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擺脫情緒慣性,你就贏了

作者 | 樊登讀書 · Mona媽媽

主播 | 樊登讀書 · 晏嬌

作家丹尼爾·卡尼曼曾在《思考,快與慢》裡面寫道:

“我們一天當中會做很多決策,但是隻有1%的機會,在用腦子解決問題。

剩下的99%都是憑著慣性、憑著習慣做事情。”

樊登老師在講《社會性動物》一書時,也曾提到

“情緒慣性”

的概念。

簡單來說,情緒慣性就是,一系列不斷附加再附加的壞情緒。

因為我們總在非理智地做事,所以常常會因為一件小事,就陷入情緒的漩渦,久久不能自拔。

如果我們一直在這個漩渦裡打轉,最終只會被壞情緒慢慢吞噬。

唯有懂得理智地接納,才能擺脫情緒慣性,過上更美好的人生。

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曾發現: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當慣性讓我們墜入情緒的沼澤,人很容易就此裹足不前,甚至就此拖垮自己的身體。

朋友娜娜就常常因為情緒問題,出現陣發性頭痛,而且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她20多年。

她也曾去醫院做過很多檢查:腦CT、顱內多普勒……都沒查出問題。

最後在家人的建議下,娜娜去諮詢了心理醫生。

經過跟心理醫生的好幾次諮詢,她這才慢慢意識到:

自己頭疼的誘因,竟然源自她從小就習慣將那些不滿和難過積壓在心底。

心愛的玩具,常常被媽媽強行讓給妹妹;

被妹妹撕爛作業,因為是姐姐,也不能放肆大哭;

工作以後,明明是自己的成績,由於不善言辭,卻被同事搶先邀功……

一點一滴的負面情緒,就像毒刺一樣,一根根地紮在娜娜的心底,成了她20年來未曾退去的隱痛。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蝴蝶效應”:

一隻蝴蝶,在巴西偶爾扇動了一下翅膀,導致了一個月後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

應用到情緒中來說也是如此。

一次次的情緒壓抑之下,娜娜的內心早已變得千瘡百孔。

在情緒的惡性迴圈下,她愈發不敢表達自己,不敢釋放自己的內心,從而陷入更糟糕的情緒。

於是乎,無處發洩的負面情緒,就像龍捲風一樣,經常把娜娜的腦子擾的一片混亂,最後只能透過疼痛的形式表現出來。

擺脫情緒慣性,你就贏了

心理學家王宇赤老師曾說:

“當我們出現不斷重複,難以治癒的病痛時,

需要被照顧的,不只是我們的身體,還有我們的內心”。

因為情緒的慣性錯亂,會讓內分泌紊亂,從而導致器官功能活動失調,最終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情緒如風,吹過留痕。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如意的糟心事。

如果不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就會陷入更深的泥潭,傷身傷心,不能自拔。

當注意到自己陷入情緒漩渦,一定要懂得如何叫停,及時止損。

稻盛和夫曾說:

“脾氣永遠不要比本事大。”

的確如此,情緒就像草原之夜的一把野火。

操控好了,是熱鬧美麗的篝火晚會;操控不好,則是一片狼藉的火災現場。

想要玩火,一定先有滅火的本事。

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

否則,情緒過後,一地稀碎的殘局,只會惹火自焚,讓自己不堪重負。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條熱搜,讓人唏噓。

安徽合肥的一市民報警稱,自己正常停放的車輛,後擋風玻璃突然被砸出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

而且周圍還有4輛汽車,也出現了類似的明顯砸損劃傷。

民警趕到事發現場,在周圍還發現了一大堆砸壞的鍋碗瓢盆:包括碗碟、電飯煲,甚至還有洗碗機……

順著這些物品,民警很快鎖定了肇事者胡某。

原來,他因為酒後與女友發生爭吵,情緒一時失控,就順手拿起廚房裡的物品,直接從16樓窗戶,一股腦地扔出窗外……

目前,胡某因涉嫌高空拋物,已經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類似的情況,在生活裡,其實並不少見。

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人,因為一件小事就把情緒無限放大。

最後不僅擾亂了自己和別人的生活,甚至還會釀成大禍。

失控的情緒就像一隻無人看管的野獸,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擺脫情緒慣性,你就贏了

