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在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只由平民身份,卻開創了一個皇朝的皇帝,他是誰?只能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的祖上,往回倒幾十上百輩兒,也只是平民,務農為生。但是在秦末大亂的背景下,劉邦起於微末,他卻建立大漢王朝,更把他的名字寫入歷史,可與三皇五帝媲美而毫不遜色。

劉邦憑什麼能在秦末諸侯之戰中脫穎而出呢?就連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都敗給了他,甚至最終被被逼得烏江自刎,“無顏見江東父老”,劉邦的輝煌,卻是霸王的悲哀,令人唏噓。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甚至我們再來看看劉邦身邊一大群文臣武將,如蕭何、張良、韓信、曹參、周勃、陳平、樊噲,等等,簡直數不勝數。由此,我們卻不得不佩服漢高祖的人格魅力,能聚集這麼多優秀的文臣武將為他打天下,卻不是哪個諸侯能比得上的,自然連楚霸王項羽也要為之遜色。更關鍵的是,劉邦還能駕馭得了這些人,但凡有異心的,最後也都被剷除了!

可能也正是因為劉邦做事的狠辣,最終他也才得了天下。但是,劉邦在用人方面,也終究有他的一套,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人才來投靠他了。

楚霸王項羽就沒有他那樣的心機,楚霸王只知拼的一身勇力,可戰場上多麼驍勇,楚霸王也當不了皇帝,因他本就沒有劉邦那樣的帝王心術。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可劉邦天生就會當皇帝嗎?他出身也就是一個平民,他開始也沒想到自己最終會征服天下,成為皇帝吧?歷史有其偶然,也更有其必然!對於劉邦這位漢高祖,後世中人也褒貶不一。究竟他只是個小人,還是真就胸懷天下?

在本文中,筆者將與大家一起探討劉邦的功過,希望透過對史料的探尋,更能客觀瞭解這位大漢王朝高祖皇帝!

一、本是農家子

《史記·高祖本紀》寫道: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也就寫明瞭劉邦的出身,也就出生在沛縣的一個農戶人家,其父母作為平民,甚至都沒有能加以區分的名字,其父只能被稱為劉太公,用我們今天通俗的叫法,可被稱為劉老頭兒。

而他母親呢?被稱為劉媼,大家也別覺得這是個人名兒,其實,“媼”的本意就是年老的婦女,那麼劉邦的母親,我們可以親切的稱呼她為劉老太婆。或許也為顯示劉邦的與眾不同,正史裡也就這麼記載了,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劉邦的母親在野外和一條蛟龍私通(為避免尷尬,筆者只能用這個詞兒,望見諒!),這也才有了劉邦。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在我們後世人看來,這純屬扯淡!可歷史它就是這麼記載的,堂堂漢高祖成了蛟龍和他母親的私生子,更可笑的是,劉邦的父親劉老頭兒被蛟龍給綠了,居然還目睹了這一切,更可氣的是,還把這個私生子給養大了。於是,劉邦也就可以自稱赤帝之子,而不是劉老頭兒之子了,因為赤帝本就是一條蛟龍啊!而劉老頭兒卻只是個農夫。是不是這當爹的沒本事,而當兒子的太有本事了,兒子就可以不用認原來的爹了?再給自己找個神話裡的爹?真不知古人這是什麼邏輯?

而史官恰恰給劉邦憑空造了這麼個爹,以劉邦的脾氣,如果看到史官敢這麼寫,不知會被氣笑,還是會被氣瘋?總之,甭管咋地,劉邦確實也就這麼來到這個世上。可來到這個世上的劉邦,可真就不是乖小孩兒,按照《史記》中的記載,他“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

這又作何解?其實細思並不是什麼好話,如果讓筆者來翻譯,那就是,劉邦這個人兒啊!不愛幹活,不能掙錢養家,天天就知道遊手好閒,帶著一群狐朋狗友,四處亂逛,還總裝成有錢的大爺那樣,假裝慷慨大方,“視金錢如糞土”!

這樣的一個人,如果生在我們尋常百姓家,那絕對就是個家庭的累贅和禍害,即便走在村兒裡,也會被人暗戳脊梁骨,罵成什麼“小混混”“痞子”或“無業遊民”吧?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可偏偏這個人後來成了漢高祖,史官沒脾氣了,也就只能儘量美化了。可史官或許覺得篡改歷史,良心也過意不去,也就在字裡行間加了點怨氣,漢高祖在村兒裡的那點兒事兒也就記成了這樣。可其實以劉邦的脾氣,真看了史書上的記載,沒準兒不會生氣,還會重賞史官。

誰讓史書上還寫了,高祖“仁而愛人”“意豁如”呢?可見年輕時的劉邦本就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整天嘻嘻哈哈,雖然沒錢,倒也逍遙自在。管他村兒里人怎麼評價,自己先活得快活再說。而且劉邦在村兒裡確實也不老實!

