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關羽憑藉著他過人的武藝和軍事才能,為人十分高傲。他對於東吳的將領尤其十分不屑,開口閉口就是江東鼠輩。但是在史書上卻有一段記載,寫明瞭關羽面對對東吳的將領甘寧,卻不敢交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一、勇抗關羽的甘寧。

甘寧出身草莽,在大江上靠搶掠為業,江湖號稱“錦帆賊”。後來甘寧輾轉投入東吳,由於驍勇善戰,得到了孫權的重用。在《三國志》中,甘寧被作者列入江表十二虎臣的行列。甘寧以鬥將聞名江東,他曾以百人夜襲曹營,被孫權稱讚,說曹操有張遼,自己有甘興霸,足以相抵。

就是這樣一員鬥將,在湘水之爭中卻主動要求去抵擋關羽。關羽在當時已經功成名就,成為劉備陣營首屈一指的戰將。關羽被劉備委以重任,鎮守荊州。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索要荊州未果,便派兵奪取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於是雙方劍拔弩張,進入了戰爭狀態。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在當時,關羽主要的防禦重心在北方,對東吳的襲擊毫無準備。東吳派魯肅率領一萬人馬在益陽阻擊關羽,而關羽的兵力有三萬人。與此同時,劉備率領五萬人馬趕到公安,派關羽出兵攻打益陽的吳軍,甘寧與關羽的碰撞就發生在此時。

史書上記載關羽從三萬部下中選取了五千精銳將士,親自率領到上游的十幾裡的淺瀨,號稱夜裡渡河。魯肅與部下商議對策,甘寧當時有三百兵馬,卻主動請纓。他向魯肅說只要再給自己增加五百人,自己就去對抗關羽。他保證關羽只要聽到自己的咳嗽聲,就不敢渡河,如果渡河就會被自己擒獲。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於是魯肅挑選了一千人給甘寧,甘寧便半夜前往。關羽聽說後就沒有渡河,而是修建了營壘駐紮下來。那個地方後來被稱為關羽瀨。因為甘寧勇抗關羽,孫權嘉獎甘寧的功勞,封他為西陵太守,管轄兩個縣。我們看甘寧和關羽的這一次碰撞,甘寧率領的千餘人馬,居然阻擋住了關羽五千精銳的進攻。這雖然讓人匪夷所思,但確實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二、關羽為何不對戰甘寧。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個事件中處處都透著反常。甘寧的反常是,面對人多勢眾、咄咄逼人的名將關羽,他提出只帶八百人就去阻擋關羽。魯肅的反常是,作為一軍統帥,他明知道雙方眾寡懸殊,居然給甘寧增加了一千人馬就把他派了出去。面對關羽率領的五千精銳,增加五百人和增加一千人又有什麼用?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關羽的反常是以關羽的脾氣,這件事是不應該發生的。他親自率領的五千精銳,卻被甘寧的一千多人馬擋住,實在是一種奇恥大辱。按照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性格,他應該乾淨利索地把甘寧消滅才對,而不是無聲無息地駐紮下來。如果真如甘寧說的關羽害怕的話,後來關羽與魯肅舉行單刀會,單獨會面就足以說明甘寧只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那麼這一切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魯肅、甘寧和關羽達成了默契,這場戰鬥是無法打起來的。關羽率領軍隊迂迴十幾裡,把自己暴露在對方面前。而且在找到了淺瀨之後不是立刻渡河,而是對外揚言要等晚上再渡河。這種舉動就像是生怕對方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一樣,作為久經沙場的關羽,是不應該犯這樣的低階錯誤的。這說明關羽是根本不想和魯肅發生衝突的。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魯肅和甘寧都看出了關羽的用心。甘寧這才會主動請纓,率領八百人馬去阻擊關羽。我們可以看到,東吳軍中只有甘寧這樣肆無忌憚地口出狂言,其他人都不去和他計較。一個只率領區區三百人馬的小將,誰會去與他一般見識。魯肅也因此派甘寧去阻擋關羽,因為他知道這只是走個過場,讓關羽有個不戰的藉口。因此,甘寧的出現讓關羽有藉口停留下來,不再進攻東吳。

