使用制酸劑,這是治療本病的主要原則。擬定基本處方,以通治本病,再結合偏寒、偏熱、偏虛、偏實之不同,隨症加減。

【方源】《周信有臨床經驗輯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