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美文|黃酒一杯御冬寒

關注河北中醫藥

中醫大事早知道

一個實用與格調兼修的公眾號

還沒有從立冬的寒風中回過神,三九寒天如期而至,這個季節最好有晶瑩的雪花,輕盈地在樹枝間翩翩飛舞。所謂“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此時飲一杯酒,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美文|黃酒一杯御冬寒

喜歡喝酒,源於中國傳統的酒文化。讀高中的時候,曾經看過散文家梁實秋先生的《飲酒》,該文寫道:“看山觀海,久了也會膩煩,於是呼朋聚飲,三日一小飲,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罈,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數,乃自命為酒中八仙。”梁實秋先生所飲之花雕,應屬於黃酒。我的老家在河北省內丘縣的農村,一望無際的冀南平原,少山缺水。無法像梁先生那樣“看山觀水”,也沒有梁先生飲酒時的豪爽,我只是在冬日閒暇時,陪年邁喜酒的老父親,在雪天裡小酌兩杯。

真正對酒有所認識,始於今年暮秋,我有緣走進內丘的一家酒廠,從酒廠的發展史,瞭解悠久的酒文化。

傳說,扁鵲曾帶著兩個徒弟沿太行山南下,見蓬鵲山一帶中草藥特別多,又趕上當地瘟疫流行,人們為躲避瘟疫紛紛逃亡異地,百里內處處凋敝。扁鵲遂以米粉、米糠為原料自制酒麴,派弟子取山泉,以米黍釀酒,並採鵲山多味中草藥溶於酒內,送給逃難的鄉親以祛病強身。扁鵲將釀酒之法傳於當地百姓,從此,扁鵲的釀酒之法在內丘得以傳承,被人稱為“鵲酒”。

在中醫藥學的發展史上,有“醫源於酒”的說法,從古體的“醫”字寫法上就能看出來。“醫”字的下半部分“酉”代表酒,而且酒本身也是一味中藥。酒,乃水谷之氣,性味甘、苦、辛、溫,入心、肝、肺、胃二經,具有上升和發散的特性,可通血脈,散瘀血,行藥勢,祛寒氣。故《漢書·食貨志》稱“酒乃百藥之長”。

酒種類眾多,其中的黃酒可做藥引子。藥引是引藥歸經的意思,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他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起“嚮導”的作用。儘管酒類眾多,琳琅滿目,但果酒不宜與中藥配伍,白酒的酒精度數又太高了,黃酒的酒精度適中,故而黃酒比果酒、白酒更適合作藥引子。黃酒是醫藥中的重要輔料之一,它發揮的“藥引子”作用不可忽視。現在進行中藥炮製,依然常用黃酒浸、蒸、炒、炙一些中草藥,或用其調製中藥丸及各種藥酒。我們村裡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中醫,他所開具的處方中常需要用酒或棗做藥引子。許多人不解,問其道理,老中醫說:“這是中藥藥性決定的。以丹參打比方來說,它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但它味苦、性微寒,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遇溫則行’,所以用酒送服丹參,或者是用酒浸泡後服用,可藉助酒的熱性,增強丹參活血的藥效。”

黃酒一杯御冬寒,在寒冷的三九天裡,燙一壺黃酒,驅寒暖身,品味其醇香,不失為一種生活的樂趣和享受。

作者單位:內丘縣中醫院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