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兒童的常見疾患之一,包括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髖關節脫位。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確切病因不明,但發病有其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關節韌帶鬆弛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女性的發病是男性的5-9倍;外在因素包括:臀位產,第一胎,羊水過少等。另外,新生兒及嬰幼兒還應避免綁腿或強迫伸髖並腿的襁褓方式。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DDH應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療越早,治療的方法越簡單,越能獲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髖關節。篩查是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應對新生兒進行基本的體檢排查,並對體檢異常或存在高危因素者行超聲檢查,達到早期發現及治療的目的,減少DDH的晚發現病例。

1

診斷方法

既往DDH早期篩查主要依賴臨床檢查。對髖關節脫位及不穩定(半脫位)能做出較準確的診斷,但對髖臼發育不良的診斷欠佳,且受檢查者的臨床經驗影響大,假陰性率高。在新生兒和嬰兒早期,髖臼和股骨頭均為軟骨成分,骨盆正位X線片適用於出生後4~6個月股骨頭骨化核顯影之後的DDH診斷,且存在放射線暴露題,不適用於人群的廣泛篩查。

1980年,奧地利的Graf利用超聲波能穿透關節軟骨且無放射性損害的特性,首次將B超用於DDH的早期診斷,建立了量化的分型體系,使DDH的早期診斷由8個月提前至新生兒期。Graf的方法為髖關節冠狀面的靜態B超檢查,能夠判斷髖臼病理形態及頭臼關係。

1984年,美國的Harcke提出實時動態B超檢查方法,不僅能判斷頭臼病理形態和相互關係,而且可以評估髖關節的穩定性。目前,B超已成為公認的、最重要的DDH早期影像診斷手段。

2

初篩年齡

新生兒期B超發現的髖關節異常多為生理性的發育不成熟,隨生長會逐漸成為正常穩定的髖關節。Bialik等對出生後3天內的新生兒進行B超檢查,11。1%為異常,其中90。4%在第4、6周時複查B超時轉為正常。

目前,國外普遍認為DDH早期篩查的最佳時機為出生後4~6周,以避免由於“假陽性”而致過度治療以及由此導致的股骨頭壞死。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臀紋和大腿紋不對稱須引起重視

3

篩查模式

國外DDH篩查主要採用兩種模式:

(1)歐洲大部分國家採用針對所有新生兒的廣泛超聲篩查;

(2)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採用有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人群進行篩查。後者是指僅對臨床查體陽性(不穩定或脫位)及存在危險因素(女孩、第一胎、臀位、有家族史或合併有斜頸、足部畸形)的物件進行超聲檢查。選擇性篩查可能導致髖臼發育不良病例的漏篩或延遲診斷,最新報道漏篩率高達85。3%,而延遲診斷病例帶來更高的手術治療花費。

國內採用的是對所有6周齡小嬰兒的廣泛篩查模式,區縣婦幼機構先進行初篩,陽性或疑似者進行復篩,若仍為異常者則轉診小兒骨科進行確診並予以治療,建立了“髖篩網路資訊管理系統”和規範的篩查實施流程。實踐證明,這種初篩-復篩-確診的模式,對及時正確的治療、避免漏篩有積極意義。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Graf法依據髖關節標準冠狀切面聲像圖,觀察髖臼形態及股骨頭與髖臼的位置關係,並測量α與β角度,將髖關節分為四大型別及9個亞型。

表:Graf 分級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臨床查體

小於3個月的新生兒及嬰兒:最簡單和基本的手法——做屈髖外展活動。可以初步篩查出脫位並可復位(Ortolani陽性)和懷疑脫位不可復位(外展受限、Ortolani陰性)的患兒,並提示進一步超聲檢查。對於3個月的嬰幼兒:隨著脫位程度的增加和繼發病理改變,陽性查體包括:髖關節外展受限,雙下肢不等長和皮紋不對稱。對於已學步行走的的兒童:出現跛行或者搖擺步態;可有腰前凸增加;Trendelenburg徵陽性等。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4

早期治療

對於出生到6個月的DDH患兒,應用髖關節的屈曲外展挽具/支具是治療的主要方式。最常用的是可活動的Pavlik挽具(連衣挽具)

0-6個月DDH診療流程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6-18個月DDH診療方法

此年齡段的DDH患兒治療目的:中心復位並維持復位,防止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發生;治療方式可選擇閉合復位和切開復位,閉合復位應當為首選的治療方法。

A)復位前牽引:

仍有爭議。以往認為術前的牽引能夠減少ANV的機率和切開復位的機率;家庭牽引可降低醫療費用。但更多文獻認為是否牽引並不影響AVN的發生率,並且在實際操作中,牽引多為垂直懸吊牽引,理論上並不能放鬆髂腰肌和內收肌,因而無法增加閉合復位的成功率。不推薦在閉合復位前常規行牽引治療。

B)閉合復位:

閉合復位需要在全麻下進行,術中可以行髖關節造影,以證實復位的效果(推薦但不是必須)。閉合復位前,根據內收肌是否緊張,行內收長肌切斷,必要時同時切斷髂腰肌肌腱,以輕柔的Ortolani手法復位,並記錄最大外展度數及內收脫位時的外展度數,兩者差值為復位的安全區,內收肌和髂腰肌的鬆解有助於增加安全區。應同時記錄下是否需要內旋來維持復位。如果安全區

C)髖關節造影:

