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老年痴呆、失眠、抑鬱預防新方法,專家建議每天堅持 1.5 h!

老年痴呆、失眠、抑鬱預防新方法,專家建議每天堅持 1.5 h!

近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鬱金泰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譚蘭教授團隊,基於 362094 名 37 至 73 歲的參與者長達 9 年的隨訪資料,

研究發現戶外光照時長與新發痴呆風險呈明顯的「J 型」關係。

最佳的戶外光照時長為平均每天 1.5 小時。過短或過長的戶外光照暴露都將增加痴呆發生風險。

此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BMC 醫學》(BMC Medicine》)雜誌(圖 1)。

老年痴呆、失眠、抑鬱預防新方法,專家建議每天堅持 1.5 h!

圖 1。 該研究發表在《BMC Medicine》雜誌

光照是影響生物鐘節律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的變化透過視覺通路向大腦中的生物鐘結構傳送訊號進而調整生理和行為的節律。同時,光照還可以透過非視覺通路影響大腦功能。

光照療法也在阿爾茨海默病、非季節性抑鬱以及睡眠障礙等領域觀察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現代社會,人們接受戶外光照的時間明顯減少,通常一整天都暴露在明亮的人工照明下。目前,並沒有一項大規模的佇列研究來揭示戶外自然光照時長和新發痴呆的關係。

為了解決這一科學問題,鬱金泰教授團隊開展了這項研究工作。

研究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佇列,納入了

362094

名 37 至 73 歲的非痴呆參與者,這些參與者於 2006~2010 年期間被招募,平均隨訪時間為 9 年。

所有參與者分別報告了夏冬兩個季節中,每天接受戶外光照的平均時長。在隨訪期間,共 4149 名參與者被診斷為新發的痴呆。研究團隊對戶外光照時長和痴呆風險之間的線性和非線性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戶外光照時長與痴呆風險之間呈典型的非線性

「J 型」

關係,過短或者過長的戶外光照時間都會增加痴呆的風險。而最佳的戶外光照時長為夏季每天 2 小時,冬季每天 1 小時,平均為每天 1。5 小時(圖 2)。

老年痴呆、失眠、抑鬱預防新方法,專家建議每天堅持 1.5 h!

圖 2。 戶外光照時長和痴呆風險之間呈現「J 型」關係

根據研究結果,

與平均每天接受 1。5 小時戶外光照的人群相比,戶外光照時長每減少 0。5 小時,痴呆風險增加 28。7%,戶外光照時長每增加 0。5 小時,痴呆風險增加 7。0%。

根據年齡進行的亞組分析顯示:

在年齡大於 60 歲的老年人群中該 J 型關係更加顯著,與平均每天接受 1。5 小時戶外光照的老年人相比,老年人的戶外光照時長每減少 0。5 小時,痴呆風險增加 30。4%,戶外光照時長每增加 0。5 小時,痴呆風險增加 6。3%。

綜上,該研究表明戶外光照時長會顯著影響痴呆的發生風險,明確且具體的戶外光照指導將有效預防痴呆的發生。

此外,以往大多數關於光照和痴呆的研究都聚焦於夜間的人工照明,這項研究強調了

獲得最佳時長的自然光照射以預防或延緩痴呆發生的重要性。

老年痴呆、失眠、抑鬱預防新方法,專家建議每天堅持 1.5 h!

圖 3。 每天 1。5 小時戶外光照可能有助於預防痴呆

關於戶外光照和痴呆發生背後的機制尚不明確,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有以下幾種:

01. 可能透過影響維生素 D 的方式影響痴呆的發生。

維生素 D 受體廣泛存在於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中。維生素 D 參與大腦健康的多種關鍵途徑,包括神經保護、免疫反應調節、抑制炎症和調節氧化應激等。

有證據表明,血清維生素 D 濃度與疾病結果之間的關係似乎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但個人長期維生素 D 水平的資料難以獲得,研究人員無法對人體內維生素 D 水平進行長期監測。

02.

戶外光照可能透過作用於人體內部時鐘——視交叉核,

調節晝夜節律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具體機制仍需要在動物實驗中進行進一步驗證,以明確戶外光照和痴呆的潛在關聯。

鬱金泰教授團隊本次發表的研究成果,首次揭開了戶外光照時長與痴呆的非線性「J 型」關係,為痴呆預防提供了更加明確具體的指導。

鬱金泰和譚蘭教授倡導,

大家在晴天的時候應到戶外曬曬太陽,暴露在陽光下,保證最佳的日均光照量,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干預,預防或減緩痴呆的發生。

排版|時間膠囊

題圖|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