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紙上談兵”的典故

提起“紙上談兵”,很多人會想起戰國時代趙國將領趙括。

戰國時代,趙國同秦國因為上黨郡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戰爭,秦國派遣大將白起攻打趙國,趙國派遣廉頗抵禦。雙方陷入膠著狀態。而秦人為了速戰速決,於是派人聲稱趙國只要用趙括當大將,必能擊破秦軍。趙國高層信以為真,最終,派遣趙括負責抵禦秦軍。哪料到趙括的軍事素質,只是理論很高而已,實戰經驗幾乎為零。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於是,白起和趙括之間沒鬥幾個回合,秦軍就大破趙軍,趙國數十萬大軍被秦軍坑殺,戰國格局再度發生劇變。

而後世形容趙括的軍事素養,用“紙上談兵”來形容。但是,最早的紙,大約出現在西漢時節,而獲得改良是在東漢以後,甚至從“洛陽紙貴”的典故里,還可以發現,紙的普及度雖然高,但依舊有很多人買不起紙。那麼,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趙括,是怎麼和“紙上談兵”發生了關聯?

“紙上談兵”的出場

一般來說,最早出現“紙上談兵”這個詞彙的時候,是在清朝的一些小說中。比如《孽海花》中有這麼一句詩:殺賊書生紙上兵。類似這樣的修辭,在晚清小說中可謂比比皆是。並且,“紙上談兵”這類詞彙,也由此衍生而來。不過,這個詞彙的得來,並無專門的典故,和趙括也毫無交集。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不過,“紙上談兵”所代指的意義,指的是空談理論,不擅長實務。而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最為典型的人物,三國的馬謖、戰國的趙括,都是其中的代表。

而“紙上談兵”類的人物中,造成損失最大的,莫過於趙括,甚至可以說,趙國的滅亡一定程度上和趙括所帶來的失敗息息相關,於是,趙括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於是不知不覺的,紙上談兵逐漸和趙括,產生了交集。

典故的改變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普及中小學生的文化,相關部門出版、刊行了大量普及類讀物,這其中包含文史普及、科學普及。在這些圖書中,為了便於青少年理解,在修辭趙括決策失誤的時候,頻繁使用了“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久而久之,導致很多人印象裡,“紙上談兵”的出處,是出自趙括的典故。甚至90年代,很多成語動畫片中,都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中,講述趙括的故事。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於是,“紙上談兵”出自趙括的典故深入人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