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該區域野生動植物群體非常大,約有鳥類148種,包括我們常說的白頭鶴、黑鸛、大鴇等瀕危物種。野生植物以水生植物為主,包括苦草、眼子菜等等,所以鄱陽湖就是一個優質的生態環境區,居住在鄱陽湖附近的人應該也感覺到了該地區生態環境的好。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不過鄱陽湖過去到如今,並不是沒有什麼變化,曾經對鄱陽湖地區的開發,也引發不少生物種群的減少,所以如今我們是加大了對鄱陽湖的保護,維護等等,才出現了生物種群的再次擴大。現代社會之中最為典型的例子——“鄱陽湖”禁捕(鄱陽湖全面禁捕10年)。當然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維護生態系統,所以這是一個好事情。而最近我們也看到了鄱陽湖全面禁捕一年多,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效應。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重現鄱陽湖

根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禁捕辦指出,時隔十年的“神秘物種”䲘又重現鄱陽湖,這是鄱陽湖禁止捕魚時期首次帶來的重大效應,本次也填補了鄱陽湖䲘在該區域的空白,曾經我們對䲘的瞭解少之又少,而這次對它的發現,可以明確進行研究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次發現的䲘將用來進行做標本,整個生物全長23cm, 體重47。4g,並且也是無意之中發現的。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而該生物之所以變得非常神秘,也是人類對鄱陽湖的破壞所帶來的,所以這次發現了“神秘物種”䲘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只要持續下去。必然該物種會逐步增加,這是生物增長的趨勢。並且在科學記錄之中,曾經我國還在1977年和1978年,進行了兩次人工催產均獲成功,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這種魚的現狀,所以䲘不僅在鄱陽湖裡面不多,在其他生存區域也不多。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䲘到底是一種生物物種?

對於“䲘”來說,這種生物其實也不算是非常特別。它的外表近似筒狀細長,頭小,平直,無須,尾鰭灰黑色。整個生物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及長江流域以南等地均有。當然最初的時候分佈區域更大,在珠江水系的西江、東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有,只不過如今基本上看不到了,因為“䲘”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高,如果環境達不到標準,很容易就死了。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樣,“䲘”在受到江湖水體改變,環境汙染等作用之下,基本上在我國已經很少減少,整個䲘的資源量萎縮極其嚴重種群近乎瀕危,甚至連樣本都找不到了,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將䲘列為了極度瀕危的物種。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一般來說,我們在5月、6月的時候看到該生物比價哦度哦,因為這兩個月是䲘的繁殖季節,它們會進入江河順流而上繁殖,產漂流性卵,所以以後大家看到該物種群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保護。本身這都是一種淡水魚類,並且生長速度極其緩慢,需要很多年才能長到幾斤。科學記錄的最大個體可以達10餘公斤,常見者多為0。5-1公斤,所以很小。“䲘”的花名也比較多,在不同地區叫法也不一樣,例如最為典型的叫法就是——刁子、麥稈刁,這就是該生物的基本情況。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為什麼該生物這麼少?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環境因素影響之外,最為主要的就是該魚類的價值太高了,肉質細嫩,味鮮美,食用頗受歡迎,所以根本就沒有生存下去的機會。嚴格的來說,這也是一種被人類吃到“極危”的魚類了。並且這種魚原來在鄱陽湖很多,也就是因為過度捕撈等原因在裡面,所以導致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可以想一下,除了環境的問題,吃的“破壞力”有多強。

而我國近10年來,對該生物都沒有監測到,包括鄱陽湖以外的其他區域,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所以這次鄱陽湖重現“神秘物種”䲘,不少專家也表示了,種群數量有望逐漸恢復,這是我們值得高興的,在鄱陽湖禁漁10年的時期,該魚類種群肯定會大規模的擴充套件起來,這是比較高興的。當然,一旦該生物達到了保護,多餘的可能也要進行維持。

時隔近10年!罕見生物䲘又重現鄱陽湖,長23cm,正在做標本

所以如今我們看到鄱陽湖再現䲘,說明禁止捕魚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也意味著該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變好了,這為罕見生物䲘再次在鄱陽湖繁殖,恢復種群提供了一定的幫助,當然這對鄱陽湖區域的其他生物種群來說,也是一次種群擴充套件的機會,畢竟沒有人的干擾,我們期待更加美麗的鄱陽湖到來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