很多人都覺得,只有脾氣夠大才能彰顯自己的態度和能力。

殊不知,深陷情緒漩渦地去做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當情緒來臨時,學會合理安放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才是一個人最智慧的處世之道。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情緒智力”,指的是一個人把控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情緒智力高的人,情緒穩定,並且有更強的復原力和強韌性。

面對各種情況,他們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緒,忍放自有分寸。

擺脫情緒慣性,不壓抑自己的負面想法,不輕易因為情緒崩盤,就要學會培養自己的情緒智力。

1.察覺並接納情緒——承認是釋然的開始

當我們覺察到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或憂傷)時,恭喜你!你已經接受到身體給出的訊號了。

只有當我們覺察到壞情緒,壞情緒才能有可能停下來。

就像大衛霍金斯博士在《放手》中講的:“要充分感受情緒、體驗情緒,才能徹底擺脫情緒困擾。”

越是牴觸排斥,就越會出現更多附加的情緒,情緒慣性就會更惡意地蔓延開來。

當我們慢慢接受,反而越活越輕鬆。

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是掌控情緒的開始。

擺脫情緒慣性,你就贏了

2.ABCD反應模式 —— 改變對“糟心事”的判斷和理解

生活中,很多人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總是運氣不好,遇人不淑,遇事不順?

其實,我們是對自己的缺失感到難以釋懷,然後就會陷入運氣越差,情緒越糟的死迴圈裡。

事實上,根本問題出在我們對事情的判斷上。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曾提出

情緒反應的ABC模式

A(Activating Event)——發生的的事情;

B(Beliefs)——我們的看法;

C(Consequences)——導致的結果:比如焦慮(情緒結果),攻擊(行為結果),心悸(生理結果);

D(Disputing)——找出自己的錯誤思維模式;

E(Effective Rational Beliefs)——找到新的有效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往往會沉浸在一些固化的思維模式裡,對所發生的事出現經驗性誤判,從而影響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入更糟糕的死迴圈。

找到這些錯誤的想法,修正我們的判斷與結論,才能緩解情緒化。

3.積攢優質情緒 —— 幸福指數越高,生活越輕鬆

心理學家把心情比作一個容器,裡面裝滿我們的情緒。

情緒的爆發,看似是一瞬間,其實是“那一根根稻草”把情緒積壓到臨界點。

壞情緒把人生推向懸崖,而好情緒幫我們懸崖勒馬。

所以,多積攢優質情緒,也是擺脫情緒慣性的有效方法。

暖陽下的小草,和家人一起的自制晚餐,忙碌會議後的一杯清茶……這些都是生活里美好時刻。

把這些小確幸留藏起來,不高興時在腦海裡輪番播放一遍。

生活越多小確幸被看到,內心就會變得越柔軟,壞情緒就會無處遁形。

4.培養運動習慣 —— 生活越自律,情緒越自由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運動能改善調節情緒,而且生活越自律,情緒越自由。

《赫芬頓郵報》發表過一個“情緒運動表”:

壓力大時,做瑜伽,可以放鬆身心;

悲傷時,適當游泳,可以在水裡放空自己;

焦慮時,隨著音樂起舞,可以讓憂愁得到有效緩解。

總有一種運動方式,能釋放你的負面情緒。

人在運動之後,身體會產生多巴胺和內啡肽。這兩種物質,都能讓人感覺到愉悅。

尤其是內啡肽,它就像是付出辛苦後得到的獎勵,讓人從內心獲得成就感。

陰霾的情緒,在運動後很容易得到驅散。

擺脫情緒慣性,你就贏了

作家安德烈婭 歐文曾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中寫道 :

“負面情緒就像一個迷宮,一旦陷進去,就很難停下來。”

但是,如果能學會調整心態,懂得理智安放情緒,你會發現:

事與願違和得償所願,不過是一念之間。

擺脫情緒慣性,看淡眼前的短暫得失,即使深處荒蕪,也能找到希望的綠洲。

深陷情緒慣性,即使蠅頭小事,也會被捲入情緒的黑洞漩渦。

點個

「在看」

,願我們都可以做自己的良醫,擺脫情緒慣性,讓生活溫柔順遂,安暖靜好。

作者 | Mona媽媽,與孩子一起經風雨,聞花香!

主編 | 阿醫

排版 | 鄭向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