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你是否經歷過真香現場?

買之前:這麼貴,沒必要吧?

買之後:我後悔了!真的!後悔沒有早點買!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soogif

今天就來給大家蒐羅一些買之前以為是智商稅,之後卻“上癮”的東西。

NO。 1 溼廁紙——“肛門”不剛,它很脆弱

推薦指數:★★★★☆

適用人群:有菊花的人

肛門被大家戲稱為“菊花”, 由於皺褶多,容易有糞便和分泌物的殘留[6]。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giphy

再加上菊花本身就是“盆地”地勢,不通風不透氣,微生物滋生及分泌物的刺激等會導致肛周瘙癢、溼疹甚至肛瘻。

所以把菊花伺候得乾乾淨淨非常重要!

溼廁紙柔軟舒適,吸附力好,是清潔菊花的神器,因為擦得夠乾淨!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soogif

不過在使用的時候,更應注重的是手法!最好是從前往後擦(尤其是女生),注意雙手並用、左右開弓、雨露均霑、旋轉木馬……總之就是儘量不要有死角。

NO。 2 人工淚液——你滴對了嗎

推薦指數:★★★★☆

適用人群:眼睛乾澀的你

不用猜,你的眼睛一定也是超長待機狀態。

如何緩解眼疲勞和眼乾澀呢?除了頻繁眨眼,人工淚液也是可以幫到你的。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現在市面上大多眼藥水含有防腐劑,並且部分藥物有收縮眼部血管的效果,這類藥物會有輕度散瞳作用,只能臨時或者短期使用,長期使用可能會誘發青光眼急性發作,損傷角膜,引起眼睛發紅、乾澀症狀加重,甚至視力下降等,對視力造成嚴重損害。

人工淚液模仿了人類眼淚的成分,對眼睛傷害相對較小。

平時在選擇人工淚液的時候,要儘量選擇不含防腐劑的(常用的滴眼液防腐劑有苯扎氯氨、苯扎溴銨等)。常見的人工淚液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有0。1%(及0。3%)玻璃酸鈉、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人工淚液怎麼選呢?

一般來說,對於輕症乾眼患者,選擇黏稠度較小的人工淚液,而對於中、重度乾眼患者可以選擇黏稠度較大的人工淚液[4]。

如果你剛開始使用,最好和醫生溝通後再購買。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另外,人工淚液也只是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如果眼睛乾澀嚴重,建議去醫院就診治療。

NO。 3 腰靠/人體工學椅——“坐得對”為你撐腰

推薦指數:★★★★☆

適合人群:腰肌勞損族、久坐族、姿勢不良族、腰椎間盤突出者……

當你歪七扭八地坐著時,腰部會承受巨大的壓力,若長時間這樣,會導致骨盆以及腰椎承受壓力不均勻,造成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

為了儘可能減輕腰椎壓力,就要從“坐得對”開始。

一把好的腰靠或者人體工學椅,不僅能夠有效矯正不良坐姿,更能給腰部帶來足夠的支撐。

你可千萬不要小看這部分額外的腰部支撐,沒有它,我們就得持續動用自己的腰背部肌肉緊張收縮,來長時間維持坐姿,這就是腰肌勞損的主要原因。有了椅子帶來的額外支撐,我們就可以讓緊張的腰背肌“下班休息”了。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

如何選擇合適的椅子呢?最重要的就是看靠背,靠背的作用就是引導我們形成正確的坐姿。

因為人的脊柱是有一定的生理曲度的,靠背的重點就在於一個到位的腰撐,好的腰撐能夠很好的貼合我們後背的曲線(感覺背後微微頂住),並且軟硬適中,透氣。其次是靠背,最好能夠貼合背部,追求體驗的可以選擇上下分離的雙背、三背的設計。再次是頭枕,因為身高不同,所以頭枕最好是可調的。

因為我們的高矮胖瘦不一樣,可以去線下店或者朋友家體驗過後再購買。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至於價格嘛,也有很大的差別,簡單的可以買一個軟硬適中的小靠枕和一把普通椅子組合即可(價格親民),講究的也會買幾百、上千元的工學椅,但是需要符合我們的生理曲線,健康並且舒適。至於上萬元的多功能椅……只要你有錢,我也攔不著你。

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了腰靠和人體工學椅,也不要久坐,坐一段時間記得起身活動活動,平時也要多運動。

相比之下,牙籤又尖又硬,更容易戳傷牙齦,不建議使用。市面上有一次性牙線棒,但是要注意線的材質,太硬或沒有彈性的線不建議選擇。

P。S。正確使用牙線,不僅不會使牙縫變大,還可以透過清潔牙齒之間的間隙,從而一定程度上預防牙縫變寬。牙線如何正確使用?

