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在波斯《列王記》的圖畫中,竟赫然出現三個身著明朝官服的官員。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也揭示了帖木兒大帝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依朗南部城市設拉子地區,英國考古專家肖恩帶領考古團隊找到了一處古波斯遺址,也正是古波斯遺址的出土,讓古代波斯帝國的輝煌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肖恩與助手們在古波斯遺址的地下室內,找到了一個被鎖封住的箱子,箱子本身顏色為硃紅色,上面鑲嵌有大量的寶石。

毫無疑問,儘管箱子已經佈滿了塵土,但從精緻的盒子,以及盒外的裝潢來看,其內應該裝有比較貴重的東西,其文物價值應該十分巨大。

果不其然,考古學家肖恩的設想完全正確,在箱子之中,赫然擺放著幾個發黃的卷軸,其外部都是由發黃的油紙包裹,收藏人顯然是做好了長久收藏的打算。撕開油紙後,肖恩將卷軸小心翼翼的取出,並由助手幫助展開,而就在卷軸展開的一剎那,所有人不禁大吃一驚。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考古專家肖恩發現,箱子中的卷軸是一幅幅的長畫,而長畫之中的內容更是一目瞭然,它清晰記錄了古波斯帝國數位帝王的豐功偉績,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在諸多卷軸中,有一幅畫最有趣,該畫內容為波斯宮廷聚會,畫中一人坐於中央,下有諸多身著華麗服飾的人跪在廊下,似乎都在全神貫注地傾聽臺上之人的講話。此時一個問題突然出現,臺上居中而坐侃侃而談之人究竟是誰?他為何會有如此尊貴的身份?直至後來,肖恩才瞭解到,原來此人正是14世紀橫掃歐亞的波斯帝王帖木兒。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帖木兒出身於突厥化的蒙古貴族家庭,從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征戰沙場。1370年時,帖木兒奪得西察合臺汗國的統治權,建立了龐大的帖木兒帝國,並將首都定為撒馬爾罕,改稱“蘇丹”。在此後數十年中,帖木兒屢屢征伐附近邦國,花拉子模、阿富汗、東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都被其征服。

由此,帖木兒也建立起一個西達小亞細亞、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裡海、鹹海的龐大帝國。由此我們也能發現,畫中眾人恭敬的屈服在帖木兒大帝的腳下實屬正常,畢竟誰敢觸怒眼前神聖無比的征服者呢?但考古專家肖恩仍然存有疑問,因為他有了一個新的發現,在畫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居然出現三個跪在一起的明朝官員,他們身著明朝官服並排而跪,顯得十分卑微恭敬,令人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正是這一幕場景,讓時間重新拉回到公元1402年,一個東西方兩大帝國並立的年代。作為“破壞之王”,帖木兒大帝的征服程序勢如破竹,而東方之主明成祖朱棣也聽到了訊息,隨即便派出使者前往撒馬爾罕城前往慰問,以示兩國之間的友好。然而此時的帖木兒卻十分膨脹,他早已經對東方的富庶垂涎三尺,並試圖進一步擴張版圖。

雖然他位居西方,但仍時刻關注著遙遠東方的政局變換。當帖木兒大帝聽說朱棣“殺侄篡位”時,頓時覺得有機可乘,隨後便主張以“討伐”的名義對明朝展開攻伐。與此同時,帖木兒大帝也出於個人厭惡之感,竟然私自將明朝使者傅安等使臣扣押。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公元1404年,帖木兒在撒馬爾罕舉辦宴會,款待向他致敬的外國使臣。在此期間,他對於來自西班牙的克拉維約格外重視,覺得自己的威名已遠播歐陸,但是對明朝使者傅安等人十分鄙夷,甚至在宴會上還不忘對他們進行羞辱,將其置於座位之後,用以表示大明國不配參加國際性會議。

傅安等人也毫不示弱,雖然面臨著可怕的死亡威脅,但仍表達著對暴權的抗議。帖木兒也不甘示弱,在聽罷傅安的慷慨陳詞後頓時表示,他要率領軍隊進行東征,讓他們的皇帝匍匐在自己的腳下。然而,帖木兒的豪言卻沒有得到驗證,因為就在第二年他準備東征時,卻因為染上疾病而猝死,東西兩大帝國的碰撞也戛然而止。

波斯《列王記》中,竟出現三個明朝使者,帖木兒落敗的原因找到了

帖木兒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從其扣押傅安等三名使者開始,其命運就已經被徹底註定。眾所周知,在古代戰場上流傳著一句話,叫作“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因為使者作為戰爭雙方的溝通者,具有著傳遞情報和資訊的作用,他們就是戰爭連結的“電話線”,一旦被斬,則二者之間的聯絡立馬會被切斷,導致戰爭失控,最後必然出現兩敗俱傷的“雙輸”狀態。

更重要的一點是,使者本身身份十分特殊,在“討價還價”戰爭談判中,可以說是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故此雙方都會遵守“不斬來使”的約定,甚至有些將領還會對使者進行厚待。帖木兒的失敗正在於此,他殘暴不仁且窮兵黷武,對於作為使者的弱者們肆意欺凌,踐踏他們僅有的尊嚴,其內心的凌厲之氣不言自明。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帖木兒過度迷信武力與權力,卻忘記了以德服人的道理,最終也是導致其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東西帝國的對撞》李偉著 陝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