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自古有文就有武,有科舉自然也就有武舉。不過兩者並非同時出現,到了武則天的時代,武舉才被正式推行。

在接下來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武舉制度為歷朝歷代提供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雖然其中許多人並沒有拔得頭籌,成為武狀元,但有些人的名字至今都名垂青史,比如郭子儀、戚繼光、楊遇春等。

不過大家都知道,武舉制度也和科舉一樣,在清朝滅亡時被廢除。但有一個人卻非常幸運,他搭上了武舉的最後一班列車,不僅兩招就可以擊敗武學宗師霍元甲,而且名字大家也很熟悉。

此人名叫張三甲,一個集齊所有優點的出色武者。

01.難度

透過照片我們可以發現,此人似乎瘦弱不堪,一副文弱書生的氣息,怎麼就能技壓群雄,勇奪冠軍呢?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要知道,武舉考試的內容可不簡單。

力量、技巧、步戰、團戰、齊射、功夫以及兵法韜略等,樣樣都要頂尖才可。

就拿射箭來說,就分為騎射、步射、平射等幾個專案。其中騎射最難,需要騎馬在場地內快速衝刺兩圈,同時還要射出9箭,若全中則為滿分,若低於3箭則為失敗。

還有步射,需要在箭靶的80步以外快速奔跑然後射出9箭,若低於2箭就為失敗。

在射箭的同時,對力量的要求也非常嚴苛,有些弓箭需要80斤的力量才可以拉滿,如若不然,根本無法射中80步以外的箭靶。

這也是為何三國呂布在轅門射戟後驚為天人的原因。

所以我們再看看張三甲,他那瘦弱的身板怎麼能拉滿80斤的強弓,更何況後面還有力量的比試。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比如舞刀,最重的大刀重達120斤以上,選手需要使用這樣的重刀耍一套漂亮的刀法。其實別說耍刀,普通人恐怕拿起來都不容易。

此外還有掇石,也就是舉重,最重的有300多斤。如今的國家舉重夢之隊之所以這麼猛,估計也是遺傳了古代武者優良的舉重基因吧。

之後還有摔跤、單兵、團戰等一系列的考試,每個專案都是困難重重,瘦弱的張三甲面對全國的高手,需要一一擊破。

當武功方面考試完畢之後,還需要參加最後的筆試,筆試的內容當然不是八股文章,而是兵法韜略。

一切考試結束之後,所有武舉子的排名也就出來了。

可誰能想到,看似最不可能的張三甲居然拔得頭籌,成為了武狀元。

其實張三甲能夠有此成績,並不意外。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02.武學世家

他出生的重慶的開州,雖然家庭並不富裕,卻是一個武學世家,家中上至父親爺爺,下至弟弟妹妹,都是武林高手。而張三甲則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武學奇才。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為厲害的就是他的刀法。

不過因為自幼就很瘦弱,怎麼吃都不長肉,所以張三甲學習的尤為刻苦,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練習舉重。

從最初的只能舉起十幾斤重量,到能舉起上百斤,最後居然可以舉起超過200斤。

當然,不論他怎麼努力,力量一直都是他的弱項,為了彌補這個缺點,他就在技巧以及功夫上下苦功夫。

中國武術界自古就流傳“力不打巧,巧不打功,功不打神通”的說法。

所以當張三甲參加武舉之時,雖然舉重方面稍微拉胯,但整體實力卻最強,可以做到無人能敵。

當然,說到功夫,人們都知道“人外有人”的說法。張三甲自然也遇到了對手,這個人就是同樣有著極高武學天賦的霍元甲。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03.張霍大戰

按照史書的記載,張三甲登科之後,先是在皇帝身邊磨鍊,成為了所謂的“大內高手”。

不過按照慣例,任職一段時間之後,可以有一段回家探親的假期。

按照《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1三年之後的901年,張三甲可以回家探親。可儘管他一路上非常低調,可他回家的訊息還是被許多武林高手得知。作為武者,誰不知道張三甲的大名,自然也有一些人想和其切磋。

一來可以檢驗自身的道行,二來可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這其中就有霍元甲,雖然他此時還在為生計而奔波,但武者都有一個通病,總是想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

所以當他得知此訊息後,身在天津的霍元甲捷足先登,在張三甲的必經之路上等待,希望和其切磋一番。

而張三甲也不是誰的挑戰都接受,不然也太掉價了。不過他知道霍元甲的名頭,一套家傳的“秘宗拳”也是出神入化。

於是,一場張霍大戰即將爆發。

清代最後一位武狀元,曾靠兩招打敗霍元甲,一說名字都很熟悉

許多人也是紛紛下注,大部分人認為張三甲可以獲勝。

果然,二人剛過了兩招,霍元甲就被其一拳擊中,敗下陣來。雖然二人的是關門比試,可還有人透過爬牆等方式得知了戰況。

不過事後有人分析,此時的霍元甲33歲,而張三甲才25歲。並且霍元甲為了生計一直在天津碼頭上做苦工,根本沒有時間練習拳法。

年齡上的差距以及平日缺乏練習,這才導致了霍元甲的落敗。

不過有傳聞,至此之後霍元甲找了一個藥店的閒差,開始苦練武學,也正因如此他才遇到了人生中的貴人,農勁蓀。

不得不說,霍元甲因禍得福,最終依靠自己的實力,樹立起了“以武保國強種”的精神。

而張三甲此後依舊在皇帝身邊當差,並且因為清朝取消了科舉以及武舉制度,因此他也就成為了清代,乃至歷史上最後的一位武狀元。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朝野史大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