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曾在《史記》中寫過一首歌謠,歌謠的內容簡單明瞭,連三四歲的孩童都能背誦,但究其深層涵義,卻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漢武帝天漢二年,漢朝將軍李陵奉命征討匈奴,卻不幸遭遇埋伏被俘。漢武帝聽到訊息後龍顏大怒,對李陵投敵一事十分惱怒,之後要滅殺李陵全家。滿朝文武大臣如履薄冰,朝堂無一人敢仗義執言為李陵辯護,唯獨司馬遷站出來為其開脫。不料,漢武帝卻將怒火遷到司馬遷頭上,命人對其施加腐刑,令其蒙受巨大的冤屈與侮辱。然而,作為太史公的司馬遷並未消沉,反而承接父親著書的遺願,寫下《史記》名著流傳後世,為後世史學研究提供了諸多寶貴資料。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一,曾多次用名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太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縱觀史記全書,其內容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前後用時14年,在我國史學著作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西漢文學家劉向等人曾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近代文學大家魯迅先生則評價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作為一本具有鮮明標誌性的紀傳體史書,《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主要記錄了歷代帝王政績諸侯國,世家則記錄漢代諸侯、勳貴興亡,而列傳著重描寫的是社會中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包括人臣及俠客。至於書後的十表及八書,則分別為大事年表和記各種典章制度記錄,大體涵蓋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等方面。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世史學家都著重關注帝王將相家族的興衰時,《史記》中的一首蘊意深刻的童謠。在《史記·帝王本紀》篇中,記錄一首名為《擊壤歌》的童謠,它所反映出的主旨,充滿了深刻的道理。據說在堯舜時代,堯帝愛民如子,將國家治理得非常繁榮。國家繁榮昌盛,百姓自然安居樂業,於是,百姓們為了感謝堯帝的恩德,特意推舉年長者編就了一首《擊壤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歌謠大意很簡單,就是農民在太陽昇起的時候出門勞作,在太陽下山的時候回家休息,村裡可以鑿井解決飲水問題,可以耕種莊稼填飽肚子。如此美好的生活,即使是給個皇帝做也不換。我們能夠相信,百姓能擊鼓而歌的歌謠,都是有感而發的精粹,也是反映百姓心態的歌謠。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中國傳統農民千百年來固有的形象,從文明程序來看,農民隨著天時節氣進行生產,本身就反映出農耕文明成型的過程,在千百年與土地的交流中,華夏民族已經將農耕的基因刻在骨子裡、烙在心頭上,同時也促成了我國農民樸實、成熟、內斂的性格,更展現了華夏文明的內涵,而非依靠搶掠和殖民為發展資本的殘暴殖民者。帝力於我何有哉的內涵更加深刻,從歷史角度來看,皇帝的權力雖然至高無上,但卻擁有高高在上的特性,相反,在社會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大多數古人仍保持著不慕名利的態度,而是遠離權貴,親近自然,尋找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本心。

司馬遷《史記》中,收錄一首歌謠,而歌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

一首近4000年前的童謠,看似並不引人注意,但它卻將本民族的文化與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華夏的百姓含蓄內斂,他們不慕名利,安於現狀,正是靠著如此強勁的自我調節,自我生長和自我封閉,自給自足的能力,華夏才能傲然立於民族之林,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參考資料:《史記》司馬遷著 中華書局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