因此,甘寧能夠阻擋住關羽不渡河交戰,只是因為雙方都不想作戰罷了。關羽雖然率領三萬人馬,可是面對魯肅的一萬人馬消極應付,不主動進攻。而東吳的魯肅則也不想發生衝突,將戰事擴大,違背自己維護孫劉聯盟的心願。看破這一層關係的甘寧,則順理成章地獲得了阻擋關羽的虛名。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三、關羽不進攻甘寧的後果。

關羽出兵益陽並不是單獨的作戰行動,他是奉劉備的命令出動的。當時劉備得知東吳出兵荊州的訊息,便率領益州的主力五萬人馬來到公安。他命令關羽出兵爭奪荊州,這才發生了甘寧阻擋關羽的這一幕。

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對於執行劉備的命令是陽奉陰違的,他根本就沒有拿出破釜沉舟的氣概,與東吳一決雌雄。當時劉備的五萬人馬駐紮在公安,如果關羽出兵益陽,劉備就可以率領主力趁虛而入,襲擊東吳的側後方。這樣,東吳的軍隊就會凶多吉少,被東吳奪去的三個郡也會重新回到劉備手中。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可是,讓劉備沒有想到的是,關羽居然沒有執行自己的命令。他只是虛張聲勢地行動了一下,就修築營壘駐紮下來。這使得劉備的設想變成了泡影,給荊州的命運帶來了陰影。我們無法知道關羽為什麼不進攻東吳,不過總的說起來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不想和東吳徹底撕破臉,幻想能夠和平解決爭端。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與魯肅一起維護孫劉聯盟的穩定,保證了雙方的和平相處。在湘水之爭時,雙方轉入相持,並沒有把戰爭擴大化。在此期間,雙方還舉行了著名的單刀會,進行了溝通,為下一步議和奠定了基礎。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二是不想消耗自己的實力。關羽在鎮守荊州期間,主要有兩個任務,保住荊州和準備北伐。這兩個任務都需要擁有一定的實力才能做到。如果關羽和東吳發生激戰,自己的實力遭受重大損失,就會影響荊州的穩定,甚至會讓自己的任務破產。

不管關羽是出於哪種原因不執行劉備的命令,產生的後果都是嚴重的。東吳發動對荊州的進攻,標誌著雙方矛盾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在東吳的進攻面前,關羽不敢和敵人針鋒相對鬥爭,還幻想著和平解決,更加助長了東吳的囂張氣焰。東吳也因此得寸進尺,最終發動荊州之戰,把關羽置於死地。

在最後關頭,回師荊州的關羽還派使者去江陵,想要和平解決爭端。結果迎接他的是吳軍的圍攻,死亡的命運。可以看到,關羽的思想中錯誤的判斷是何等的嚴重。對東吳的威脅沒有深刻的認識,已經到達了雷打不動的地步。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如果關羽是為了儲存實力不攻擊東吳,那麼他已經成為了擁兵自重的軍閥。這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他與劉備陣營君臣們的關係。正是由於這些矛盾,才使得孫權派人要和關羽結親,想要分化劉備與關羽的君臣之誼。曹操也看到了這一點,在關羽被殺之後,曹操接到孫權送來的關羽首級,以王侯之禮安葬了他。曹操這樣做,是不承認關羽是劉備的臣子。

結語:

如果關羽在東吳發動湘水之爭的時候,按照劉備的命令攻打吳軍,荊州形勢會發生根本的改變。關羽在劉備的配合下會給東吳沉重的打擊,還能夠收回丟失的三個郡。東吳在遭受打擊後,就不可能那麼氣焰囂張,再輕易對荊州動武了。

甘寧為何敢於對抗關羽,並不是他能夠匹敵關羽,而是他發現了玄機

擋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是關羽沒有果斷地採取軍事行動,幻想和平解決爭端,步步退讓,才使得他遭到了甘寧的恥笑,引來了東吳變本加厲的進攻。正是看出了關羽的心思,甘寧才敢主動請纓挑戰關羽。如果關羽付出代價消滅了甘寧,遭到震懾的東吳就可能不會再輕易爭奪荊州了。那樣,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一幕就可能不會發生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