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位極人臣,君王待之如父,緣何去世後竟無一陪葬品?

從古至今,在人們心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木牛流馬,錦囊妙計。漢昭烈帝奉其為軍師,蜀後主尊其為相父。火燒赤壁,天下三分,七出岐山,鞠躬精粹,是忠義與智慧的化身,是千古智慧第一人。

位極人臣,君王待之如父,緣何去世後竟無一陪葬品?

就是這樣一代傳奇人物,對於他的身後事的安排竟如此出人意料。諸葛亮要求在他死後,“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下葬”。相信當時的蜀後主劉禪也很不理解,相父為何會做出如此決定。但是考慮到相父一生,神機妙算,這樣做必然有這樣做的道理,便遵照他的意思處理後事。

位極人臣,君王待之如父,緣何去世後竟無一陪葬品?

現在,我們細細想一下,便可理解諸葛先生的高超智慧了。

四人抬棺:在人口眾多的蜀漢都城,每天都出殯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如此低調的出城方式,肯定不會引起人們注意。

往南走:當時天下三分,蜀國位於南方,蜀魏兩國經常打仗,往南走,碰到魏軍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同時,也極大避免了碰到吳軍勢力的可能,據史料記載,諸葛亮臨死前留下了“葬於定軍山”的遺言。

繩斷下葬:這一句話就有意思了,四人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也沒有監督的人,諸葛亮料定這四個人肯定會因為路途遙遠,幹出偷奸耍滑的事情。果不其然,這四個人在抬了四天後,見綁棺材的繩子仍然完好無損,便想,反正沒人知道繩子會什麼時候斷,不如直接把繩子割斷,四人都覺著這是個好主意。一切安排妥善後,四人準備回去交差領賞。都說蜀後主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實阿斗是很聰明的君主,具體我們下回分析)這次劉禪展現出了他的智慧,他深知繩子的粗細程度,判定繩子不會這麼快就斷掉的,對四人進行拷問,在嚴刑拷打下,四人交代了實情,蜀後主大怒,這四個人犯下了欺君之罪,將四人斬首示眾,就這樣,世上唯一知道諸葛亮埋葬地的四個人也永遠地說不出話來了。

位極人臣,君王待之如父,緣何去世後竟無一陪葬品?

在盜墓猖獗的三國時代,且不說,蜀國國內的盜墓團伙,單說,魏、吳兩國滲透進來的奸細,肯定也對諸葛亮的埋葬地尤為關注。假使蜀國兵敗,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必定會挖他的墓,讓其不得超生。然而現在沒人能推算出繩子是何時斷的,唯一知道的四個人又被蜀後主砍了頭。諸葛亮的埋葬地便永遠成了謎。作為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治世能臣,葬禮竟不如一個普通地主人家。那是諸葛亮深知“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國情,為報漢昭烈帝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