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太宗以人為鏡原是千古神話,他上演“掘墓鞭屍”,真相真打臉

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徵這對“聖君良臣”,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聖君,臣成了良臣。兩人之間那份千古難遇的君臣情誼,一千多年來,在史海上空中一直經久不息傳頌著,為後世君臣所效仿,為人們所溢美。魏徵以捨得一身剮的勇氣以“犯顏直諫”,敢拂逆主子的逆鱗,而主子不以為忤逆,因而成就了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貞觀盛世”。

魏徵生平

魏徵(580-643)字玄成,河北邢臺市人。歷任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秘書監、侍中、監察御史。貞觀七年,封為鄭國公,死後贈司空、相州都督,賜諡號文貞。魏徵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對各種書籍、學問能夠融會貫通,有遠大志向。《舊唐書·魏徵傳》說魏徵“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

曾出家當過道士。因從小失去父母生活無依,年紀輕輕的魏徵出家當了道士。

唐太宗以人為鏡原是千古神話,他上演“掘墓鞭屍”,真相真打臉

曾做過李密的文學參軍。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勸黎陽守將徐世績歸唐。

曾做過太子李建成的僚屬。魏徵被太子李建成召為僚屬,他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及早動手先發制人。還曾為李建成獻出除掉李世民的計策多條。玄武門事變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後,抓魏徵來痛罵:“你為何離間我兄弟情感?”魏徵從容答道:“如果太子早聽我的話,哪會遭今日之禍?”

由於李世民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他,而且還讓他任諫官之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之斂容,厚加禮儀,擢升諫議大夫。數引之臥內,訪以政術”。

君臣相悅

唐太宗曾問魏徵道:“怎麼樣才算得上是明君和暗君?”魏徵回答:“明君是兼聽各方意見;昏君是偏信自己寵信的人的話。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矇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還不知道。”太宗深表贊同。

貞觀二年(628),魏徵授秘書監,並參於朝政。太宗下詔將官員鄭民女兒納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太宗聽後決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齡等人卻堅持要執行詔令。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宣告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魏徵說:“陸家之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因為此事會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不足為怪。”太宗聽罷收回了詔令。

太宗出行駐蹕洛陽時,由於沿途供應不周而暴怒,要責罰負責供應的官員。魏徵對太宗說:“隋煬帝就是由於責罰臣子和百姓不提供精美食物,還以地方官員進獻物品的好壞多少來定賞罰,才引起天下叛亂的。上天讓陛下代替隋朝,陛下正應該兢兢業業,謹慎節約,怎麼還能責備不夠奢華呢?”太宗被這番話震驚了,沉思了一會說道:“若不是你,朕聽不到這些。朕從前攻打隋朝時,經過這裡時,買飯而食,租房而居。今天能有這樣的供應,該知足了。”

皇后親生的長樂公主將要出嫁,太宗敕令有關部門所給陪送比皇姑永嘉長公主多一倍。魏徵勸諫說:“漢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說,‘我的兒子怎麼能和先帝的兒子相比呢?’令分給楚王、淮陽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長公主多一倍,豈不是與漢明帝的意思相差太遠嗎?”皇后聽到這件事後感慨道:“我總是聽得陛下稱讚魏徵,不知是什麼緣故,如今見其引徵禮義來抑制君王的私情,這真是輔佑陛下的棟樑大臣呀!我與陛下是多年的結髮夫妻,多蒙恩寵禮遇,每次講話還都要察言觀色,不敢輕易冒犯您的威嚴。何況大臣與陛下較為疏遠,還能如此直言強諫,陛下不能不聽從其意見。”

唐太宗說,“魏徵所諫前後二百餘事,都符合我的心意。不是他忠誠奉國,又能是什麼呢。”還說,“我當皇帝前,功勞最大的是房玄齡,而我做了皇帝之後,功勞最大的非魏徵莫屬。”在這對君臣合璧共同努力下,到貞觀四年,出現“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不說好聽話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自命為“真龍天子”。傳說龍喉下有逆鱗,凡撫摸的人就要被殺,因此批評皇帝也叫“犯龍鱗”,後果很嚴重。魏徵不畏“犯龍鱗”,剛直敢言,勇於諫諍,這是需要有腦袋別在腰上的勇氣。

魏徵經常直諫,有時讓李世民覺得很沒面子。一次,太宗對魏徵說:“你可以當時應付一下,等過後再來提意見不行嗎?”魏徵說:“以前舜告訴大臣,叫他們不要當面服從,背後卻有意見。假如臣當面答應了,以後又來提意見,這就是背後有意見。這可不是稷、契對待堯、舜的態度。”魏徵依然如故,

貞觀六年(632),群臣請太宗去泰山封禪,只有魏徵表示反對。

唐太宗以人為鏡原是千古神話,他上演“掘墓鞭屍”,真相真打臉

唐太宗有些不高興地問魏徵道:“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穀未豐、祥瑞末至嗎?”

