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肖少卿:針刺補瀉透刺術治驗

肖少卿:針刺補瀉透刺術治驗

以有形調無形

以無形治有形

無法勝有法

法無定法

肖少卿:針刺補瀉透刺術治驗

肖少卿(1923。3—)男,江蘇泰興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43年畢業於江蘇省泰興師範學校;1951至1954年在泰興縣廣陵區老莊聯合診所任所長,兼任縣衛協會委員、區衛協會主任;1954年結業於泰興縣中醫進修班;1956年3月畢業於江蘇省中醫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退休。歷任針灸系教授、針灸教研室和經絡教研室主任、中國南京國際針灸培訓中心教授等職。兼任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會理事、華東地區針灸學會理事、全國高等院校中醫藥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中醫雜誌》和《國際臨床針灸雜誌》特約編輯等職。

從事針灸教學、臨床、科研工作50餘年,擅長中醫內外科,精通針灸,善治100餘種常見病多發病,尤其對中風失語、昏迷、吞嚥困難等的治療有獨到之處

作者對本人幾十年來臨床慣用而行之有效的針刺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三個刺激量的定量、定性作了總結,介紹了針刺補瀉透刺術治療偏頭痛、急性腰擔傷、胃下垂、膽道如蟲、中風失語等病症的經驗。

針刺治病的臨床效應,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一是機體的虛實狀態;二是經穴的主治效能,三是針刺的補瀉作用。就此三者臨證時如能有機結合,運用得當,每多應手取效。其具體運用是在辯證施治的原則指導下,進行循經透穴針刺。施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不盛不虛則平補平瀉之的手法,以起“陰平陽秘”、“以平為期”之效,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茲就有關針刺補瀉手法和常見病症的透穴針法簡介於下:

一、針刺補瀉的基本手法

針刺補瀉手法,古今論述甚多,諸如捻轉補瀉、提插補瀉、疾徐補瀉、開闔補瀉、呼吸補瀉、迎隨補瀉以及燒山火、透天涼、從陽引陰、從陰引陽等單式、複式手法。但臨床最常用的手法有三種:即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此三法,可算為各種補瀉手法的基礎,它貫穿於各種手法之中,堪稱“萬變不離其宗”。現就我多年來臨床慣用而行之有效的針刺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三個刺激量的定量、定性及其運用方面,列述於下:

1。瀉法:凡捻轉針體迴旋角度超過360度,提插深度超過0。5寸者,為強刺激、亦稱瀉法。本法多用於暴病閉厥、疼痛痙攣和癲狂病症等。

2。補法:凡捻轉針體迴旋角度不超過90度,提插不超過0。1寸者,為輕刺激,弱刺激,也稱為補法。本法多用於久病體弱、元陽暴脫(中風脫證、虛脫、休克之類)、腎陽虧虛、神經衰弱等症,同時,本法還適於某些重要部位的輸穴,如眼部的睛明、承泣、球后、上明等;延髓部的風府、啞門等。

3。平補平瀉法:凡捻轉針體迴旋角度在180度之間,提插在0。2~0。3寸之間者,為中刺激,亦稱平補平瀉法。本法多用於不盛不虛的一般病證;邪實正虛者,則先瀉後補等等。

二、常見疾病的經穴透刺

1。偏頭痛

患者錢××,女,38歲,1982年1月12日初診。

主訴:患左偏頭痛三年餘,曾經某醫院檢查為“神經性頭痛”。經服止痛片及中藥,症情雖有好轉,但每遇勞累及情志不遂,輒易發作。近一週來頭痛加劇,伴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辨證:屬少陽頭痛,由肝鬱化火,風陽上擾少陽經絡,脈絡受阻,不通則痛。

治法:平肝潛陽,熄風通絡。取絲竹空透率谷(左側)、太沖透湧泉(雙)。用2。5寸毫針從絲竹空向率谷沿皮透刺,施平補平瀉法,以疏調少陽經氣,祛風通絡。繼取太沖透湧泉,施以瀉法,以滋水涵木,平肝潛陽,均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經針二次後,頭痛減輕,十次告愈,追訪二年,未見覆發。

2。急性腰扭傷

患者李××,女,54歲,1980年4月23日初診。

主訴:清晨挑水扭腰,疼痛劇烈,經服活絡丹、雲南白藥、外貼傷溼解痛膏等,均未獲效。症見腰痛頗劇。不能俯仰轉側及下蹲,檢查脊柱無偏曲,腰椎無凸出,唯兩側腰肌有壓痛。辨證:腰肌扭傷,脈絡瘀阻,不通則痛。

治法:行氣活血,散瘀定痛。取內關透外關(雙),用1。5寸毫從內關向外關透刺,施以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正當施針一分鐘時,其感應隨著手厥陰、手少陽經向胸脅部放射,10分鐘後腰痛減輕,30分鐘後腰痛消失,活動自如。

