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笏(hù),又稱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釋名》“笏,忽也,備忽忘也。”《廣韻》載:“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史記·夏本紀注》曰:“曶(笏)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可見笏是古代大臣上殿面君時的工具。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關於笏板的用途和規格也有明確記載,大臣上朝時一般都事先在笏板上記錄參奏的內容,以防止遺忘;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也可以記錄君命或旨意。《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笏板上窄下寬,除了參奏之用亦有遮口穢,以示對帝王尊敬。《禮記·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就是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面見天子眼睛要望著笏板,表示對天子的敬意。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笏最早出現的年代應在春秋以前,《穀梁傳·僖公三年》:“陽穀之會,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範寧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另有“天子執圭,臣子執笏”的記載,學術界普遍認為笏在商朝就可能敖使用了,是古代官員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辦公用具,發展到後來演變成一種地位的象徵。如《北史·李穆傳》載:“其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是說一家有百餘人位居高位。明朝歸有光《項脊軒志》載:“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講的是歸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勵他勤奮讀書,希望歸有光將來也能執笏在朝為官。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再看看古人用什麼材質做笏。《禮記·玉藻》載:“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說的是笏的材質,天子是用美玉;諸侯是用象牙;大夫是用竹,但要用有斑紋的鱉魚皮來紋飾;士也是用竹,但其下端可以用象牙。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笏板的使用歷朝也有要求,例如唐朝規定,官員把笏板插在腰帶上,騎馬上朝,《新唐書·卷126·張九齡傳》記載“公卿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唐武德四年以後,使用笏開始有了等級之分,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明代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如《正字通》上載:“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明朝規定四品官以上執象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笏的廢棄使用是從清朝開始的,到了清朝,因習俗及禮節不同,笏板逐漸廢棄不再使用了。

攜帶笏板的數量也有變化,原則上一人只用一隻笏,但公務繁忙的官員則允許用幾個,幾個拿不下,就備一個袋子,這個袋子後稱為“笏囊”,甚至多了官員個人拿不動時,就帶著一個隨從揹著一同上朝。《舊唐書·張九齡傳》記載:“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唐代張九齡為相時年事已高,每日公務繁多需要大量攜帶笏板,按唐制騎馬上朝,笏板插在腰帶後再上馬跨騎很困難,於是找人縫製一個放笏的袋子,稱為“笏囊”,讓隨從拿著,跟他上朝,後來竟成時尚,官員紛紛仿效,以顯示公務繁忙。幫他背笏囊的隨從,就有些像當代官員的秘書了。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隨著紙張的發明及廣泛運用,笏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古人沒有發明紙張之前,笏板私用,則具有書籍的功能,稱做“牘”。官員將其隨身帶著上朝用,則稱為“笏”。後世紙張普及後,笏便成為禮節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

綜上所述,朝笏在秦漢之前就已出現,以玉作為主要材料,稱之為“圭”。秦漢之後又發生改變,依官階大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為禮儀之用,眾臣在朝中手執朝笏以示對皇帝的尊敬,另外作為記載大事時使用。遇到朝政大事或對皇帝稟報國事時,便把重要事件寫在朝笏上,以作備忘之用。朝笏興於周廢於清,用玉、象牙或竹木製成,依官階區分,為官階地位的象徵。

值得注意的是,笏板在道教儀式中作為法器普遍運用,道教中朝板又稱為“簡”和“笏”,是一種重要的法器,用於道士們在科儀齋蘸時使用,具體使用方法為拿在手中或平端於眼前。其意義是,以朝板懷抱,表示法師向帝尊奏告,朝拜時均是兩手恭執朝笏於胸前,以表尊敬。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由祥瑞“如意”延申——中國古代朝官所持“笏”

注以上圖示均來自網路。

微訊號:ReligiousFlag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