魏徵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鹹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產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慾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魏徵直接揭了唐太宗愛慕虛榮的老底。

貞觀七年,中牟縣丞皇甫德參向太宗上書說:“修建洛陽宮,使百姓勞苦過多;收取地租,數量太多;婦女喜歡梳著高高的髮髻,這是受到宮中的影響。”太宗接書大怒,說:“德參想讓國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無發,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參誹謗之罪。魏徵諫道:“自古上書不偏激,不能觸動人主之心。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善而從。請陛下想想這個道理。陛下最近不愛聽直言,雖勉強包涵,已不像從前那樣豁達自然。”這裡直接點了唐太宗的要害。

太宗一日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高興地耍玩。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徵看到這一切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太宗懷中。太宗寧可失去心愛之物,也不敢叫魏徵抓住他玩物喪志的小辮子。太宗是忌憚口無遮攔魏徵的。

魏徵的十思疏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離隋朝亡國不遠,教訓歷歷在目還能勵精圖治。但隨著功業日隆,貞觀中期他漸漸奢靡起來,也開始“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奢靡怠惰,荒於政事,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為太宗敲敲警鐘。

千古流傳的“以人為鏡”

《新唐書·魏徵傳》記載:貞觀十六年(642),鄭文貞公魏徵染病臥床不起,太宗派人前去問訊,賜藥的人往來不絕。又派中郎將李安儼在魏徵的宅院裡住著,一有動靜便立即報告。唐太宗又與太子李承乾一同至到他家探視,魏徵一生節儉,家裡連像樣的居室都沒有,唐太宗立即下令把宮中的蓋房材料拿來為魏徵修建大一點的房屋。

魏徵在生命垂危之際還說:“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這句話講的是:寡婦不在意自己織布的進度和質量,而擔憂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感動得唐太宗眼淚嘩嘩的,當即將衡山公主許配給他的兒子魏叔玉,結為親家。不久,魏徵病逝,時年六十四。太宗罷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禮葬,還把魏徵畫像懸掛於凌煙閣。唐太宗親自撰寫碑文,並在碑石上書丹,還停止上朝五日。

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喪,賜給手持羽葆的儀仗隊和吹鼓手,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說,“魏徵平時生活簡樸,如今用鳥羽裝飾旌旗,用一品官的禮儀安葬,這並不是死者的願望。”全都推辭不受。

太宗登上禁苑西樓,望著魏徵靈車悲哀痛哭著說:“朕得到一份魏徵沒來得及寫完的文稿,其中講道,‘天下事有善有惡,任用善人國家就安寧,任用惡人國家就衰敗。對於各級官吏,有喜愛的也有厭惡的,一般厭惡的就只看見其缺點,喜愛的只看見其優點,因此對人的喜愛厭惡,是應當特別謹慎的。如果喜歡一個人並瞭解他的缺點,厭惡一個人並瞭解他的優點,那麼,就能公正待人,公平處事,國家就能夠興盛了。’朕看過後靜心細想,在這方面恐怕免不了有過失。應該把這些話寫在朝版上,遇到這種情況時,請務必向朕進諫。”

太宗還說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現在魏徵過世,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啊。”

李世民與魏徵兩人真實的關係

那麼,這對令人讚歎傳誦的“聖君良臣”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是那種兩肋插刀的彼此莫逆肝膽相照的關係嗎?說出來將會令人大跌眼鏡。

唐太宗並不是真心喜歡和信任魏徵。他對魏徵的許多諫言,表面上雖然接受了並且也這樣做了,但一些時候並非發自心底。這只是李世民作為政治家的一種姿態,他只是為了自己的皇權利益而不得不任用魏徵,又不得不忍受魏徵一次又一次一針見血不講情面的進諫。他以對魏徵的寬容來樹立自己的政治形象。儘管魏徵的見解是正確的,但是主子就是主子,臣子就是臣子,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挑戰天子的威嚴,這是李世民積怨曠久而導致魏徵死後受辱的深層原因。

魏徵雖說勇於直諫,但也一直不忘了給李世民戴高帽子:“是陛下聖明叫臣直言,臣所以才敢直言。如果陛下不接受臣的直言,臣怎麼敢犯龍鱗、觸忌諱呢?”