NO。 5 電動牙刷——解放右手

推薦指數:★★★★★

適用人群:男女老少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好好刷牙,為的就是清潔牙菌斑——這個牙齦炎、齲齒的元兇。牙菌斑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基本在刷牙4小時後就捲土重來了!牙菌斑中的致病菌會分泌酸性物質,損傷牙齒。

對於完成了一天疲憊工作後的你,透過電動牙刷解放你的右手,簡直不要太爽。電動牙刷的震動傳遞到刷毛上,帶出食物殘渣和細菌,省勁又幹淨。

普通電動牙刷的價格幾百元左右,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和方式,可以根據喜好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使用電動牙刷,刷牙時間也要達到3~5分鐘,不要草草了事。

NO。 6 身體乳——秋冬幹皮救星

推薦指數:★★★★★

適用人群:嬰幼兒、老人、面板乾燥及溼疹人群[5]等

秋冬季,當你脫下秋褲時,瞬間會響起一首歌——北風蕭蕭~雪花飄飄~只是,隨風飄舞的就是你的幹皮。

在秋冬乾燥的季節,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對面板的保護力明顯不夠,這就需要額外的保溼產品來護駕了。尤其是嬰幼兒、老人和面板乾燥及溼疹人群,儘量在洗澡後全身塗抹有效的保溼產品(注意避開有傷口的位置)。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soogif

身體乳按照分類來說,有保溼身體乳、美白身體乳和含其他功效的身體乳等。

保溼身體乳主打保溼,就像一個有溼度的保護屏障,在供給保溼因子進入面板的同時,還能在面板表面形成“防護牆”,防止水分過度流失。

常見的成分有甘油、透明質酸、尿素等。要注意的是保溼乳的選擇季節有別,春夏季建議首選乳液類身體乳,輕薄易吸收,透氣無負擔;秋冬季首選乳脂類身體乳,充分滋潤,持久保溼。

美白身體乳常見的成分包括煙醯胺(維生素B3)、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熊果苷、凝血酸等,主要透過抗氧化、抑制黑色素生成或者聚集的途徑讓面板更亮白。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要注意:儘量避免含有有害成分的身體乳!如含有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人工合成油脂(儘量使用天然油脂)、聚乙二醇新增劑、過量的煙醯胺(超過5%煙醯胺可能會導致體毛生長)等。

選擇身體乳時,主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產品的功效性,甭管廣告吹噓得有多天花亂墜,基本成分也不過是那幾種,不是成分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更不是銷量越高才越好。

NO。 7體檢——治病治未病,健康延壽就選它!

推薦指數:★★★★★(直接爆燈)

適用人群:所有人

有多少人是因為身體出現問題才去檢查的?平時葛優躺,熬夜一時爽,當身體嚴重透支,出現病痛時,才想起來去醫院做檢查的大有人在。

可以這麼說,規律體檢是健康管理的最佳手段。

只是繁雜的體檢專案以及各種花式檢測類目,讓你無從選擇。

比如,你會看到:A套餐 2800元;B套餐:3500元;C套餐5000元……

這麼多體檢專案,到底該查什麼?體檢套餐是不是越全面、越貴越好?

2014年釋出的《健康體檢基本專案專家共識》告訴了我們體檢可以遵循“1+X”原則[1]。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常規體檢專案,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輔助檢查。以40歲為分界,年輕人每年1次,中老年人根據情況每年1~2次。

“X”——專項體檢專案,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及慢性病風險進行專項篩查。這一部分去醫院以及正規醫療機構也會有推薦可供參考。

具體體檢專案該如何選擇呢?在這裡有幾個大原則要注意:

這7種東西本以為是智商稅,買回來後卻發現:真香!

體檢不是隻做常規就行,也不是一次就一勞永逸,在一些疾病發生的早期能夠及時干預,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成為晚期,為你省下一大批醫藥費,是真的很香。另外體檢也不是越全面越好,合理挑選適合自身的體檢專案即可(關鍵是錢包遭不住)。

以上就是真香現場的總結啦,要知道所有的東西,不是貴、功能多就是好,適合自己更重要,科學地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會讓你的生活更幸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編委會。 健康體檢基本專案專家共識 [J]。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 2014, 8(02): 81-90。

[2]辛東嶺。 筋膜槍與拉伸放鬆對運動後肌肉疲勞影響的對比研究 [D]; 南京體育學院, 2020。

[3] Kinane D F , Stathopoulou P G , Papapanou P N 。 Periodontal diseases[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7, 3:17038。

[4]劉祖國。 乾眼的治療 [J]。 中華眼科雜誌, 2006, (01): 71-4。

[5]李利, 何黎。 中國面板清潔指南 [J]。 中華面板科雜誌, 2016, 49(08): 537-40。

[6]詹學斌。 肛門解剖與生理 [J]。 中國臨床醫生, 2005, (03): 9-10。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歡迎微信搜尋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