髖關節造影可選擇正前方或內側(內收肌下方)入路,術中需輔助透視。造影時,患兒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單;正前方穿刺入路:穿刺點位於腹股溝中點處,股動脈外下方1cm,垂直入針;內側穿刺入路:位於內收長肌下方,針尖指向同側肩鎖關節,入針穿刺。術中透視: 若造影池7mm或同股骨頭直徑比>16%),或造影提示臼緣軟骨(Limbus)內翻、股骨頭位於臼緣軟骨以外(Leveuf III型/Tonnis造影結果3度),均提示頭臼間有軟組織嵌頓,阻擋復位,此時,結合復位安全形,可考慮切開復位。

D)切開復位:

如果沒有達到穩定的中心復位,則考慮行髖關節切開復位。切開復位可以採用內側入路或前方S-P入路(年齡較大的患兒,>1歲)。內側入路的優點為分離範圍較小,出血少;缺點為視野小,可能會損傷到旋股內側動脈,從而增加AVN的風險(文獻中有爭議),其次內側入路無法進行關節囊的修整和縫合。

內側入路包括:

(1)前內側入路(Weinstein/Ponseti):恥骨肌和股鞘間隙進入;

(2)內側入路(Ludloff):恥骨肌(前)和內收長、短肌(後)的間隙進入;

(3)後內側入路(Ferguson):內收長、短肌(前)和股薄肌,大收肌(後)的間隙進入。

切開復位可能需要處理的、阻礙復位的結構包括:

(1)髂腰肌肌腱;

(2)葫蘆型縮窄的關節囊;

(3)內翻變性的髖臼緣軟骨(Limbus);

(4)增粗變長的圓韌帶;

(5)臼底脂肪組織;

(6)攣縮的髖臼橫韌帶。

E)人類位石膏固定:

髖關節屈曲95-100°、外展40°~50°、旋轉中立位。人類位石膏應防止外展大於55-60度,否則會增加AVN的風險,並注意股骨大轉子處的石膏塑形,以利於髖關節穩定。建議石膏固定時間為3個月(6周時可更換石膏,目的為評估復位,可減少屈髖和外展的角度)。該階段固定目的為穩定復位。3個月後更換外展石膏或支具繼續固定3-6個月,後可改為間斷外展支具,該階段固定的目的為促進髖臼發育。最終轉歸及治療見G)、H)。

關於6-18個月單純髖臼發育不良和半脫位的診斷和治療:

鑑別診斷:

1、髖關節完全脫位-股骨頭和髖臼完全無接觸;

2、半脫位的髖關節-股骨頭和髖臼僅有部分接觸,Shenton氏線中斷,包括Tonnis I度和部分Tonnis II度脫位的病例;透過MRI或髖關節造影,根據臼緣軟骨和股骨頭的關係,能夠準確鑑別半脫位和脫位;此外,外展45度、內旋位X片也可幫助鑑別半脫位(可復位,Shenton線連續)和完全脫位(不可復位)。

3、對於不伴有半脫位的單純髖臼發育不良,表現為股骨頭的覆蓋不良,不伴股骨的向上移位,所以Shenton氏線連續。同樣,髖關節MRI能提供對髖臼發育不良和半脫位的鑑別。

治療:

1)單純髖臼發育不良:定期隨診觀察,嚴重者可夜間佩戴外展支具;2)髖關節半脫位:佩戴外展支具(圖),每三個月複查。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圖:Ilfeld 或Craig 外展支具

G)治療後轉歸及處理:

(1)頭臼中心復位:觀察,每3-6個月拍片1次;

(2)術後再脫位:原因:a、安全形小,閉合復位不穩定,人類位石膏難以維持復位。放棄閉合復位,擇期行切開復位,骨盆和股骨截骨;b、切開復位後再脫位;擇期行骨盆、股骨截骨。

(3)頭臼復位,但殘餘髖臼發育不良:表現為髖臼陡直,AI>24°,但Shenton線連續,穿戴外展支具,尤其是夜間佩戴;密切隨訪,觀察髖臼包容(AI、CEA)改善情況,或是否有半脫位出現。

(4)殘餘半脫位:表現在Shenton氏線不連續,通常伴有髖臼發育不良。可穿戴外展支具,密切隨訪,共觀察6-12個月。拍片檢查尤其是站立位負重下的骨盆正位,如顯示有持續存在的半脫位(Shenton氏線中斷),手術矯正,髖關節MRI檢查有利於明確半脫位的程度和髖臼軟骨外緣覆蓋情況;若X片表現持續改進,處理同(2)。

(5)殘餘股骨頭缺血壞死,應使受累的股骨頭置於髖臼的包容下,使其修復和塑形。具體的處理方法同(3)、(4)。

H)髖關節殘餘發育不良:

每個DDH患兒術後都應該定期、長期隨訪,以及時發現殘留的髖臼發育不良。監測的指標主要有髖臼指數(AI)和中心邊緣角(CE角),其正常值隨年齡有所變化。(AI:2歲18°±4°;CE角:5-8歲>19°;9-12歲>25度;)。

DDH髖臼指數的改善程度和復位時間密切相關,治療越早,髖臼塑形潛力越大(如圖),提示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若治療時間延遲,則結果滿意度越低。

【兒科常識】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兒童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查

對於閉合或切開復位後殘餘的髖臼發育不良,嚴重者需手術干預,但手術指徵仍無定論。Albinana觀察認為:復位後2年若髖臼指數大於35度,有80%的結果為中差(SeverinIII /IV),Kim發現4-5歲的患兒,如果關節間隙增寬超過6%(CHDD≥6%)(圖)提示將出現髖臼發育不良,需手術干預, Nakamura認為5歲時如果AI>30度,提示需要手術干預;Shin CH認為3歲時AI≥32度、CE角≤14度,應積極手術干預。Harris認為髖臼的塑形發育可持續到8-11歲,但最大塑形潛力在4歲以內,並建議對於單純髖臼發育不良應觀察到4歲,以判斷是否需要二次手術。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