《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這樣的話:

“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這可就把劉邦寫得相當不堪了,說劉邦這個人當了亭長,喜歡戲弄同僚,而且還是個酒色之徒,可見史官這是真沒給漢高祖留情,據實記錄,那點兒不堪的事兒也都抖露出來了!

可漢高祖的好色,那在史官看來還是可以理解的。可欠酒錢賴賬不還,史官卻直接說成,店家看到劉邦喝醉的時候,身上常會出現龍的影子,覺得劉邦很驚訝,也就不敢找劉邦要賬了,以致於後來劉邦欠再多的酒錢,也都給免了!這卻真把劉邦神化了,難道再次驗證,劉邦他娘曾“夢與神遇”?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而這卻也正是青年時代的劉邦,真實出身也就是個農民,而且還是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農民。可就是這樣的出身,別人再怎麼笑話他,他還就是我行我素,可如果一直是這樣,那劉邦又該怎麼崛起,怎麼開創大漢王朝啊!真讓人替他著急,可這完全不必要,劉邦有著屬於他自己崛起之路!而他崛起的第一步,卻著落在一個女人走進他的生活!這個女人是誰呢?相信很多朋友也想到了,正是呂后!

二、呂家的乘龍快婿

《史記·高祖本紀》寫道: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

這段文字是說一個姓呂的老頭兒,帶著全家人搬到了沛縣。而在他這一家人中,就有日後劉邦的老婆,呂后,或者我們可以姑且稱她的閨名“呂雉”,這名字可能有點兒不好聽,因為“雉”字通常的解釋就是野雞,可我們不能叫她呂野雞呀!

不知呂老頭兒為何就給自己女兒起了這麼個名兒!可其實在古代雉是很漂亮的一種野雞,其美麗堪比孔雀、鳳凰,故爾,呂老頭兒給女兒起名“呂雉”,可能就是想雞窩飛出金鳳凰吧!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可其實呂雉還真就是呂家這個雞窩飛出的金鳳凰,因為呂老頭兒把她嫁給了劉邦,而且還是上趕著讓劉邦娶他閨女的,且看呂老頭兒是怎麼和劉邦說的,《史記》雲:

“呂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原季自愛。臣有息女,原為季箕帚妾。’”

而此時的劉邦卻只是來呂府蹭酒喝的,而且不僅沒給禮錢,還戲弄在場的賓客。但凡主人遇到這樣的客人,都會請客人出去吧!可呂老頭兒沒趕走劉邦不說,卻還送給他個媳婦兒,這讓劉邦覺得,真是天上掉餡餅了,怎麼就落到自己頭上了。而呂老頭兒卻也覺得幸運,咋就碰到這麼個乘龍快婿,以後老呂家有盼頭兒了。

而事實也說明,呂老頭兒的眼光也著實不賴,別看劉邦眼前落魄,可以後那是真龍天子呀!而自己女兒此時能嫁給劉邦,那就是真正的元配,以後劉邦娶再多的媳婦兒,自家閨女也要坐後宮第一把金交椅。呂老頭兒甚至不顧老伴兒的埋怨,也沒答應當時沛縣縣令的求婚,卻把女兒嫁給劉邦這個無業遊民,卻也能看到他的魄力及眼光毒辣!

三、斬白蛇起義

都說結婚才能真正改變一個男人,劉邦也確實如此,當了呂家的乘龍快婿,再加之呂后又給他先後生了一兒一女!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每天一睜眼,老婆孩子都得吃飯,劉邦這個當丈夫和當爹的,總不能再像原來一樣不務正業。而實則他也有正業的,此時其實當了泗水亭長,這個亭長可不是管涼亭的,是多大官兒呢?筆者覺得,應該跟今天村幹部差不多吧!

當亭長可也就吃著大秦的俸祿呢!或許給得很少吧!但可別拿亭長不當幹部,劉邦平常的事兒還是挺忙的,收稅緝盜,什麼活兒都得幹。甚至連押送犯人,這樣的活兒沒人幹,他這個大亭長也得親自走一趟!

這不嗎?秦始皇修皇陵,得需要大批廉價勞動力,只幹活不給錢的那種,劉邦就攤了個差事,就是要把牢中犯人送到驪山,可倒黴的是,這些犯人中途不斷有人逃跑,而犯人逃跑可不是小事兒,作為押送者的劉邦是要被問罪的,以秦朝律法之嚴,沒準兒會被斬首,那劉邦該怎麼辦呢?把犯人送到驪山,自己再挨刀嗎?劉邦當然沒這麼傻!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是這麼做的: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原從者十餘人。”

所以說,劉邦乾脆也就不給秦始皇去送壯丁,自己帶著大家一起逃亡。至於說,自己還當著大秦的官兒,拿著大秦的俸祿,家裡還有老婆孩子等著,劉邦可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先保命要緊!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可自此,劉邦也算有了他的最初班底兒,也就算開啟了抗秦之路吧!而《史記》中一段描述,更為劉邦立業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原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這段引用可能有些長,但是很好理解,就是一條大白蛇擋路,酒醉的劉邦一劍把大白蛇斬了。後來有個老婆子哭泣,說自己的兒子被赤帝的兒子殺了,那自己的兒子老爹又是誰呢?當然就是白帝了,至於赤帝的兒子也就在說劉邦了,這好像又驗證了劉邦老媽的那段風流事兒吧!(此不多言!)