貞觀元年(627),魏徵升任尚書左丞,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人調查此事。經調查子虛烏有,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給魏徵敲了敲警鐘。

太宗對魏徵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幾次忿忿地說出“早晚有一天要將魏徵殺頭”、“我恨不得殺了這個鄉巴佬”等話來,多次有過置魏徵於死地的想法和殺機。《資治通鑑》有這方面的記載。如果不是魏徵死在了侯君集案之前,結局還真是無法預料。

這一點從貞觀十年後魏徵遭到冷落,被趕趕去編史,得到證明。

貞觀十年(636),魏徵奉命去主持編寫《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才完稿。其中魏徵撰寫了《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魏徵人生後期就幹這個了。

令人瞠目結舌的後話

唐太宗之所以怨恨魏徵,是因為魏徵曾給太宗出了一個兩難的選題:魏徵請求太宗讓他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詢問二者的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

這就是說:如果魏徵因直諫而被殺,他就做了忠臣,但君主就成了暴君;如果他因直諫身獲美名,成為良臣,則君主成為明君。魏徵這一邏輯很可怕,他將自己置於不敗之地,使太宗處於守勢,太宗只有成全他的直諫,君臣二人才能雙贏。這使太宗騎虎難下欲罷不能,只能打掉牙嚥進在肚子裡,接受魏徵的進諫。

其實,唐太宗不會不明白魏徵玩的這個智力遊戲。或許正因為魏徵這個自為得意的作法,才使得唐太宗從心底深處加深了對他的忿恨。

魏徵死後唐太宗親自撰寫碑文,並在碑石上書丹,這絕對是千古難得一見的禮遇。可是,後話讓人不敢相信:太宗竟然親自下令“推倒碑石,磨滅碑文”,摔了自己的“鏡子”。至於下旨解除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更不在話下,讓魏公子的駙馬夢成為泡影。

據新唐書記載,魏徵在生前越位薦相犯了李世民的大忌,魏徵曾向唐太宗極力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後來這二人都因牽連到太子李承乾密謀反事件,一個被流放,一個下獄被殺。唐太宗懷疑魏徵有營私結黨的勾當。魏徵自是難辭薦人失當之責,這是魏徵死後受辱的一個重要原因。

後來又有人奏報,魏徵寫給皇帝的奏摺都留有副本,交給了史官褚遂良以求錄之國史。魏徵一心想要留名青史,不管唐太宗會怎麼想。唐太宗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認為魏徵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開始後悔給魏徵的一些至高賞賜,便下旨解除婚約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這還不解氣,下令對已入黃土的魏徵進行“推倒碑石”“磨滅碑文”的侮辱,推倒親自為魏徵書寫的墓碑,親自下手摔了自己的“鏡子”,相當於給他“鞭屍”的懲罰。

傳誦千古的一段君臣佳話,竟上演了這樣一幕最終的結局,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大跌眼鏡。

貞觀十八年初,唐太宗東征高麗失利,感覺十分丟面子,又想起了魏徵,後悔莫及地說:“如果魏徵還在的話,決不會讓我犯這個錯誤了。”於是立刻重加賞賜,撫慰魏徵家人,讓魏徵的兒子承襲了國公的爵位。並派人去祭奠魏徵,將魏徵的碑重新立好,重塑了自己的納諫的形象。

當權者就是這樣翻手雲覆手雨,為所欲為。

唐太宗以人為鏡原是千古神話,他上演“掘墓鞭屍”,真相真打臉

魏徵留下的千古之謎

細心琢磨《舊唐書·魏徵傳》,就會發現有個說不清楚的最大疑點:那就是魏徵究竟得了什麼病?魏徵得病期間唐太宗所賜的究竟是什麼藥?魏徵之死不明不白。所有的記載晦莫能深,成了一個不解的“歷史之謎”。

大浪淘沙,天地悠悠。從古到今有哪個當權者能夠終身做到從諫如流呢?

從秦王政統一六國中起了較大作用的李斯、主持變法使秦國大治的商鞅,到宋朝鐵血丹心的武將岳飛,到使萬曆時期成為明王朝最為富庶的時代而彪炳史冊的張居正,這其中有多少忠臣、良臣、良將如浩瀚星光,哪一個不是為了主子盡忠盡責,又有多少人得到善終呢?

那些美麗的故事真不能輕易相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