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望聞問切”之“切”診

“望聞問切”之“切”診

切診是透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方法,又稱

脈診、診脈、按脈、持脈。

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執行就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

我國古代醫家由於缺乏現代儀器的檢查,更注重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透過切脈來了解疾病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體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和判斷預後,來進行正確的診治。

正如

《內經·靈樞經·經脈》

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就是說,脈診可以判斷病人的生死,處理百病,調理虛實。在現在的臨床工作中我們也注重病人脈象的虛實,來判斷病人的體質和氣血的盛衰。

《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又說:“善診者察色按脈,……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這就是說,從脈象的權衡規矩,可以識別疾病所主的臟腑;從病人的脈象去辨別浮沉滑澀,可以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

“望聞問切”之“切”診

中醫的精髓在於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脈是整體的一部分,所以從脈象的變化可以察知內在的變化。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變化會在外部表現出來。

在臨床上,脈診可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臨床上主要掌握脈診的時間、病人的體位,醫生的指法和指力輕重,每次按脈時間,以每側脈搏跳動不少於50次為限,同時要了解健康人脈象的變化情況,才能正確地進行脈診。

脈診

脈診,即切脈,俗稱“號脈”。中醫望聞問切,切脈診病,由來已久。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記載了醫家診脈治病的內容,而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西漢)墓中出土的簡帛醫書中,已有“脈法”的內容。

脈象是什麼?

1)大小-管察氣:大氣旺,小氣虛。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虛,慢精足。

3)硬軟-管察火:硬火多,軟火少。

4)浮沉-管表裡:[亦可說陰陽]浮表症,沉裡症。

5)勻亂-管察安危: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望聞問切”之“切”診

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發現:

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與迴圈系統);

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統);

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統)。

如此,小小的“寸口”,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視窗。

僅此還不夠,在切脈的時候,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

輕輕用力按在面板上為“浮取”;

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中取”;

重用力按至筋骨為“沉取”。

“望聞問切”之“切”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