關於此事,後世還杜撰了一個“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的故事:

“故事的兩個主要角色之一,一條普通的蛇變成了巨大的白蟒。劉邦斬蛇前,白蟒說:‘你欠下的賬總有一天要還的。你斬了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斬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劉邦一劍把白蟒從正中間斬為兩段。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

這個故事也就只讓人一笑,但也恰恰說明劉邦的不凡,不是他出身多麼高貴,只是在與他很勇敢。在筆者看來,斬白蛇之事應該是有,但只是被神化了!可劉邦終究要走出小縣城,去外面那個更廣闊的世界。只是劉邦真正崛起還需要機會,這不機會就來了!

四、抓住天賜的機會

說劉邦是個天選之子,其實一點兒也不過分,因為劉邦這個人不僅很精明、勇敢、能幹,他更懂得把握機會。而這第一個機會,就來自他的老家沛縣!因為天下大亂,很多秦朝官員都被憤怒的義軍殺了,沛縣縣令怕被波及,就也想扯起起義的幌子,於是有心人就想到了流亡在外的劉邦。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

“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原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劉季。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

也就是說,沛縣縣令聽了蕭何、曹參等人的勸,要召劉邦回來共舉大事。怎奈,這個縣令也是個不靠譜兒的,後來又決定不起義,反要殺蕭何、曹參等人,結果卻是被蕭何、曹參帶著沛縣父老給殺了。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此時沛縣才真是群龍無首,而把縣令殺了,大家也算背叛了秦朝,可若再不舉起義旗,義軍來了,也可能認為沛縣仍是秦朝一夥兒,可能會遭受屠城。沛縣父老可不想就這麼糊里糊塗死掉,所以,大家急需推舉一個領頭之人。

蕭何、曹參很精明,他們怕以後起義不成,秦軍捲土重來,再與他們算賬,說啥也不願當領頭之人。最終,大家還是選了劉邦,表面上說劉邦有異象,曾斬白蛇、赤帝之子之類的傳說,其實說白了,卻是拿他來頂缸的!

一旦以後起義敗了,大家也會說是劉邦帶的頭兒,以後秦朝皇帝把劉邦一家子殺刮存留,蕭何、曹參等人就不關心了,可見,這交友得慎重啊!但是,劉邦當了這個頭兒可就很開心了,他是看透了,秦末天下大亂格局已定,就秦朝有秦二世胡亥這個糊塗蛋皇帝,有趙高這樣的混蛋太監,還有那動不動就滅人滿門的嚴刑酷法,使得“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的兒子、孫子們能翻盤才怪,所以,劉邦這個頭兒當得很安心。

他反倒怕蕭何、曹參等人反悔,後來大家立誓都聽他的,劉邦這才當了老大,要帶著一群從沛縣出來的兄弟們打天下!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此時卻真是天下大亂了,劉邦帶著窮兄弟們與秦軍著實打了幾場硬仗,有勝有負,劉邦覺得這只是小打小鬧,真想做大做強,就得有個靠山。

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項梁,劉邦之所以帶人去投靠項梁,無非這些原因: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各路義軍以項梁、項羽叔侄的勢力最大;2,項梁打著擁立楚王的幌子招兵買馬,劉邦所帶沛縣義軍本就屬楚國,投靠項梁也算理所應當。

也正因如此,劉邦很快被項梁接納,還認識了項羽,劉邦更朝見了項梁所立楚懷王,項梁給劉邦補充了足夠的兵馬,劉邦算是從雜牌軍,變成了正規軍,天下都知道小小的沛縣出了劉邦這樣一位沛公。

可是也好景不長,因項梁屢敗秦軍,可驕傲輕敵,項梁在定陶被秦將章邯率軍夜襲,戰死!反秦大軍一下子失去主心骨。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原本看似傀儡的楚懷王熊心此時卻看到了機會,他連忙以楚國國君的名義,把原屬項梁統領的各路義軍都納入麾下,並且提拔了宋義、項羽、范增,也包括劉邦等新將領。並且約定兩路人馬攻擊秦軍:

一路以卿子冠軍宋義、將軍項羽、謀士范增為首,向北救援被秦將章邯圍困的趙國,這也就發生後來的鉅鹿之戰;另一路就以沛公為主,領軍向西,入函谷關攻咸陽,直擊秦國大本營!兩路人馬約定,先入關者為王!

