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適用於難發音和中阻性口吃的改進發音法

適用於難發音和中阻性口吃的改進發音法

本文中的方法引起了多位口吃患者和矯正師的重視,供大家探討。

1、現有發音法的弊端:

需要心情穩定,而且對於難發音和中阻效果不大。

2、現有發音法為什麼不適於難發音和中阻:

後者口吃的症狀基本在於單個詞的發音,而不在於整個句子的前面還是後面。

疑點:多數口吃患者,b p m j zh等子音都可以發出來,配合的a o ou ao等母音也可以輕鬆發出來,但是整個音表現為難發的症狀。

3、新的發音法改變難發音的理論:使母音與子音流暢的銜接起來。

4、一次統計的發現:

因為口吃是一種綜合的症狀,我們期待著對其每一種情況都能得到科學的統計資料。然而,在一次對難發音的統計中,我們發現以漢語拼音“e”結尾的漢字口吃現象顯著低於其他音節結尾的漢字,比如“的(de)、特(te)、呢(ne)”等等口吃的症狀大大少於其他漢字。

5、尋找現象之後的原因:

漢語拼音“e”這個發音之所以比較特殊,並不是說著個音節怎麼樣,有什麼特殊之處,而在於其肌肉運動量最少,所需要的調整最少非常近似於開啟氣門,開口說話最基本的口型。也就是說“e”的發音有助於開啟氣門大部分難發音和中阻性口吃都是由於氣門緊閉造成的。

6、經過調整之後“e”的發音:

聲音要比正常的“e”發音輕,口型要比正常的“e”發音小,而且發音時間更短,並不需要釋放所有氣流。我們在下文中為了區別這種發音與

普通“e”發音的區別,以(e)代替。

7、簡單的教程以及試驗後的結果

注意:——和-代表前後是連續的發音,發出的氣流是不間斷的

茶 ch——(e)-a

特 t——(e)-e

光 g(e)-uang

我 w(e)-o

天 t(e)-ian

旅 l(e)-ǖ

那 n(e)-a

騰 t——(e)-eng

分 f(e)-en

教 j(e)-iao

誰 sh(e)-ui

小 x(e)-iao

zh sh ch z c s後面帶I的音稍特殊,比如“實”、“只”,發音之後是國際音標中з的發音,cage cabbage(з)

試 sh(e)- з

字 z(e)- з

注意:之所以這樣標示(——和-的區別),是因為(e)的發音,是在母音之前,而且緊跟跟在子音後面,但是其重點我們暫時認為側重於母音。經過小規模的試驗,我們發現這樣的發音對於難發音和中阻性口吃有一定的效果,因為即使在比較緊張的狀況下,原本十分困難的發音也變得輕鬆了。

8、矯正過程

目前我們發現,在有嚴重口吃預感或者普遍的難發音的時候應用這種方法說話,即在此時注意在連續的音節中新增(e)的發音,能有效減輕口吃症狀。雖然有了這麼一個初步的方法,但是整套的教程與體系仍然在探索之中。

不過,我們認為,大體上應該是與原有發音法訓練過程類似,隨著訓練的逐步深入,(e)的發音,由長到短,由有意到無意的過程,最終實現口吃症狀的消失。有趣的是,這種發音法在初期和原有發音法相比較,更隱蔽,而且熟練之後,完全接近正常音節。

9、進一步的探索以及綜合矯正

我們只尋找出了這個發音法的基本框架,至於如何與心理、呼吸方面的訓練相整合,如何與原有發音法整合,如何完善整套的教程和矯正體系,還有待於發掘。畢竟,口吃是一個綜合因素導致的症狀,單單在某一方面進行練習是遠遠不夠的。

10、後記,關於口吃與說話習慣的關係

我們認為口吃不僅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發音習慣、說話習慣的比重相當的大。兒童學口吃患者的說話習慣很容易造成口吃,即使是成年人和口吃患者談論一天之後,當天的言語也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一些口吃現象。口吃患者唱歌不會口吃,很多人拿心理學的原理包括恐懼來解釋。但是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人唱歌會口吃,而有那麼多人說話會口吃,正是因為唱歌的發音習慣本身就是容易進行的,而並不在於心理問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