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健康/ 正文

排除腫瘤轉移,為什麼要做PETCT?

排除腫瘤轉移,為什麼要做PETCT?

近期熱播的影視劇《關於唐醫生的一切》,因其“硬核”的醫學知識引發討論。劇中,薛正倫得了極罕見的心臟血管肉瘤,但又不想讓過多人知道,於是進行秘密診治。大部分檢查順利隱瞞了下來,但手術前為了排除轉移,要做核醫學檢查,這項檢查令他頭疼起來——有點瞞不住了。這裡有兩個知識點劇中沒有進一步解釋:排除腫瘤轉移,為什麼必須要做放射性核素全身掃描?為什麼核醫學的醫護人員需要陪伴在患者身邊?

劇中所說放射性核素全身掃描,更確切地說是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即PET/CT顯像。PET/CT檢查前需要向病人體內注射放射性核素標記的顯像劑,是一種葡萄糖的類似物18F-FDG。因為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具有“嗜糖”效應,會比正常組織攝取更多的18F-FDG,在PET/CT影象上呈現高代謝(濃聚),很容易看到病灶部位。並且PET/CT是全身檢查,在腫瘤的早期診斷、分期等方面,可以說是目前已知的最佳手段。

那麼,為什麼核醫學的醫護人員需要陪伴在患者身邊?

我們以做一次18F-FDG PET/CT檢查為例來數一數需要多少醫護人員。首先問診醫生了解病人病史,準確、全面的病史資訊對診斷至關重要。然後需要護士協助測量身高、體重及血糖,血糖水平低於11。1mmol/L是保證顯像質量的必備條件。此外,還需要護士按照體重來給病人注射18F-FDG。放射性藥物會隨著時間衰變減少,還需要化學師們在此前完成合成、質控等工作。

當患者上機檢查時,需要技師調整病人體位,設定掃描引數。檢查結束後,需要醫生書寫報告。報告書寫完成後,需要上級醫生稽核報告。如果病情複雜,需要醫生集中讀片討論。

看似一份小小的核醫學檢查報告竟然有這麼多的醫、技、護人員共同參與,想在患者面前瞞病情確實有點難度。

劇中還提到了“心臟嗜鉻細胞瘤”,以及隨之而來的奧曲肽顯像。“心臟嗜鉻(shì gè)細胞瘤”,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稱為“心臟副神經節瘤”,是一類起源於交感神經鏈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起源於心臟的副神經節瘤非常罕見。核醫學診療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治皇冠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核醫學影像有眾多的分子探針,就是我們俗稱的放射性藥物,注射到人體後,就像畫地圖一樣顯示出腫瘤的分佈情況。其中,最常用的是生長抑素受體顯像,也是劇裡所說的“奧曲肽顯像”,因為大部分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表面都會表達生長抑素受體,那麼68Ga標記的生長抑素類似物或拮抗劑就能像鑰匙和鎖一樣特異性地與生長抑素受體相結合,用PET/CT準確地顯示出腫瘤累及的範圍並確定受體表達的狀態,從而指導生長抑素以及PRRT(多肽受體介導的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的治療。

PRRT治療屬於“診療一體化”範疇,顯像所用的探針,標記上治療性核素就可以像巡航導彈一樣,定向瞄準腫瘤部位,透過高能的射線,殺傷腫瘤細胞。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生長抑素受體顯像還是PRRT治療,主要適用於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對於分化差的神經內分泌癌無論顯像還是PRRT治療幾乎都沒有作用。

此外,我們分子影像中最常用的FDG PET/CT顯像,主要反映的是腫瘤糖代謝的情況,糖代謝活躍的腫瘤往往分化程度差,腫瘤區域性控制率低,複發率高,預後不良,所以一般推薦用於ki67>10%的神經內分泌瘤以及神經內分泌癌的顯像。

我們在部分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中會採用生長抑素受體顯像以及糖代謝顯像的雙掃描,目的在於更好地瞭解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以及異質性,而且有10%-2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會伴有第二原發惡性腫瘤,而大部分惡性腫瘤表現為FDG高代謝,所以可以透過糖代謝顯像進行甄別。

作者:宋少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

戚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技師)

徐俊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治醫師)

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