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諸葛亮空城計

為了說明事情原委,我們再次簡單的回想一下讓國人拍案叫絕的“諸葛亮版”空城計。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司馬懿領重兵進攻蜀國街亭。心高氣傲的馬謖因自負而司馬懿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於是,司馬懿率重兵直逼西城。此時,諸葛亮手中無兵可迎大敵。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對此,諸葛亮決定啟動自己的“應急響應方案”——空城計。

諸葛亮自己十分清楚一點:自己已無路可退,只有放手一搏——“忽悠”司馬懿。於是,諸葛亮假裝鎮定自若,令人大開城門。另外,讓老兵在城門前掃地。而自己帶兩個童子在城樓上彈琴。這時,司馬懿率兵到此。看到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內心頓時冒出無數的問號:諸葛孔明幹什麼呢?司馬懿立刻恍然大悟:不好,這中間定然有假!於是,司馬懿立即引兵退走。等到司馬懿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時,趙雲早已趕回,最終大勝司馬懿。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就事論事,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純“水貨”。對於此事,陳壽的《三國志》隻字未提。這事最早見於晉人郭衝的《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陳壽治學嚴謹,對於這空穴來風不信之。如果此事曾有,“亮粉”陳壽為什麼不記載呢?此話略有不當,但是,陳壽確實是喜歡諸葛亮的。這些可見於其所著的《三國志》。據考證,司馬懿當時官居荊州都督,駐兵宛城。他根本不在陽平地區。對此,我特意在諸葛亮空城計上加了冒號,說明事情。

那麼,“諸葛亮空城計”又怎麼是“應急響應方案”呢?

諸葛亮不知道馬謖是一個書呆子,只會紙上談兵,毫無真才實學。其實,諸葛亮也是凡人啊!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後人傳聞的。陳壽曾評諸葛孔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諸葛亮”的“空城計”是“應急預案”,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做出的“偶然性決定”。“諸葛亮”想出此計完全是迫不得已、“現炒現賣”的。司馬懿只知諸葛亮平時做事謹慎,卻不知此時在忽悠自己。

文聘空城計

文聘空城計出自《三國志·文聘傳》。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孫權曾率數萬士兵到新野。恰逢天下大雨,城牆塌壞。由於百姓都在田野裡,所以人們未及時修補城牆。文聘聽聞孫權帥數萬士兵到此,頓時感到無計可施。於是,自己決定巧設計策嚇唬孫權: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動,而自己躺在床上。孫權到後,見城中無人影,果然起了疑心。孫權對自己的部下說:“曹操因為文聘是一個忠臣,所以派他管理這裡。現在,我們到了這裡,他竟然按兵不動,並且城中不見一人。因此,我敢斷言:這其中必有所圖。

所以,孫權退兵。

文聘空城計又怎麼是“應急響應方案”呢?

難道文聘能早知天下暴雨嗎?難道文聘能早知城牆塌壞嗎?難道文聘能早知未及時修補城牆嗎?由此說來,文聘想出“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動,而自己躺在床上”的計策只是暫時應對一下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都是文聘未能早料的。文聘此時只能最後一睹了!

陳登空城計

陳登空城計出自《三國志·陳登傳》

孫策遣兵匡琦,而陳登駐守這裡。孫策軍隊剛到,駐守匡琦計程車兵立刻被嚇得嚇破了膽。丟到水中的旗子連成一片,都覆蓋住了水面。人們都說:“孫策的軍隊比我們的多數十倍,恐怕我們不能抵擋啊!為了保命,最好選擇棄城而逃啊。”陳登聽罷,義正言辭的說道:“我接受國家的任命,派我到這裡駐守。過去馬文淵曾駐守至此,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滅掉狄夷。我不能有此作為,難道還要我做不仁不義的逃寇嗎?我依靠忠心來報效祖國,依靠義氣來治理混亂。我們順應天道,一定能夠打敗強敵!”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於是,陳登命令閉門自守,顯示自己的“弱”,堅決不與孫策進行戰爭。將軍與士兵銜聲不口,城內好像沒有人一樣,鴉雀無聲。陳登登上城樓觀察敵情,知道可以進攻孫策了。於是,陳登命令士兵“整裝待發”。開啟南門,引領軍隊正面攻打孫策的營寨。而與此同時,他派騎兵抄斷孫策軍隊的後路。於是,陳登親自敲打軍鼓,命令士兵乘勝追擊。至此,孫策軍隊大敗,丟棄船隻逃走。最後,陳登軍斬殺敵人數萬人眾之多。孫策為去除恥辱、報仇,遣重兵而來。陳登見狀,立即向曹操求救。與此同時,陳登命令士兵沿城十里建設軍營,取來柴薪,兩束柴薪為一火堆,火堆之間相距十步,一橫一縱成為一行。天已黑,點起火堆。城樓上互相稱慶,好像援軍已到。孫策軍望到火光一天,大為吃驚,心潰不已。陳登派兵追擊,將士斬敵人首級數萬。於是,曹操遷升陳登做東城太守。

那麼,陳登空城計又怎麼是”應急響應方案“呢?

陳登空城計是頗為典型的“空城計”。第一次,閉門”孰若無人“;第二次,雖是以在城外虛張聲勢,但也以城為核心。這兩次都取得了殲敵數萬的勝利。孫策派兵難道事先告訴陳登嗎?陳登除了做出最後一拼的決定,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陳登做出閉門的決定,難道只為示弱了嗎?對此的最好解釋,陳登的空城計就是應急的。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對於空城計,我們又應該怎樣看呢?

何謂空城計呢?

我認為有三大標準:

第一,自己的兵力要“空”,而敵方的兵力強大。這裡的“空”是指空缺、缺少、很少,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無兵、無人。

第二,忽悠要以城為核心。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麼我沒有列舉趙雲的“空營計”,最重要的是該次戰爭以營為核心,而不是以城為核心。這隻能叫“空營計”。這也是曹操版空城計的爭議所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有明確記載:屯營不固。所以,我稱其是空營計。

第三,出策人是應急之需,即“應急響應方案”。透過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點:使用空城計都是迫不得已、應急之需的!

細說三國空城計,“空城計”其實都是應急響應方案

滾滾長江東逝水,淘盡多少英雄!中華上下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空城計呢?我們現在已不得而知。但是就三國志段歷史而言,空城計就是“應急響應方案”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