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在古裝的宮廷類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太監”這一類人,例如今年熱播的《清平樂》中,主人公張懷吉就是一名太監。在古代的時候,太監就是皇帝或妃嬪身邊貼身伺候的男性。雖說看起來好像不起眼,但實際上,太監其實是離皇帝最近的人,也是最瞭解皇帝的人。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通常,皇帝身邊的太監對皇帝的性情都瞭如指掌,甚至要當皇帝肚子裡的蛔蟲,皇帝想什麼,太監不用問就要察覺出來,甚至,皇帝還沒想的時候,就得預測到皇帝下一秒要想什麼。

所以,能夠留在皇帝身邊的太監,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他們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要頒發什麼旨意的時候,也會讓身邊的太監代替自己去傳達。在唐末五代,有這麼一位太監,在傳達旨意的時候,為了挽救1000人的性命,刻意將聖旨上的一個字讀錯。

這個太監就是張居翰。張居翰是清河人,857年出生。他這個人十分好,內心很善良,對皇帝相當的忠心。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很皇帝的寵愛,那麼極大可能會因為這份寵愛使自己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甚至狐假虎威。但是張居翰卻並未如此,也正因為如此,張居翰自唐朝末年到五代初年,一直被各任皇帝重用。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為什麼張居翰要當太監呢?其實,在封建時代,老百姓的生活並不是都那麼好的,很多貧苦人家的孩子沒辦法自己養,就只能送到皇宮謀出路,就算毫無出路,至少也能混口飯吃。而張居翰也是這麼入宮的。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公元925年,唐莊宗李存勖打算攻打當時的蜀國,蜀國當時的君主是王衍。王衍自己是明白的,蜀國的實力遠不如唐,於是,就率領著自己的部下一起投奔唐莊宗,意在投降。

然而,由於唐莊宗的生性多疑,他並沒有真心接納王衍一行人,還在心裡覺得,那是王衍的詭計。於是,唐莊宗下旨:王衍一行,並宜殺戮。意在將王衍極其同來投降的人,全部殺死。據史料記載,當時,王衍一行人 ,多達1000餘人。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張居翰在頒發旨意的時候,便將旨意改動了一個字——“一行”變為“一家”。也正是如此,張居翰挽救了1000多人的性命。但是,這種私自篡改旨意的行為,在當時是有性命之憂的,改動旨意,就好比如跟皇帝作對,結果肯定是比較慘的。但是,幸好當時的唐莊宗被“魏博譁變”的事情所牽絆,所以就沒有太多理會張居翰改旨意這件事情。其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唐莊宗贏得了民心。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這麼善良的,在整個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尤其是在明朝年間,就出現過很多濫用權力的太監。比如說,我們國家在明朝末期時候的大宦官魏忠賢,他就是如此。公元1620年,熹宗繼承大統後,魏忠賢就留在朱喜宗處當了司禮秉筆太監後來,魏忠賢卻憑藉著自己的身份,玩弄朝政,最後禍國殃民。

所以,像張居翰這樣好的宦官,是極為難得的。不過,在公元903年,在朱全忠和崔胤的控制下,唐昭宗讓劉仁恭對當時的宦官大開殺戒,意圖消滅宦官任職的現象。當時,張居翰因為和劉仁恭舊時的情誼,才在那次得以保全。

中國最善良的太監,宣讀聖旨時故意念錯一字,從此挽救上千人性命

後來,張居翰一直在幽州隱姓埋名,一直到公元925年唐明宗極為後才回到故鄉,公元928年的5月19日,病逝在長安,享年71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