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徐有功為何敢頂撞武則天?他的下場如何呢?

說起武則天時的法官,除了狄仁傑以外,很多人都會想到酷吏來俊臣、周興。在當時的唐朝,已經進入了武周時代,為了加強監管,武則天放任這些酷吏橫行,故意製造冤假錯案,將當時的政治空氣製造得非常緊張,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躲之不及,生怕惹上了這些活閻王。然而,有一位“法官”卻堅持正義,以生命來捍衛法律和公道,不僅敢於酷吏鬥爭,即使是武則天也不畏懼。他就是名垂千古,被《新唐史》譽為“雖千載未見其比”的徐有功。

徐有功為何敢頂撞武則天?他的下場如何呢?

徐有功的起步很低,只是蒲州任的一名司法參軍,官職很小。然而,在別的官員得過且過時,他卻在這個崗位上大放異彩,最終名動京城。在當時沒有嫌疑犯一說,凡是被告都會作“有罪推論”,先挨板子再說。如果能熬下來,也許能見到光明,如果熬不下來,沒有罪也是有罪了。

但是徐有功辦案,卻講究力求寬仁,他審理一切案件,都力圖用仁義道德來感化,再透過對於案情蛛絲馬跡的偵破,從來不動用刑訊。在任職三年時間內,他偵破了無數案件,複核之後無一例冤案,更為難得的是,刑具都沾滿了灰塵,從來沒有使用過,因此徐有功被當地稱為“徐無杖”。這個名聲越傳越響亮,他最終在永昌元年入朝擔任了司刑寺丞的重任。

此時,在位的皇帝是懦弱無能的唐中宗李旦,實際上是武則天掌握實權。為了加強通知,武則天實行了恐怖統治,任用的都是一些臭名昭著的酷吏,而像“徐無杖”這樣的司法官員是鳳毛麟角的。但他沒有同流合汙,反而成為了當時的一股清流。

一個叫做顏餘慶的人,僅僅擔任貴鄉縣縣尉這樣的小官,被人誣陷涉及李衝謀反案。武則天將這個案子交給來俊臣辦理,來俊臣的手段多得是,三兩下就顏餘慶屈打成招。來俊臣還不過癮,特地將顏餘慶列為李衝謀反案的“魁首”。武則天看過供詞和來俊臣的意見後,轉給司刑寺丞定罪。

司刑寺丞就是剛剛上任的徐有功,按照規矩,一般都會尊重侍御史的判決結果。然而徐有功卻反覆琢磨案情,並瞭解到顏餘慶已經受過酷刑,奄奄一息。他深知其中的奧妙,雖然不能違逆武則天的意思,卻將顏餘慶改為“支黨”,由斬首而改為流放三千里。

這個判決讓來俊臣、魏元忠等一幫酷吏非常憤怒,他們挑撥是非,在武則天耳邊誣告徐有功,甚至誣陷徐有功。武則天下敕令將顏餘慶按謀反魁首處斬,並打算在第二天朝會上,給徐有功一個顏色。

徐有功為何敢頂撞武則天?他的下場如何呢?

然而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官位最低的徐有功率先發言,他向武則天表示:雖然顏餘慶與李衝是有點關係,兩人有書信往來,也為他收過債,但如果按照魁首定罪,實在不妥,有違大唐的法律。

武則天怒氣衝衝地問:那照你這麼說,到底怎麼樣的才是魁首?

徐有功不急不慢地回答:魁是大帥,首是原謀,這兩點顏餘慶都不是。當然不是魁首!

武則天又氣急敗壞地說:難道顏餘慶就不能定個魁首的罪?

徐有功據理力爭道:如果他是魁首,早在李衝謀反的時候就已經伏法了,怎麼會到現在?明明是有人借題發揮啊!

武則天雖然希望酷吏給她辦事,但她還是一個聖明的人,也欣賞剛直不阿的大臣,見到此情,也知道這件事不佔理。於是,她找了一個臺階,讓徐有功重審此案,這樣顏餘慶才撿回一條命。

在武則天時代,徐有功處理這類案件很多,不僅與來俊臣也與魏元忠、周興等酷吏發生過沖突。由於他太敢在武則天面前說話,至少有三次被武則天下令處斬。臨到法場時又被赦免,罷去官職,改為庶民,但武則天總念及他是忠臣,還是將他重新啟用。

就因為徐有功的正直,酷吏的行為才逐漸收斂。史書對他高度評價,而當時人也說:今有功斷獄,天下無冤枉人。唐中宗繼位之後,更是追贈他為越州都督,更高度褒揚他:

節操貞敬,器懷亮直,徇古人之志業,實一代之賢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