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話,就是對韓信最終的結局的最好概括。很多人對劉邦過河拆橋、屠戮功臣之舉十分鄙夷,但不得不說,韓信在晚年的確有謀反之實,只是這謀反背後,則有著更多文章可做。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比如說,韓信謀反的時機選擇就十分蹊蹺。韓信最終謀反之時,是已經被奪取兵權和王爵,被貶為淮陰侯之後受到監視之時謀反的。但以韓信用兵打仗的過人能力,怎麼會選擇這樣的時機來謀反呢?當年他曾經擁兵百萬,直接決定楚漢之爭孰勝孰敗之時,為何卻沒有選擇叛出而獨自稱王呢?

要回答三個問題,等分成“擁兵百萬時未反”和“被貶淮陰侯而反”兩個部分共3個理由來闡釋說明。

>>

擁兵百萬,為何不反?

韓信受蕭何舉薦,得到了劉邦的重用,直接被拜為了大將軍,從此韓信開始效忠劉邦,先是為劉邦打下三秦之地,緊接著又拿下了魏王與代王,旋即又擊破了趙國和齊國的的領地,其功勞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而彼時的韓信已經擁兵百萬,成為了決定項羽和劉邦孰勝孰敗的最關鍵的因素。當時項羽將劉邦圍攻在滎陽,總體兵力依然在劉邦之上,但即便如此,項羽還專程派使者武涉前去說服韓信效忠項羽,他說:

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

由此足見韓信之分量。如果這個時候韓信決定反叛出來獨立稱王,簡直就是最佳良機。可韓信卻沒有如此選擇,這裡就有兩個理由。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一個理由是,韓信雖有將心而無王氣,心中存著忠君的執念。韓信早年投效項羽而不受重用,是後來到了劉邦帳下之後才成為大將軍,能夠在中原沙場上一展拳腳實現平生抱負,因此一直認為劉邦重用他是對他的恩情。因此韓信當時就回話給武涉說: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

這就還是感念劉邦之恩呢。熟不知劉邦用他韓信,到底也只是為了利用韓信的才能來獲取自己的江山而已,韓信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雖然覺得武涉講的有道理,但是卻不願意相信。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當然,這也跟劉邦本身用人的才能有關。劉邦是個能屈能伸之輩,為了稱王稱帝什麼都可以丟棄,這就是韓信做不到的一點。當年劉邦一開始也曾怠慢韓信,蕭何進言之後劉邦就頂著“被打臉”的風險將韓信當成了大將軍。

後來韓信攻下齊國之後更是上書想要做個“代理齊王”來方便管理齊地。可彼時的劉邦都還只是個漢王,韓信此舉幾乎就是挑戰劉邦的地位了,可劉邦還是選擇直接讓韓信當了真齊王。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後來垓下之戰扳倒項羽之後,劉邦奪去了韓信的軍權,但同時又讓韓信去做了楚王,不久之後又以謀反之罪責將韓信擒住,卻免去了韓信的死罪貶他做了淮陰侯。劉邦就透過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將韓信的權力一步步奪去,等到韓信反應過來時,發現自己已經無兵可用了。

>>

被貶淮陰,為何謀反?

事已至此,韓信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但好歹是個淮陰侯,日子肯定還是過得去的。如果韓信就這樣安度後半生,想必以他的才能,還是能夠苟安於世,至少不會被殺頭的。可為何韓信要在無兵無權的時候反叛呢?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這就跟韓信的性格不無關係了。韓信是個是非分明的剛直之人,當年劉邦對他好,所以他明明有自己稱王的能力卻並沒有這麼做。現在他反應過來,劉邦原來一直在給他下套,心中自然是怒火中燒難以遏制。

當年他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的時候,就已經當著劉邦的面罵過劉邦過河拆橋了,這也足見韓信的血性。一個半輩子都拼殺於戰場之上的將軍,怎麼可能會選擇諂媚苟活的方式呢?

以韓信之才,定然也知道自己成為淮陰侯時已經大勢已去,但他還是選擇謀反,這是他作為將才最後的堅持和尊嚴。後來韓信在長樂宮中被擒時,最後一句話就是“豈非天哉!”,指的也是他明白,他之死已經是註定的了。

韓信在擁兵百萬時沒反,為何在被貶為淮陰侯,被監視居住時反了?

因此,與其在劉邦面前搖尾乞憐,還不如痛痛快快大鬧一場,保全他韓信的一世英名,所以韓信之反,也許並非是為謀帝位,而是為了求死。而如果韓信不反那麼一下,而是跟後來的劉禪一樣謹小慎微的或者,那他韓信就不是後世眾人都敬仰萬分的韓信了。

>>

結語

總而言之,韓信乃是我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軍事奇才,在沙場之上韓信那是勢不可擋、所向披靡,最後遭到劉邦算計被貶,但到底也算是死得轟轟烈烈。也正是這樁樁件件,這才成就了韓信,成就了他“兵仙神帥”的美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