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獨家述評丨眼前是病 心底是人

獨家述評丨眼前是病 心底是人

圖說:前晚,在吳孟超院士長期工作過的東方肝膽醫院,前來弔唁的市民絡繹不絕。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郜陽/文

“醫者仁心,吳老千古。我們無法抵擋浪潮,但永遠記得燈塔。”

“爺爺放心,定會牢記教誨,仁愛待人。願星河璀璨,一路也有無盡的愛與溫暖將您環繞。”

一束束寄託哀思的菊花,漸漸環繞成花海。紅著眼眶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邊走邊回憶著過往的故事。昨天,上海的天終於晴了,明媚的陽光照進靈堂前的花海,映照著無數張卡片上的道別。留言卡上的訴說,字字動人,可那位老人,再也聽不見了。

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走了。5月22日13時07分,“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走完了他的傳奇人生。從17歲立志回國從醫報國,到97歲仍然奮戰在無影燈下,他彷彿就是為了戰勝威脅人民生命的肝癌,而來到這個世界。

在他出生的時候,還沒有一箇中國醫生做過一例成功的肝臟外科手術。1960年,他打破了這個尷尬的記錄,成為中國第一個主刀成功施行了肝臟手術的外科醫生。這年他38歲。此後的日子裡,他創造了一個個紀錄:為4月齡女嬰切除肝母細胞瘤、切除重達18公斤的肝海綿狀血管瘤……這些紀錄也許會被打破,但吳老堅守手術檯的時間紀錄,前無古人,恐怕要後無來者了。

他有一雙神奇的手,比一般人的手要小,顯得精緻而靈巧。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手,因為他知道,沒有一點兒繭的手,才能更敏銳地感覺到病人肝臟內部的微妙資訊。配合他做手術的護士說,吳老的手指上長著“眼睛”——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滿眼的紅色,但吳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進去,代替眼睛遊刃有餘地選中血管一掐,血當即就會止住。他的學生說,吳老敬禮時手有些微微顫抖,可只要一握住手術刀就不抖了。

“謝謝”這兩個字,或許是吳老聽得最多的兩個字。在醫院門口,有病人一見到他就撲通跪地,遞上被判了“死刑”的CT片。耄耋之年的吳老,就舉著CT在太陽底下站著,一看就是半個多小時。“還有救,來住院吧!”這是天底下最動聽的聲音。

從他第一次拿起柳葉刀到離開手術檯,整整70多個春秋。一萬六千多名病人,因為他而脫離了生命的絕境。他的眼前是病,心底是人,他總說:“我想揹著每一位病人過河。”

很多患者的記憶裡,總有一幅這樣的畫面:在給病人檢查前,吳老總會把聽診器焐熱;每次做完檢查,他都會幫病人把衣服拉好、把腰帶繫好。90多歲的老人啊,查房時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彎下腰把病人的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

“認識您30多年了。在很多人看來您是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後靠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術衣都溼透了,兩隻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您嘆口氣說,力氣越來越少了。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術室裡倒下了,你知道我是愛乾淨的,記住給我擦乾淨,不要讓別人看見我,一臉汗的樣子。”與吳老合作多年的護士長程月娥曾寫下這樣一封信。聽到這些話的吳老,已經96歲了,他還不捨得放下手術刀,他還想著救更多人,他還希望能多帶學生,多教年輕人……

他用一生的堅守,告訴所有人,醫生究竟該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他用一生的奉獻,寄語年輕的學醫者:某些醫生永遠只能收到醫療費,我願你們收到更多——別人的感念!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攻克肝癌的夢想,由他開啟,也將激勵一代代醫者接續奮鬥。遙望光年之外,那顆“吳孟超星”,明亮永恆。

四位年輕人,走到醫院的花海前,唱響了《國際歌》,這是吳老特別喜歡的一首歌。他們腳邊鮮花叢中的卡片上,寫著年輕杏林人的承諾:“我們會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