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東北三省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河流縱橫,境內分佈著眾多的山脈,如長白山、大小興安嶺等。在遼寧北鎮市附近,還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醫巫閭山。醫巫閭山體量有限,長度約45公里,最高峰望海峰海拔約800多米,與長白山、大小興安嶺相比,簡直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弟。它的知名度與馳名中外的五嶽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但醫巫閭山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卻一度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中國古代皇帝們,對這座小山包給予了非同一般的重視,先後多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魏書》記載,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帝幸遼西,望祀醫巫閭山”,這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第一次關注醫巫閭山。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到了隋朝,開皇十四年(594年)閏十月,隋文帝楊堅再度派遣使者來到這裡,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儀式,並且“就山立祠”,還由朝廷劃撥專款、組織民夫工匠,在這裡興建了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醫巫閭山神祠。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唐朝建立後的開元年間,唐玄宗派遣使者來到這裡,冊封醫巫閭山的山神為“廣寧公”,這也是古代皇帝第一次冊封醫巫閭山,醫巫閭山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和提高。宋朝建立後,醫巫閭山處在遼國的控制區內,但宋朝皇帝依舊對這裡念念不忘,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專程派遣使者,在宋遼關係緩和期間來到此地舉行祭祀儀式。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醫巫閭山正好處在遼國的轄區內,遼國皇帝對醫巫閭山的重視更是無以復加,先後34次派遣使者來此地舉行祭祀儀式。元朝建立後,同樣對這裡極為看重,元朝立國不足百年,先後七次派遣使者來這裡祭拜。清朝皇帝中,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5個皇帝,共11次派遣使者祭拜。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古代皇帝為什麼對這座小山包如此看重?這裡究竟有何奧妙?皇帝們為什麼先後56次祭拜此地?原來,中國古人自古就有崇拜祭祀山嶽的傳統。古代自然科學水平低下,古人認為,萬古長存的山嶽是“神靈”所居之地,因此會舉行祭祀山嶽儀式,以祈求“神靈”庇佑國泰民安,社稷綿長。

《古今圖書整合》記載,舜帝在位時,“分州十二,各封一山,以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即為幽州之鎮”。隋文帝在位期間,在五嶽之外又加封“四鎮”,“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冀州鎮霍山”,宋代時,朝廷再度改“四鎮”為“五鎮”:“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遼寧一座小山只有八百多米高,古代皇帝為何56次派遣使者來到這裡

從此之後,中國山嶽中的“五鎮”就成為與“五嶽”並駕齊驅的山川崇拜物件,而醫巫閭山就此成為“北鎮”,被列入歷朝歷代祭祀典禮必不可少的物件。對醫巫閭山的祭拜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遼國、元朝、清朝等遊牧部族建立的國家,對此地分外看重,祭祀規格較高,次數也更多。這是因為醫巫閭山位於塞外,正好處在或者緊鄰他們的龍興之地,因此對這裡也就更為熟悉和重視。

參考資料:《魏書》《隋書》《宋史》《古今圖書整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