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上甘嶺戰役時美國人吃驚地發現,有一個地方冒出了一股高達一米多的白色氣柱,跑過去一看,發現了一個讓他們難以想象的景象。

這一股1m多高的白色氣柱居然是坑道里面的志願軍戰士身上的汗氣,熱氣冒出地面上凝結而成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這就是朝鮮戰場上最艱苦卓絕的坑道作戰。我們相信很多中國人都在電影《上甘嶺》中瞭解到那個場面,但是戰地記者李峰採訪計程車兵們卻說:坑道戰不是天堂,而是要比電影上表現的骯髒1000倍,血腥1萬倍,殘酷1億倍。

根據李峰著作的《決戰朝鮮》記載:美國人和韓國人就踩在志願軍的頭頂上,他們想盡了人類一切能想出來的辦法去破壞下面那大大小小近百條坑道。他們使用噴火器,硫磺彈,鑽孔裝藥爆破,使用巨石堵住洞口,鐵絲網封住洞口等等。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但他們的詭計根本沒有得逞。在他們下面的志願軍戰士們白天要打掉敵人破壞坑道的企圖,到了晚上還要出來四處夜襲,讓美國人韓國人不得安生。

坑道作戰的殘酷程度令人難以想象。那裡的環境始終都在挑戰人體的極限。根據李峰著作的《決戰朝鮮》記載:坑道里面的烈士遺體,輕重傷員,戰鬥員,武器,彈藥,糧食都擠在一條窄小的空間內,這到底是什麼滋味呢?連氧氣都不夠,戰士們只能輪流到坑道口,提著腦袋吸口氣以防止窒息。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長期在坑道里面生活和戰鬥,物資,糧食,彈藥,醫藥什麼東西都沒有。最主要的還是水,我們人體有70%的成分是水,如果沒吃的還能堅持七天,可如果沒水的話,只要三天人就死定了,可問題是坑道里一點水都沒有。

那怎麼辦呢?一開始先吃牙膏,再後來喝尿,再後來以生命為代價跑出去搶幾壺水。秦基偉感覺很著急,沒糧沒但沒水,就沒有戰鬥的勝利。後勤戰士們每天都要揹著寶貴的物資爬進坑道,往往要犧牲好幾個人才能送進去一壺水和一袋蘿蔔。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後人很難想象,為什麼那麼大的地方後勤人員居然送不進一點東西?難道敵人的炮彈始終都在覆蓋這3。7平方公里的土地嗎?《決戰朝鮮》中也講述了洪學智的回憶錄,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戰鬥最緊張的時候,一個團在前面打仗,後面需要兩個團進行後勤補給。敵人的炮火密度每公里正面達到299門,這還不算航空兵,坦克之類的。他們把從前沿到後方20km的地域變成了一道火網,每天每夜不斷地轟炸,有沒有人都炸。

想要把物資運到坑道,再把傷員運下來需要穿過幾十道封鎖線。尤其是在接近坑道的地方是敵人封鎖最厲害,往往三面都受到敵人碉堡群和探照燈的封鎖。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炮火實在太猛烈了,以至於運輸人員根本就搞不清方向,看不清道路和坑道的入口,甚至還有一些人居然誤入敵人陣地。一個排四五十人上去,最後能有兩個人回來就算不錯了。

還記得那個非常知名的命令嗎?這個命令就是45師下達的:凡是給坑道中送上一個蘋果的就可以記一次一次二等功。一開始坑道部隊吃的主要是蘿蔔,後來感覺太燒心就希望換成蘋果。15軍從平壤買來三萬多公斤蘋果,最後只有一個進入坑道。

這就有了我們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幾十個中國士兵互相轉了兩圈還沒有把它吃完。現在這個幸運的蘋果已經進入了中國的小學課本。

電影《上甘嶺》只是小兒科,真實的坑道戰比電影殘酷一萬倍

李峰著作的《決戰朝鮮》在描寫坑道作戰時講的就是這樣慘烈。《決戰朝鮮》成書後,有人說李峰寫的書實在太好了。但李峰卻說:這不是我寫的好,而是先輩們打的太好了。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了73年,我們還能不能記住這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如果它已經在你的腦海中淡忘,我建議你再度看看李峰著作的《決戰朝鮮》。這套書得到了軍事專家喬良,王湘橞的聯袂推薦。人民日報發文麗力挺,人大附中將其列為推薦書目,版權已輸出到韓國。

《決戰朝鮮》以凝練的氣勢,恢宏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講述了朝鮮戰爭的成因,決策過程。包括在前國際國內形勢,雙方將帥決策過程及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的英雄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點選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文章

頂部