如此一來,劉邦就有了真正崛起的機會,而且劉邦也利用這次機會,就真拿下函谷關,並且攻入咸陽,引得趙高殺秦二世,秦王子嬰殺趙高,最終子嬰投降,劉邦約法三章,竟比項羽先入關,為其霸業奠定基礎!

五、楚漢相爭殺項羽

劉邦最終能定鼎天下,不止在於滅秦,更在於擊敗西楚霸王項羽!

說起項羽和劉邦的矛盾,也是始於入關之爭。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先入關者為王。

劉邦第一個攻破函谷關,第一個迫使秦王子嬰投降,第一個入咸陽,自然劉邦按照約定,應稱王關中。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但是,劉邦入關卻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項羽在鉅鹿之戰打敗了秦軍主力,牽制大部分秦軍,這才給劉邦入關滅秦創造了機會。

可是,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卻只劉邦能稱王關中,沒他項羽的份兒,項羽既怨上楚懷王,也怨上劉邦。

而甭管怎樣,先前約定就是那樣,你項羽不能稱王關中,只能算你倒黴,劉邦撿了個大便宜,應偷著樂才對,可是劉邦終究不能不顧及項羽的感受,因為什麼?只看二人實力對比,《史記》雲:

“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

項羽人馬有四十萬,劉邦只有十萬,這仗根本沒法打,劉邦空守著傀儡楚懷王一紙口頭合約,根本沒法兌現,也就只能先討好項羽,然後就有了大家熟知的鴻門宴!

項羽覺得劉邦這個小混混出身的沛公還算聽話,一開始也就沒攻打劉邦,反倒是繞開楚懷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大封天下諸侯,把站在他這邊的諸侯將領都封到了好的地方,一些沒聽他話的諸侯都封到了不好的地方,有些諸侯甚至乾脆沒封,比如齊國的田橫三兄弟、趙國的陳餘和老喜歡搞偷襲的彭越!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對於劉邦呢?卻也讓他待在了關中,只不過把他封到了更遠的巴蜀、漢中,說那裡也是關中,卻把本是關中之地的秦國舊地,封給了投降章邯等三名秦國降將,也就讓關中成了三秦之地。

而項羽做得更絕的是,他找了個機會,還把不肯甘心當傀儡的楚懷王熊心,趕出彭城,給整死了!

楚懷王熊心那是天下名義上的義帝,所有抗秦義軍都要聽他的。項羽整死了義帝,卻也犯了眾怒,給了劉邦反擊的藉口。

此時的劉邦,重用大將韓信,先定三秦之地,再出關攻打山東(函谷關以東)諸國,與項羽大戰雖有勝有敗,但終究有了分庭抗禮的資本,甚至勢力還更在楚國之上!

項羽被劉邦打得暴跳如雷,有一次竟抓了劉邦老爹和媳婦,就要在陣前當著劉邦的面兒把他們都煮了,而劉邦也充分表現出了他梟雄的本色,《史記·高祖本紀》寫道:

“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

也就是說,項羽想煮了劉邦的老爹劉老頭兒,想以此逼迫劉邦投降,劉邦乾脆說,咱倆曾經拜過把子,我爹就是你爹,你既然要煮你爹,那別忘了分杯湯給我。

這也把項羽給鎮住了,項羽估計在罵,劉邦你還是個人嗎?最終在項伯的勸說下,沒殺劉老頭兒,可卻仍把劉太公和呂后看押在營中充當人質。

不過,此時的項羽卻仍處在劣勢,而且幾乎天下都在反對他:

“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

這諸多不利局面,最終逼得項羽不得不與劉邦和談,並且放回了劉邦的老爹和媳婦兒(這倆估計也認清劉邦本質了)!

漢高祖劉邦: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卻滅秦敗楚,成了大漢皇帝!

楚漢雙方約定楚河漢界之後,項羽帶著人馬救回彭城,可劉邦在手下人攛掇下卻反悔了,率軍攻擊項羽!

項羽是徹底懵了,再怎麼罵劉邦背信棄義,也晚了!因為劉邦最終會和了天下諸侯,把項羽殘軍包圍在垓下,一戰而定天下,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從父母和村兒里人眼中的小混混,變成了權傾天下的一代帝皇,這樣華麗的轉變,載入史冊,令人驚歎!

六、文章的最後

劉邦能從人們眼中的小混混,最終成就帝業,確實很了不起!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他是: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鬱碭,素靈告豐。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氾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好了,筆者就寫這麼多,感謝您閱讀本文,也歡迎關注作者,後續會有更加精彩的文章奉上,下篇文章再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