3。胃下垂

患者蔣××,男,71歲,1981年7月26日初診。

主訴:素患胃病,鋇餐透視診為“胃下垂”(胃小彎至髂峰連線距離1。6cm,胃大彎至骼連線距離7。6cm),經服藥治療未效。

症見形體消瘦,面色萎黃,食慾不振,食後胃部牽引沉重,消化延緩,脘腹痞悶,基則嘔吐,舌質淡,苔薄膩,脈弱無力。

辨證:脾胃虛弱,中氣下陷。

治法:補中益氣,升提舉陷。取提胃三點(水突(右)、滑肉門、梁門),加灸中脘,氣海。用1。5寸毫針直刺水突1寸,施平補平瀉法;用3寸長毫針從滑肉門向梁門透刺,亦施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用艾條溫和灸中脘、氣海,至面板潮紅為度,隔日針灸一次。

經治二次後,胃都沉重感減輕。嘔吐亦止;針九次後諸症消失,飲食倍增,精神矍鑠,鋇透複查已屬正常,追訪二年未見覆發

4。膽道蛔蟲

患者趙××,女,19歲,1989年5月18日初診。

主訴:右上腹部突然疼痛,逐漸加劇,並吐出蛔蟲3條,伴有嘔吐,面黃肌瘦,查察兩眼鞏膜藍點,面現白色蟲斑,下唇內側有散見白色小顆粒,糞檢有蛔蟲卵(+++)。

辨證:膽道蛔厥。

治法:驅蛔鎮痛。取迎香透四白(右側),用1。5寸毫針,從迎香向四白透刺,施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經針刺3分鐘,腹痛大減,20分鐘腹痛若失,即服烏梅丸加減之劑,翌日排出蛔蟲10餘條,諸症消退,而告痊癒。

5。中風失語

患者陳××,女,73歲,1990年3月21日初診。

主訴(其女代訴):突然昏僕,伴右側肢體偏癱,不能語言,已20余天,曾於10天前經CT檢查提示腦血栓形成。中醫診斷為肝風挾痰上蒙清竅所致,曾經服中藥和針灸十六天,神志轉清,右側肢體功能活動有所好轉,聽力較好,但仍不能講話。診患者脈象弦滑,舌質紅,苔黃膩,二便調和,唯喑不能言。

辨證:由於肝風挾痰,上擾清竅,阻於廉泉,暗不能言。

治法:平肝化痰,開竅發音。取啞門用2。5寸毫針向承漿向刺入2寸深,施補法(弱刺激10秒)即拔針,繼取天突用3寸毫針從胸骨柄上緣內側向下呈90度角直刺2。8寸深,亦施以補法10秒鐘,不留針;再取廉泉用3寸毫針向海泉、金津、玉液各透2。8寸深,施以瀉法,不留針。取神門用1。5寸毫針從神門向陰郄、通裡、靈道透刺,施以瀉法,留針3分鐘,以開竅發音。更取豐隆直刺1。4寸深,太沖透湧泉亦刺入1。4寸深,均施行瀉法,留針5分鐘。

經針治一次後,患者隨能學話,針三次後,語言恢復如常。

三、經穴透刺的治療結果:

對上述30多種病症共治療2596例,其中顯效者(其本痊癒)為1826例,佔70。3%);有效者(症狀改善)為550例,佔21。18%,總有效率達91。5%。無效者(症狀無變化)為220例,佔8。48%。

四、幾點心得體會

1。以經絡學說為依據:即“經絡所通,主治所及”如採用內關透外關治療急性腰扭傷,內關功能寬胸利膈、活血鎮痛,手少陽三焦經“佈於膻中,歷絡三焦”,取其絡穴外關,功能宣通三焦、行氣活血、散瘀定痛,故而獲效。

2。以輸穴主治功能為基礎:經穴透刺法是充分發揮兩穴主治的雙重作用,如陽陵泉透刺陰陵泉,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又系筋之會穴,故本穴除善治膽病外,還能治療全身肌肉疼痛;陰陵泉系足太陰脾經的合穴,除主治脾病外,還能治療脾溼下注所致諸疾,因此可舒筋宣痺,健脾除溼,用治下肢麻木,膝關節腫痛等症有效。

3。以辨證施治為準則:經穴透刺雖有淺深,方向有縱橫,手法有強弱(補瀉),但必須依據寒、熱、虛、實和病情的輕、重、緩、急而進行辨證施治、即《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洩之,宛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靈樞·經脈》雲:“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4。以繼承發展造福人類為宗旨,經穴透刺法是《靈樞。經筋》的“燔針劫刺……以痛為輸”之進一步運用和發展,古代應用火針治療風寒溼痺,以取阿是穴針刺。嗣後歷代醫家不僅如此,並運用輸穴透刺治病。這種經穴透刺法,不但能治區域性病症,而且還能治療內臟病症。

本文摘自《針灸學報》,作者:肖少卿,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我們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絡我們刪除,謝謝!

溫馨提示:

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資訊

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並交流

此文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請在醫師指導下操作使用

本文由靈素館整理釋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