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異性同居式抱團養老興起! 這樣做真的是晚節不保?

同居式養老興起

老年人更害怕寂寞,如果彼此能有情感上的慰藉,日子就更容易快樂地過下去。畢竟,並不是所有抱團、同居式養老,都是夫妻二人。

要說老年人在情感世界,像年輕人一樣吃醋,要多正常有多正常。這種情感糾葛,在抱團、同居養老的方式中,都實屬常見。如果雙方都是單身,為什麼不能發展一下情感關係?

很多單身的老人,即使不是參與的多人的抱團、同居式養老,僅僅是二人試著同居,都面臨著很大的現實困境。

同居式抱團養老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加上中國經濟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更加註重養老生活品質。由於老人與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不一致,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兒女們生活在一起。

可以說,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參與到這種抱團、同居式的養老方式中來!

同居式養老的概念,據說來自於德國。德國人60歲後就可以進療養院養老,但很多老人十分厭倦療養院裡的單調生活,於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願組合在一起,過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在德國,除了老人與老人之間“同居”外,一些心態年輕的老人還喜歡與年輕人一起“同居”。

如今,“讓我們同居吧”已經成了德國老人最熱衷的行為。如今這種“同居式”養老已經在中國興起!

舅媽今年65歲,已經守寡20年

舅媽是個苦命人,舅舅在30多歲的時候得了肝癌去世了,留下舅媽獨自一人將表弟和表妹撫養長大成人。

這些年,她一直沒有改嫁。如今表弟已成家,表妹也嫁人了,他們都居住在城裡。

留下舅媽一個人在鄉下,她不願意跟他們去城裡生活,說是不習慣。可是,有時也會跟我念叨,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這事我放在了心上,回頭就跟父母嘮了嗑。母親是個熱心腸的人,對於舅媽的事,她很快就有了行動。

不久後就給舅媽介紹了一位68歲的老人老李,是父親認識很多年的朋友,他的子女也在居住在城裡,他一個人在鄉下生活,偶爾種點菜,養養花之類的。母親安排他們見了面,一見如故,兩個似乎很合得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決定生活在一起。但舅媽提出了試婚,也就是先同居,看看是否合適才決定領結婚證。老李同意了,就這樣,舅媽搬了過去。可是沒到半年,舅媽又回到了自己家。

原因是,老李脾氣大,大男子主義,她實在受不了。加上老李的兒子老幹預他們的事,似乎不同意他們在一起,還經常在節假日把老李的孫子領回家讓舅媽帶。

那孩子嬌生慣養,罵不得,很難照顧。舅媽堅決搬回了自己的村子。

回到村子後,村裡人難免對她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人很多。

舅媽心裡也很難受,本來是打算找個老伴,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才選擇先同居,合適再領證。誰曾想,這麼不合適,最後還落了晚節不保的名聲。

抱團、同居式養老的新困境

同居式養老的悄然興起,是新時代的產物,是孤獨的老人相互依靠、取暖的一種無奈之舉。

不管是多人抱團養老期間互相產生感情,或者雙方自願同居,還是僅僅是兩個人的試婚,沒有領取結婚證,不辦婚禮,就住在了一起,是為老不尊嗎?按照倫理道德來說,那不就是晚節不保了嗎?

有人說這是好事,老人年紀大了需要有個老伴,互相照應;而也有人覺得這會落下晚節不保的名聲,不可取。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立場不同,觀點也不一樣。

但是,小編想說,抱團養老、同居養老雖然不是世外桃源,面臨著各種各樣很現實的問題,但是老年人在一起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也不應該為子女和社會綁架!

嘗試永遠是可貴的,快樂的!

小編主要想說的是:不能因為抱團、同居養老最終會分,而杜絕去嘗試!趁著自己身體好,過上幾年快樂日子,也是一種寶貴的嘗試!

如果涉及到了情感問題,同居式養老裡的男人,不應該把找另一半當做找保姆或者傭人來對待。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和模樣去找,是收穫不到真情,也感受不到快樂的。

而女人找老伴,也不應該把他當作金錢上的全部依靠,不能用錢來衡量他是不是真心對待自己。要用真心換取真心,要用真情換來真情。

寸土寸金的城市,沒有一片荒蕪的土地。燈火輝煌下,荒蕪的不過是人心。但是我相信,抱團、同居式養老的路上,只要互相體諒、互相關心,真正把對方當做自己生命的另一部分,那麼,一定夠能夠收穫滿滿的幸福,和長久的溫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